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1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通过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表达量与血小板糖膜蛋白(GP)Ⅱb/Ⅲa活性、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率之间的关系,探讨趋化因子IL-8参与冠心病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02例(冠心病组),健康体检者45例(对照组),冠心病组于冠状动脉造影前,空腹抽取静脉血6ml,对照组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6m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率及GPⅡb/Ⅲa表达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8水平。结果冠心病组IL-8[(65.98±26.44)ng/L vs(41.91±19.67)ng/L]、GPⅡb/Ⅲa[(15.06±7.89)%vs(8.06±2.34)%]、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率和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IL-8与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率、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率和GPⅡb/Ⅲa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IL-8表达水平与GPⅡb/Ⅲa活性、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率显著相关,可作为潜在的检验指标和治疗靶点进行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2.
活血化瘀研究历经50余年,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展,采用现代科技方法深刻阐释了血瘀证的科学内涵,确立了现代血瘀证的概念,建立了一系列血瘀证的诊断标准,并对活血化瘀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目前,现代血瘀证学已经形成一个新兴学科,并引领着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方向。对现代血瘀证学的研究与发展做一概述。参考文献36篇。  相似文献   
83.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13-216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炎症在其发生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基本法则。近年来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药治疗ACS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针对其作用机制,说法不一。文章主要从调节急性冠脉综合征炎症反应的角度,系统论述活血化瘀中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4.
史大卓教授以中医传统理论知识为基础,结合长期临床实践与现代病理生理学研究,将心绞痛的病因病机概括为心阳不足,寒凝、气滞、痰浊、瘀血阻滞血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益气养血、活血化瘀、宣痹通阳的治法治则,并根据心绞痛过程中兼症与病期的不同,总结出了独具特色的用药原则,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5.
正2017年5月13日,第七次陈可冀院士学术思想传承座谈会在京举行。会议以"开放包容促进传统医学现代医学更好融合"为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陈可冀做"中医有国籍,文明无疆界"的主题报告。"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在东西方人文关怀、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本土与境外、主流与非主流、宏观与微观、多领域或多层面、由表及里的在实践中相互沟通、逐步互补而融合的进程,最后达到公众间的社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索稳定期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及相应理化指标与痰浊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入选2011年3月—7月4家医院就诊的冠心病痰浊证、冠心病非痰浊证及非冠心病非痰浊证人群共368例。观察并记录四诊信息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各因素与冠心病痰浊证的相关性。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危险因素中,男性(OR=1.875,P=0.023)、糖尿病(OR=1.868,P=0.015)、肥胖(OR=1.688,P=0.049)、血脂异常(OR=1.651,P=0.042)与痰浊证相关;临床指标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2.425,P=0.009)、体重指数(OR=1.413,P=0.014)与冠心病痰浊证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436,P=0.003)与冠心病痰浊证负相关;其他临床因素中,饮酒(OR=6.256,P=0.004)、代谢综合征(OR=1.032,P=0.005)与冠心病痰浊证相关。结论:男性、糖尿病、肥胖和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痰浊证相关的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冠心病痰浊证相关的临床指标,饮酒、代谢综合征是冠心病痰浊证相关的其他临床因素。  相似文献   
87.
素食与心血管健康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较多的临床研究,为其关系的阐明提供了许多循证医学依据。本文基于2014年2月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上的一篇关于素食与血压的Meta分析,并结合近20年来该领域发表的主要临床研究文献,提出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回顾性分析稳定型心绞痛半年内发生终点事件患者的临床资料,为预防终点事件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07年6月-2009 年1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4例,随访半年,综合分析发生终点事件患者的临床特点、心血管危险因素、中医证型、血瘀证积分、中医症状积分、生化指标等.结果 共有10例患者发生终点事件,其中一级终点事件1例,二级终点事件9例.10例患者中男6例,年龄≥65者7例;平时工作劳累、压力大者6例,性格急躁者8例,喜食咸食者6例,喜食甜食者6例;有高血压病史者10例,达到高血压3级者8例;有高脂血症者9例;有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史10例;心功能不全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2级者7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2支者8例,支架总长度≥26 mm(中位数)者6例.中医证型为气虚型者10例,血瘀型者8例,痰浊型者6例,入组时的血瘀证积分≥14分(中位数)者7例,中医症状积分≥10分(中位数)者6例.10例患者入组时与发生终点事件时的生化指标比较,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中医证型、西医生化指标的综合评估,对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重点监测以减少终点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9.
目前针对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的干预手段有限, 传统中医药在CMVD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临床效果。该文报道3例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的微循环阻力指数(caIMR)评价芳香温通代表用药宽胸气雾剂治疗CMVD疗效的案例, 为CMVD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90.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心系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再住院率。现代研究表明,能量代谢障碍伴随本病发展始终,氧化应激损伤、脂毒性、炎性介质生成等病理表现与中医学对心衰的认识相似。中医学认为心衰发病始于心气虚,心力内乏,乏久必竭,累及肾脏,气化、水液运行障碍,导致痰饮、瘀毒病理产物瘀结,形成恶性循环。心肾之阳气与心肌能量利用、代谢、转运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心肾功能相互协调对于机体内环境稳定尤为重要。“心肾相交”理论广泛应用于心衰的临床防治中,笔者以肾主纳气为切入点,探讨益气温阳法调节心肌能量代谢机制在心衰中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