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60篇
中国医学   7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71.
72.
目的考察PCR引物浓度配比对液相微珠杂交效率的影响,寻求具有较强杂交信号和较好稳定性的PCR引物浓度配比。方法建立HLA-DRB1等位基因的相关数据库,选择在HLA-DRB1位点的第二外显子上设计探针,并且选择其保守序列作为阳性对照探针(DPC2),DPC2探针中间位点T突变成A作为阴性对照探针(DNC)。分别针对标本C2-008、C2-024、C2-025的等位基因序列设计出6条约21bp的寡核苷酸探针,各探针5’端用氨基(NH2)修饰。通过引物浓度梯度配比(1:100、1:50、1:20、1:8、1:4、1:2、1:1),对型别已知的细胞株DNA进行PCR扩增并得到目的片段(1:100配比除外),在相同条件下将PCR产物与寡核苷酸探针进行液相杂交检测。结果浓度配比为1:1的对称式扩增产物杂交结果不理想,而浓度配比分别为1:20、1:8、1:4、1:2的不对称扩增均得到了待检单链、双链DNA混合物,其中1:4浓度配比具有最好的扩增效率和稳定性。根据阳性信号与阳性标本是否相符表明:引物浓度配比为1:100的不对称PCR和1:1的对称PCR检测效果差,易出现假阴性;1:2、1:4、1:8、1:20配比检测效果较好,比较稳定。结论PCR引物浓度配比影响液相微珠杂交效率,不对称PCR产物有利于提高杂交效率,为快速成功配制PCR试剂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寡核苷酸液相芯片的应用。  相似文献   
73.
苦楝皮中儿茶素的含量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丹  杨莉  侴桂新  王峥涛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7):1305-1307
 目的 探寻苦楝皮中的指标成分,并建立RP-HPLC测定苦楝皮中指标成分含量的方法,对苦楝皮进行质量控制研究。方法 采用不同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光谱和波谱分析鉴定指标成分儿茶素的化学结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儿茶素的含量测定,以TOSOH TSKgel ODS(4.6 mm×250 mm,5 μm) 色谱柱为固定相;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水溶液(9∶91);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8 nm。结果 苦楝皮中指标性成分经分离、鉴定为儿茶素,儿茶素的线性范围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000 3~0.010 0 m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4% (RSD=3%)。结论方法简单、快速、可靠,为苦楝皮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
蛋白糖基化与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基化是普遍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过程,修饰后产生数千种独特生物活性的糖蛋白,这些糖链能够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和大多数其他大分子一样聚糖的生物学作用如同全色光谱,包含着那些看起来不重要的到那些对发育、生长、功能或对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的各种功能。糖基化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息息相关,这些糖结构参与B细胞的活化、抗原的处理与递呈、影响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和调节T细胞活化与凋亡。免疫系统中多数分子都是糖蛋白,如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补体、分化抗原、黏附分子和MHC分子,与免疫分子合成相关的转录因子也都是糖蛋白。这些糖蛋白在免疫过程中的抗原识别和清除、细胞黏附、淋巴细胞激活与凋亡、信号传递和内吞作用起重要作用。此外,一些人类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也是由于免疫分子的糖基化缺陷所引发的。随着对聚糖生物功能研究的日益深入,糖基化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就糖基化及凝集素这类糖结合蛋白在免疫系统中所起的一些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5.
骨再生是复杂的、受精密调控的生理过程,除正常的骨代谢平衡外,骨再生亦发生于骨损伤或骨疾病后的修复过程中。临床上,骨缺损的治疗往往需要通过干预来诱导骨再生,实现的技术手段包括骨移植、生长因子给药、牵引成骨术等。作为近年来新兴的研究领域,外泌体在包括骨缺损在内的一系列适应证中均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然而,由于外泌体复杂的化学组成 (由磷脂双分子层包裹的一系列核酸及蛋白质),其机理研究、样品制备和临床应用均存在一系列障碍。特别是在骨缺损治疗中,外泌体如何通过受体蛋白进入细胞并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仍存在较多尚未阐明的科学问题。 本篇综述将简要介绍骨缺损相关治疗方法及外泌体相关的基本概念,讨论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骨缺损治疗中的分子机理, 并介绍 CRISPR-Cas 基因编辑技术等前沿技术手段在研究骨缺损的外泌体治疗中的作用,最后对本领域的未来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6.
目的 通过口服和尾静脉注射两种给药方式给药考察长叶蜈蚣藻多糖(GLP)的抗凝血作用.方法 采用毛细管法测定GLP尾静脉注射和口服给药对凝血时间(CT)的影响;并对该多糖对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进行考察.结果 GLP两种给药方式对CT、PT和APTT均有延长作用.结论 GLP静脉注射和口服均具有较好的抗凝血活性,作为抗凝药物开发具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77.
黄连中生物碱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HPLC法测定黄连及其提取物中的盐酸小檗碱(1)、提取工艺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药材用60%乙醇回流提取3次为22.06%、5.28%0和6.90%盐酸巴马亭(2)和盐酸黄连碱(3)。应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每次1h,提取物得率25.47%;其中1、2、3的含量分别  相似文献   
78.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分裂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起病年龄较晚,病初表现为敏感多疑,并逐渐发展成妄想,妄想内容常脱离现实,患者却坚信不疑,不能以道理说服。同时可伴有幻觉和感知觉综合障碍。梅毒是一种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慢性、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建立鲜百合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鲜百合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王百合苷B含量;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含量。结果 TLC定性鉴别采用硅胶G板,以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7∶10∶7∶2)为展开系统,10%硫酸乙醇显色,365 nm下检视:鲜百合样品与对照药材在相同位置呈现相同颜色斑点,斑点清晰,重复性好;HPLC含量测定采用Agilent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在流动相乙腈-0.1%磷酸(17∶83)、检测波长312 nm、柱温25℃、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条件下,王百合苷B在10.27~164.32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8%(RSD为2.31%)。20批样品中,王百合苷B含量0.62~4.71 mg/g;鲜百合粉末水分、总灰分和水溶性浸出物范围分别为7.53%~10.22%、2.63%~4.88%和23.07%~43.0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鲜百合质量控制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鲜百合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