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18篇
  免费   1479篇
  国内免费   608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49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447篇
内科学   321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71篇
外科学   246篇
综合类   2514篇
预防医学   21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944篇
中国医学   6042篇
肿瘤学   153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281篇
  2021年   434篇
  2020年   591篇
  2019年   381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454篇
  2016年   427篇
  2015年   376篇
  2014年   795篇
  2013年   839篇
  2012年   906篇
  2011年   875篇
  2010年   1009篇
  2009年   748篇
  2008年   980篇
  2007年   945篇
  2006年   761篇
  2005年   633篇
  2004年   37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指导大纲(建议稿)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20 0 1年 1 0月 1 6日通过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是 2 1世纪生物医学科学领域的一大热门课题。由于这项研究涉及人体胚胎的使用 ,因而引发了激烈的伦理之争 ,反对者认为胚胎是人类生命的雏形 ,理应受到尊重而不该肆意破坏 ,但大多数科学家支持胚胎干细胞研究 ,认为胚胎干细胞研究可为治愈那些至今仍属不治之症的疾病提供美好前景从而造福人类。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研究部的伦理委员会 ,认真讨论了胚胎干细胞研究所引发的伦理之争 ,我们认为 ,为了“医为仁术”这个崇高的事业 ,应该支持我国科学家积极开展人类胚…  相似文献   
102.
修彦凤  王兴发  吴弢  王峥涛 《中草药》2003,34(12):1155-1157
瓜蒌子 ,历代用名为瓜蒌仁、栝楼子、栝楼仁、栝楼实等 ,为葫芦科植物栝楼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 T.rosthornii Harm s的干燥成熟种子 ,具润肺化痰、滑肠通便之功 ,常用于燥咳痰黏、肠燥便秘。瓜蒌子古今入药有生熟之分 ,目前全国各地沿用的有生品、炒瓜蒌子、蜜瓜蒌子、瓜蒌子霜。为弄清瓜蒌子炮制的历史发展轨迹 ,了解其炮制目的及其应用 ,本文通过文献整理 ,对瓜蒌子的炮制沿革进行了探讨 ,为开展瓜蒌子的饮片规范化研究 ,提高其饮片质量 ,提供有益的借鉴。1 历史沿革1.1 南北朝时期 :瓜蒌子的炮制 ,始于南朝刘…  相似文献   
103.
中国南海粗疣棘柳珊瑚中倍半萜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采自中国南海的粗疣棘柳珊瑚(Acanthogorgia vagae)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寻找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用硅胶柱层析对粗疣棘柳珊瑚的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化学性质,结合现代波谱技术(MS,NMR等),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4个呋喃倍半萜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1indenene(1),1indestrene(2),bebryazulene(3)及franodiene(4)。结论:本文系首次对该珊瑚化学成分进行研究;4个倍半萜成分亦均为首次从该生物中分离得到。其中,1indenene(1)的碳谱数据为首次报道,并首次对化合物1indenene(1)及franodiene(4)氢谱数据进行了全归属。另外,对文献报道的bebryazulene(3)及franodiene(4)的碳谱数据进行了童新归属.  相似文献   
104.
对美国药典24版中妥布霉素的色谱纯度检查方法进行改进,使用自制薄层硅胶板达到该药典的分离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05.
PCR扩增rRNA基因在细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CR技术以其快速及准确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检测与菌种鉴定中。本文重点从16SrRNA序列、16S—23S rRNA间隔序列、5S rRNA序列及tRNA基因序列扩增四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PCR技术在细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在中国汉族人群中检测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SNPs),并探讨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病(EH)及冠心病(CHD)的发病相关性。方法:应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AT1基因启动子区域序列,在160例EH、128例CHD、185例EH合并CHD及160例健康对照者中,对所发现的SNPs进行基因分型和统计分析。结果:在AT1基因启动子区域共发现6个SNPs,其中-810A/T多态与另4个SNPs(-713G/T,-214A/C,213G/C和-153A/G)几乎呈完全的连锁不平衡,EH组与对照组相比,-810A/T多态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未达统计学差异,CHD组与对照组相比,-810A等位基因分布达到统计学临界值(x~2=3.649,P=0.056),810A/T多态的基因型分布在EH合并CHD组(TT=126,TA=51,AA=8)分别与EH组(TT=127,TA=26,AA=7,x~2=6.410,P=0.041)和对照组(TT=130,TA=24,AA=6,x~2=7.742,P=0.021)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EH合并CHD组的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181 vs 0.106,x~2=7.690,P=0.006)和EH组(0.181 vs0.125,x~2=4.119,P=0.042),携带TA基因型(OR=1.977,95%CT 1.160-3.354,P=0.011)或A等位基因(OR=1.548,95%(CI 1.015-2.361,P=0.043)的EH患者并发CHD的危险性显著增加。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在中国汉族人群中,AT1基因-810A/T多态可能是EH合并CHD发病  相似文献   
107.
吗啡依赖性小鼠的海马蛋白质组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马是一个与学习记忆功能有密切关系的脑区,研究资料表明它是参与阿片类物质依赖作用的形成的重要脑区之一。阿片类物质引起的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改变可能是这些物质引起依赖作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变化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到蛋白质表达的变化及由此引起生物化学反应和信号传导  相似文献   
108.
电针对吗啡成瘾大鼠戒断-复吸行为影响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刺对实验动物戒断及复吸期间操作行为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吗啡自身给药模型,随机分模型对照组、绑缚对照组、针刺治疗组。熄灭期(3d)做相应处理,d4吗啡引燃(2mg/kg体重),观察动物熄灭踏板数(LPE)、复吸踏板数(LPR)。结果 模型对照组观察到典型熄灭-复吸曲线(ERC);绑缚对照组该曲线发生变异,主要是缩短了熄灭的过程;针刺治疗组彻底改变了熄灭-复吸曲线的形状,使熄灭反跳现象消失,但复吸值变大。以吗啡平台期平均踏板数(ALPP)为基准值,各组间熄灭平均踏板数(ALPE)和复吸踏板数(LPR)无明显差异。结论 相对于自然戒断,针刺及绑缚在熄灭期间均具有较明显的抑制渴求效果,且针刺比绑缚作用更快.效果更明显;短期(3d)的针刺治疗未达到抗短期复吸(d4)效果。更多结果有待后续观察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9.
"培土宁风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追溯发现,“培土宁风法”肇始于《内经》,发展于仲景及唐、宋,发微于金、元、明、清,王旭高则明确提出“培土宁风法”。本法之含义:一是通过健脾益气,实卫固表,达到抵御或祛除外邪;二是通过补益脾胃,益气滋阴,达到预防或消除内生风邪。  相似文献   
110.
20世纪中医药学的多学科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性分析20世纪中医药学的多学科研究概况,以新中国成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通过对相关资料及文献的综合分析,认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在很长时间内呈现一脉相承的特点,20世纪初,随着中西医汇通思潮的兴起,客观上促进了中医药多学科研究的发展,近50年的中医药多学科研究,尤其是近20年的多学科渗透,更进一步带动了中医药多学科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