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收治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共74例,其中30例符合换血治疗的标准,实施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观察换血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及血生化指标水平改变情况。结果换血治疗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水平均显效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前后患儿血钾、血钠、血钙水平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90例新生儿肠闭锁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萍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6):101-102
目的 总结新生儿肠闭锁诊治的经验.方法 分析30例新生儿肠闭锁诊治外科手术的过程.结果 90例患儿中,术后痊愈75 例,死亡15 例.其中1997~2002 年为A 组,共27例,死亡9例,治愈率66.6%;2003~2008 年为B 组,共63例,死亡6例,治愈率90.5%.结论 手术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的主要方法,先天性肠闭锁与手术方法的选择、围手术期的管理及预后工作的完成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重度HIE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rhEPO 200 U皮下注射,每周3次,连续给药4周.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GM1 20 mg静脉滴注,2h注射完毕,每天1次,连续给药4周.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神经行为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患儿显效14例(36.8%),有效19例(50.0%),无效5例(13.2%),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患儿显效8倒(20.5%),有效20例(51.3%),无效11例(28.2%),总有效率为71.8%.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BNA评分均逐渐升高:治疗14、28 d后NBNA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个月后两组患儿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E患儿早期联合使用rhEPO和GM1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促进HIE患儿神经系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茵陈五苓糖浆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9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人血白蛋白,10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茵陈五苓糖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A (VitA)、高迁移率组蛋白-1(HMGB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NRDS患儿,按《实用儿科放射诊断学》中病情严重程度评价标准分轻中度组(n=73)、重度组(n=31),比较两组患儿血清入院24 h血清VitA、HMGBl和BMP-7水平,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其与NRDS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另所有患儿均严格参照《欧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共识指南:2016版》规范诊治,将患儿按预后分存活组(治愈、好转出院)、死亡组(院内死亡),比较不同预后患儿入院24 h血清VitA、HMGBl和BMP-7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患儿入院24 h血清VitA、HMGBl和BMP-7水平对NRDS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①两组NRDS患儿24 h血清Vit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4 h血清VitA与病情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性(r=0.082,P=0.410);但重度组血清HMGBl、BMP-7水平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HMGBl和BMP-7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439、0.746,均P<0.001);②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24 h血清Vit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死亡组血清HMGBl、BMP-7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53.90 pg/mL为BMP-7阈值,其预测NRDS患儿死亡的效能最佳(敏感度70.00%、特异度76.20%),三者联合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5.00%、57.10%。结论 HMGBl和BMP-7水平与NRDS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显著,并可对NRDS预后发挥一定预测效能,联合VitA或能进一步提升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新生儿喂养不耐受60例,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保温、体位疗法:患儿放置于倾斜30度的木板上,取仰卧位,固定患儿,行部分静脉营养治疗。喂养根据日常日龄奶量采用鼻饲管注入母乳或者奶粉,喂奶前把胃内残留的奶量回抽,测定胃潴留具体情况。对照组采用以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红霉素3~5mg/k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擦一微量泵持续输注,每小时5~8m,1次/d,连续治疗7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进食奶量、体重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呕吐症状消失所占比例限制高于对照组,喂奶前胃潴留消失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能够显著改善新生儿喂养不耐受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拉氧头孢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7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5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注射用拉氧头孢钠,每天30 mg/kg,间隔12 h滴注1次,1次滴注30 min以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冻干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 4),首次剂量400 mg/kg,1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5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免疫能力,及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6.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06%(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G(IgG)、IgG1、IgG2、IgG3和IgG4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s-CRP、PCT、IL-6和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冻干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抗生素拉氧头孢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显著,能够迅速改善患儿体征和临床症状,增强免疫功能,降低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9.
王景 《中国实用医药》2014,(29):227-22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 200例实施静脉留置针输液新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和固定方法等,观察组患儿实施改良的穿刺、固定、封管方法应用静脉留置针。观察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中发生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5例,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儿中发生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19例,发生率为19.0%,观察组患儿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针静脉炎患儿中Ⅰ度静脉留置针静脉炎3例,II度静脉留置针静脉炎2例;对照组静脉留置针静脉炎患儿中Ⅰ度静脉留置针静脉炎13例,II度静脉留置针静脉炎6例。结论改良的静脉留置针穿刺、固定和封管方法有效减少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发生,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朱萍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9):282-283
目的分析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发生因素以及临床疗效,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可能发生低血糖的139例新生儿进行足跟微量血糖常规检查,对43例低血糖症患儿静脉推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液。结果静脉推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液后,无症状低血糖患儿大多数在12h内即可恢复正常,由窒息导致低血糖的患儿大多数也能在12~48h内恢复正常,早产儿在8~16h内恢复正常,喂养困难患儿及母亲患有糖尿病者则需24~72h恢复正常,出血及感染患儿大多需要16~28h恢复正常。结论早发现和早治疗对于避免低血糖症患儿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至关重要,对新生儿低血糖症要定期监测血糖,严密监测其血糖变化,避免因低血糖而损伤脑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