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 探讨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半乳甘露聚糖(GM)对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曲霉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128例。根据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其中包括确诊病例12例,临床诊断病例29例),对照组82例。抗曲霉菌药物治疗前分别检测两组血清GM和BALF-GM,绘制两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在诊断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曲霉菌病中的诊断价值,使用ROC曲线确定血清和BALF-GM的截断值。结果 血清GM和BALF-GM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65 μg/L (ROC曲线下面积AUROC 0.856,敏感度65.4%,特异度88.5%),和0.93 μg/L(AUROC 0.929; 敏感度80.4%,特异度95.0%)。当截断值为1.50 μg/L时,血清GM诊断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曲霉菌病的敏感度为11.5%,特异度为100%。在截断值2.0 μg/L时,BALF-GM诊断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曲霉菌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9.2%和100%。结论 BALF-GM在诊断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曲霉菌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血清GM,BALF-GM检测,可以协助诊断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曲霉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肉瘤样癌各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肺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CT表现.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检查,其中10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 14例中周围型13例,中央型1例,肿瘤直径2.5~9.5 cm,病变位于右肺上叶5例、中叶2例、下叶4例,左肺上叶3例.14例表现为肺内实质性肿块,3例肿瘤内可见偏心性不规则空洞,肿块边界光整6例、模糊2例、分叶4例、毛刺3例,另1例因中央型肿块伴阻塞性肺炎致边界不清.10例CT增强扫描患者均显示肿块周边厚薄不均的环形强化,肿块中央强化不明显或不均匀强化.7例侵及胸膜或胸壁组织,4例可见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有远处转移.手术病理诊断为多形性癌7例,梭形细胞癌2例,巨细胞癌3例,肺母细胞瘤2例.结论 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最终诊断有赖于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彩色超声(彩超)与CT经皮穿刺在超声可视性胸部病变定性诊断中的病灶刺中率、病理诊断阳性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回顾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影像学资料提示超声可视性胸部病变患者112例,病变与皮肤之间无骨骼及肺气遮挡,其中经超声引导下穿刺52例(超声组),经CT引导下穿刺60例(CT组),比较两组的病灶刺中率、病理诊断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超声组刺中率100% (52/52),高于CT组91.7% (55/60),超声组病理诊断阳性率为96.2% (50/52),高于CT组80.0% (48/60),超声组并发症发生率3.8%(2/52),低于CT组18.3%(11/60).结论 对于超声可视性胸部病变,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较CT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RI常规扫描、DWI、SWI及增强扫描在骨嗜酸性肉芽肿(EGB)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EGB的MRI常规检查、DWI、SWI及增强扫描表现。结果:9例中,多发1例,单发8例。颅骨病变3例,表现为颅骨穿凿样骨质破坏,并软组织肿块,呈哑铃状改变,无骨膜反应。四肢长骨病变3例,骨干为主,局限性骨皮质破坏,出现以病灶为中心超出其范围的层状连续性骨膜反应,骨髓及软组织水肿显著。四肢非长骨病变局限性骨皮质缺损,轻度膨胀,骨髓水肿。脊椎病变2例中,1例早期椎体高度无改变,椎体内及周围软组织肿块,软组织肿块与正常椎体界限清楚,见低信号边,椎体骨髓水肿显著;中晚期椎体成楔形或铜钱样改变,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椎间盘不受累。结论 :EGB的高场MRI表现有一定特异性,DWI、SWI对疾病的病理分期有一定价值,SWI对病变内出血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与CT引导下经皮穿刺在无骨无肺气遮挡胸部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无骨无肺气遮挡的胸部病变244例,分为超声组114例(超声引导下穿刺)和CT组130例(CT引导下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活检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超声组穿刺成功率[98.25%(112/114)]、活检成功率[96.49%(110/114)]高于CT组[86.92%(113/130)、79.23%(103/130)],并发症发生率[3.51%(4/114)]低于CT组[16.92%(22/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诊断无骨无肺气遮挡胸部病变较CT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