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术前预测宫颈癌淋巴血管浸润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3月至2022年7月在阜阳市太和县人民医院就诊的36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分为淋巴血管浸润阳性组15例和淋巴血管浸润阴性组2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常规序列及DWI检查,比较两组间瘤体平均ADC值及最小ADC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淋巴血管浸润阳性组与阴性组瘤体的平均ADC值和最小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瘤体平均ADC值取临界值0.851×10-3mm2/s时,诊断宫颈癌淋巴血管浸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0%和73.3%,曲线下面积为0.854;瘤体最小ADC值取临界值0.750×10-3mm2/s时,诊断宫颈癌淋巴血管浸润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0%和66.7%,曲线下面积为0.822。对平均ADC值与最小ADC值的曲线下面积进行delong检验,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1)...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DCE)在诊断直肠癌神经脉管侵犯中的价值。方法: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将39例直肠癌患者分为实验组(脉管和/或神经受侵,15例)和对照组(无脉管和/或神经受侵,2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3.0T MRI常规序列、DWI及DCE-MRI检查,比较两组间瘤体表观扩散系数(ADC)、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eADC)及DCE-MRI半定量参数[达峰时间(TTP)、信号增强比(SER)、平均强化时间(MTE)、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增强线性斜率(MSI)]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瘤体的ADC值、eADC值、PE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P、SER、MTE、M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瘤体ADC取临界值0.918×10-3mm2/s、eADC取临界值0.403mm2/s、PEI取临界值1363.80时,诊断神经脉管受侵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67%和79.17%、80.0%和79.17%、53.33%和95.83%,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8、0.863和0.733。结论:DWI的ADC值和eADC值以及DCE-MEI半定量参数中的PEI对术前评估神经脉管是否受侵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
王菁  巢惠民  刘文冬  王斌 《安徽医药》2019,23(7):1376-137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结直肠癌肝脏钙化性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合肥市滨湖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确诊为结直肠癌伴钙化性肝转移病人21例,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肝内钙化性转移瘤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21例均病理证实为非黏液腺癌,低分化2例(9.52%),中分化19例(90.48%);钙化灶形态的CT表现为细颗粒状或砂砾样钙化18例(85.71%),粗大团状钙化4例(19.05%),不规则斑片状钙化9例(42.86%);钙化分布在转移瘤的中心20例(95.24%),钙化分布在转移瘤的周边5例(23.81%)。13例增强扫描,11例出现花瓣样强化,发生率85%(11/13);2例出现环形强化,发生率15%(2/13)。右半结肠癌10例(47.62%),左半结肠癌11例(52.38%);共计检出266枚转移瘤,钙化92枚,转移瘤钙化率34.59%。右半结肠癌转移瘤共100枚,钙化58枚,钙化率58.00%(58/100);左半结肠癌转移瘤共166枚,钙化34枚,钙化率20.48%(34/166),左半结肠癌与右半结肠癌转移瘤钙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27,P<0.001)。肝右叶转移瘤共145枚,钙化62枚,钙化率42.76%;肝左叶转移瘤共121枚,钙化30枚,钙化率24.79%(30/121),肝右叶与肝左叶转移瘤钙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09,P=0.002)。结论 右半结肠癌转移瘤钙化率明显高于左半结肠癌;肝右叶转移瘤钙化率显著高于肝左叶转移瘤钙化率;结直肠癌肝转移瘤钙化CT表现主要以细颗粒状或砂砾样钙化为主,并且大多数分布在病灶中心。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末端回肠炎宝石能谱CT成像(GSI)表现,并与常规CT小肠造影(CTE)比较,分析其对末端回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疑诊末端回肠疾病患者,结肠镜及病理检查显示72例末端回肠炎,6例回盲部息肉或肿瘤样病变,30例回肠克罗恩病及7例回肠肠结核,5例未见明显异常。其中70例接受常规CTE,50例接受GSI,比较其影像学表现。分析2种方法检出末端回肠炎的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比较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绘制ROC曲线,并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 相比常规CTE,GSI低keV单能量图像显示病灶较清晰,相应能谱曲线及碘基图能清晰区分病变肠壁、正常肠壁、肠腔液体及邻近脂肪组织;动、静脉期末端回肠炎病变肠壁碘浓度分别为(10.90±0.55)及(14.33±0.75)μg/cm3。常规CTE及GSI检测末端回肠炎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差及较高(Kappa=0.35、0.72,P=0.16、<0.01);GSI检出末端回肠炎的敏感度、特异度(86.21%、85.71%)均高于常规CTE(65.12%、51.85%,χ2=3.97、6.10,P均<0.05)。GSI检出末端回肠炎的AUC(0.86)高于常规CTE(0.57,Z=2.42,P=0.02)。结论 GSI能清晰显示末端回肠炎病灶,对末端回肠炎有较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能谱CT铁-水基图定量含铁物质铁含量的准确性。方法 以蔗糖铁注射液及蒸馏水配制含铁浓度分别为20、10、5、2.5、1.25及0 mg/ml的铁-水溶液,另配置铁浓度分别为12、6、3、1.5、0.75及0 mg/ml的铁-碘混合液,置于5 ml PVC试管中。分别以管电流200、240及320 mA对不同铁浓度铁-水溶液及铁-碘混合液行能谱CT扫描,获得铁-水基图及铁-碘基图;比较各电流条件下铁-水基图中铁-水溶液的虚拟铁浓度(VIC)及VIC校正值的差异,以及铁-碘基图中铁-碘混合液VIC校正值的差异,分析铁-水基图中铁-水溶液VIC值及VIC校正值与铁浓度的相关性,拟合其回归方程。结果 管电流为200、240及320 mA时,铁-水基图中的铁-水溶液VIC(F=0.483,P=0.627)及VIC校正值(F=0.001,P=0.99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VIC与铁浓度均呈线性相关(r=0.998、0.999、0.998,P均<0.001),拟合回归方程(Y为VIC,X为铁浓度)分别为Y=0.615+1.050×XY=-1.149+1.027×XY=-0.129+1.037×X;VIC校正值与铁浓度亦均具有正相关性(r均=0.998,P均<0.001),回归方程(Y为VIC校正值,X为铁浓度)分别为Y=-0.185+1.054×XY=0.221+1.022×XY=-0.009+1.037×X。管电流为200、240及320 mA时,铁-碘基图中的铁-碘混合液的VIC校正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33,P=0.968),其VIC校正值与铁浓度均呈正相关(r=0.986、0.983、0.988,P=0.002、0.003、0.002)。结论 能谱CT铁-水基图可准确定量含铁物质铁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抑郁症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的变化,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35例首发中重度抑郁症患者与18例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行汉密尔顿(HAMD)量表评分,采用DTI分析并比较两组间各向异性分数(FA)值的差异。结果 抑郁症组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左侧杏仁核、左岛叶皮质、右侧穹窿、右外囊、右侧丘脑的FA值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广泛脑白质微观结构的异常,这种脑白质异常可能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烟雾病的磁共振诊断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烟雾病MRI、MRA的诊断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7例10~49岁烟雾病患者的MRI和MRA表现。MRI至少包括横断面T1WI、T2WI;4例行增强T1WI,2例行增强MRA,5例行快速自旋回波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检查;16例行MRA,采用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结果MRI可显示颈内动脉(ICA)末段、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血管流空影纤细或缺失(17/17);脑实质内或脑池内代偿扩张的烟雾血管(17/17);脑梗死5例、陈旧性出血灶4例,单侧侧脑室扩张2例。MRA对血管狭窄或闭塞范围、程度显示更直观,且能显示颈外动脉分支、大脑后动脉分支侧枝循环。2例显示常春藤征(ivysign)和柔脑膜高信号征。结论MRI可提示烟雾病诊断,结合MRA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脑电信号普遍存在的数据维度高、难以预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特征提取方法与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相结合的脑电信号分类方法。方法:首先对信号样本进行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计算得到脑电信号样本的多重分形谱,计算广义Hurst指数hq和广义维数Dq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对多重分形谱进行分析,找出最具代表性的坐标值作为信号的特征向量;最后将其用于LSTM进行训练和分类测试。实验采用波恩大学采集的经过处理的癫痫脑电数据集。结果:当训练样本占总体样本比例超过10%之后,LSTM分类器的测试准确率均稳定在98%以上;当占比超过80%时LSTM分类器的测试准确率达到了100%;即使训练样本较少时也有95%之上的准确率。结论:该算法有良好的准确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64层螺旋CT肝血管成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肝脏多期血管成像不同后处理技术显示肝脏血管的能力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9例肝脏多期增强扫描患者行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双期血管成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和多平面重组技术(MPR)三种重组方式,分析三种重组方法对肝动脉、门静脉系统、肝静脉以及肝肿瘤血管性病变的显示情况;同期30例患者行肝动脉DSA血管造影,并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本组肝动脉变异率为32%;VR与MIP对肝动脉2级以下分支及肿瘤供血动脉的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显示3级以上肝动脉分支及肿瘤血管上有明显差异(P<0.05),MIP优于VR;30例同期行DSA检查的肝癌患者中,MIP与DSA在供血动脉及肿瘤血管的显示上完全一致,对3级以下肝动脉的显示无统计学意义,在4级以上肝动脉的显示上有差异(P<0.05),DSA优于MIP;VR与MIP在显示门静脉及肝静脉分支方面无统计学意义。门静脉有5种变异类型,变异率为27.8%。正常组肝静脉Ⅰ型80例(95%),Ⅱ型4例(5%),7例(8.3%)可见右后下肝静脉。结论64层螺旋CT肝血管成像能更准确、全方位地显示肝血管、肝血管性病变及富血管性肿瘤性病变,可为外科手术及介入术前提供准确信息。VR、MIP与MPR三种重组技术结合使用在肝血管性病变的诊断方面并不亚于DSA。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探讨合肥市高校体检人群血尿酸与某些代谢指标的相关性,为制定高尿酸血症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合肥市高校来本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格检查的1287名成人,测定其血尿酸及其它代谢指标水平。结果 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2.69%,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甘油三酯、高尿酸血症及高血压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P<0.001)。患高尿酸血症的女性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甘油三酯及尿酸高于未患者,男性年龄、BMI、收缩压、甘油三酯及尿酸高于未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女性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与尿酸有相关性;男性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与尿酸有相关性(P<0.05)。结论 应采取综合性措施预防高尿酸血症,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尽早发现尿酸水平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