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新生小鼠脑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C( Cyt-C)、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108只新生C57/BL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缺血( HI)组和HI+IGF-1组,改良Rice法制作新生小鼠右脑 HIBD模型。 HI+IGF-1组于HI后即刻予腹腔注射IGF-1(50μg/kg),HI组及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应用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各组皮质、海马、丘脑0、3、6、12、24和48 h Cyt-C、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① HI组Cyt-C、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出现在皮质术后3 h,海马术后6 h,丘脑出现在术后12 h,明显迟于皮质及海马;② HI+IGF-1组Cyt-C、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在HI组表达明显增加的相应时间点虽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但较HI组表达明显降低,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③ HI组皮质Cyt-C、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于术后3 h表达明显增加,6 h有所下降,12~24 h达到另一高峰,峰值时间点HI+IGF-1组的表达较HI组均降低(P<0.05)。结论 IGF-1可能通过抑制Cyt-C释放,减少caspase-3表达,发挥对新生小鼠HIBD的神经保护作用,IGF-1对皮质的保护有两个时间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未成熟大鼠脑白质损伤动物模型,观察缺血性脑白质损伤对2日龄大鼠脑细胞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及近、远期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2日龄SD新生大鼠10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28)、假手术组(n=28)及模型组(n=52).模型组予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观察缺氧缺血后早期大鼠神经行为变化及1、2、3、7、14、35 d时体重、脑重以及脑组织病理改变,监测神经细胞凋亡、MBP蛋白表达及学习、记忆能力情况,干湿法测定术后3 d时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体重、脑重增长不良,各时间点模型组大鼠的体重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HE染色模型组大鼠出现脑室周围白质损伤.术后1、2、3、7 d模型组大鼠MBP积分光密度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Morris水迷宫试验、避暗试验、跳台试验的结果均差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导致大鼠脑白质损伤,可影响动物近、远期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推测其与少突胶质细胞凋亡、MBP蛋白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未成熟大鼠脑白质损伤动物模型,观察缺血性脑白质损伤对2日龄大鼠脑细胞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及近、远期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2日龄SD新生大鼠10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28)、假手术组(n=28)及模型组(n=52)。模型组予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观察缺氧缺血后早期大鼠神经行为变化及1、2、3、7、14、35 d时体重、脑重以及脑组织病理改变,监测神经细胞凋亡、MBP蛋白表达及学习、记忆能力情况,干湿法测定术后3 d时脑组织含水量。结果模型组大鼠体重、脑重增长不良,各时间点模型组大鼠的体重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HE染色模型组大鼠出现脑室周围白质损伤。术后1、2、3、7 d模型组大鼠MBP积分光密度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Morris水迷宫试验、避暗试验、跳台试验的结果均差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导致大鼠脑白质损伤,可影响动物近、远期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推测其与少突胶质细胞凋亡、MBP蛋白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OM)与晚发型败血症(LOS)和(或)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特征,为早期识别和诊断PROM与LOS和(或)NEC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娩并且诊断为PROM与LOS、或PROM与NEC、或PROM与LOS及NEC的6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并纳入重症感染组。选取同期于本院分娩,诊断为PROM且无感染性疾病的62例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采集2组患儿的就诊时日龄、性别、娩出方式等一般临床资料,PROM孕妇的破膜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出生胎龄,以及其母亲产前激素使用情况,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情况等临床指标。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2组患儿就诊时日龄、PROM孕妇的破膜时间进行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对2组患儿的出生体重、出生胎龄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对2组患儿性别、娩出方式构成比及小于胎龄儿发生率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对重症感染组患儿LOS和(或)NEC发病日龄与PROM孕妇的破膜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伦理委员会批准。 结果①2组患儿就诊时日龄及性别、娩出方式构成比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重症感染组PROM孕妇的破膜时间为72 h (36~102 h),长于对照组的48 h (18~72 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2,P=0.040)。重症感染组与对照组患儿出生体重分别为(1 562.2±487.7) g与(1 967.6±582.8) g,出生胎龄分别为(30.9±2.3)周与(32.9±2.5)周,2组患儿出生体重、出生胎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90、5.172,P<0.001)。重症感染组患儿小于胎龄儿发生率为16.1%(10/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2/62),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5,P=0.015)。③重症感染组和对照组患儿出生胎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5,P<0.001)。④重症感染组患儿LOS和(或)NEC发病日龄为1~42 d,中位发病日龄为13.5 d (9.8~18.0 d) 。重症感染组患儿LOS和(或)NEC发病日龄与PROM孕妇的破膜时间呈正相关关系(r=0.327,P=0.009)。 结论PROM孕妇分娩新生儿合并LOS和(或)NEC的破膜时间较长,新生儿出生胎龄更小,小于胎龄儿发生率更高。临床对于破膜时间≥72 h、出生胎龄<34周及小于胎龄的PROM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霍洁  王杨 《安徽医学》2016,37(10):1197-1201
目的 运用循证医学探讨我国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5月。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的筛选、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对照试验研究,mate分析结果显示,胎膜早破(OR=1.90,95% CI:1.16~3.11),肺透明膜病(OR=6.46,95% CI:4.47~9.35),吸氧时间(RR=3.01,95% CI:1.34~4.69),肺部感染(OR=15.76,95% CI:7.51~33.07),生后窒息(OR=2.23,95% CI:1.09~4.57),产前感染(OR=3.41,95% CI:2.40~4.84),动脉导管未闭(OR=3.39,95% CI:2.04~5.64),胎龄(RR=-2.34,95% CI:-3.42~-1.27),出生体质量(RR=-2.08,95% CI:-2.91~-1.21)是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产后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OR=4.09,95% CI:1.65~10.12)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应积极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提高生存率及改善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霍洁  王杨 《安徽医药》2016,37(10):1197-1201
目的 运用循证医学探讨我国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5月。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的筛选、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对照试验研究,mate分析结果显示,胎膜早破(OR=1.90,95% CI:1.16~3.11),肺透明膜病(OR=6.46,95% CI:4.47~9.35),吸氧时间(RR=3.01,95% CI:1.34~4.69),肺部感染(OR=15.76,95% CI:7.51~33.07),生后窒息(OR=2.23,95% CI:1.09~4.57),产前感染(OR=3.41,95% CI:2.40~4.84),动脉导管未闭(OR=3.39,95% CI:2.04~5.64),胎龄(RR=-2.34,95% CI:-3.42~-1.27),出生体质量(RR=-2.08,95% CI:-2.91~-1.21)是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产后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OR=4.09,95% CI:1.65~10.12)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应积极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提高生存率及改善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