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冯俊  罗春苗  张静  高潮 《安徽医学》2016,37(12):1480-1483
目的 检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的变化,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部位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诊断为SA且为窦性心律、短期内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204例,按临床症状及CAG结果,分为SA组(118例)和对照组(86例)。SA组,按病变的冠状动脉主支支数,分单支病变组(49例)、两支病变组(37例)和三支病变组(32例);按冠状动脉主支近中段狭窄程度,将面积狭窄>70%的81例患者,分为前降支病变组(22例)、回旋支病变组(36例)和右冠状动脉病变组(23例);按照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Gensini评分(GS),分为GS≤32及GS>32组。SA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史、体质指数、吸烟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十二导动态心电图仪(TLC5000)检测窦性心搏NN间期的标准差(SDNN)、连续5 min正常NN间期标准差均值(SDANN)、连续5 min正常N-N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NNind)、相邻N-N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结果 与对照组HRV时域指标比较,GS≤32组中SDNN、SDNNind和RMSS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32组的SDNN、SDANN、SDNNind、RMSSD和PNN5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GS≤32组相比,GS>32组SDNN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单支病变组SDNN、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SDNN、SDNNind显著降低(P<0.05),与双支病变组比较,三支病变组中SDNN和SDNNind显著降低(P<0.05)。与右冠状动脉病变组比较,前降支病变组及回旋支病变组中SDNN和SDNNind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回旋支病变组比较,前降支病变组中SDNN显著降低(P<0.05)。结论 HRV能反映SA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对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冯俊  罗春苗  张静  高潮 《安徽医药》2016,37(12):1480-1483
目的 检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的变化,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部位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诊断为SA且为窦性心律、短期内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204例,按临床症状及CAG结果,分为SA组(118例)和对照组(86例)。SA组,按病变的冠状动脉主支支数,分单支病变组(49例)、两支病变组(37例)和三支病变组(32例);按冠状动脉主支近中段狭窄程度,将面积狭窄>70%的81例患者,分为前降支病变组(22例)、回旋支病变组(36例)和右冠状动脉病变组(23例);按照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Gensini评分(GS),分为GS≤32及GS>32组。SA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史、体质指数、吸烟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十二导动态心电图仪(TLC5000)检测窦性心搏NN间期的标准差(SDNN)、连续5 min正常NN间期标准差均值(SDANN)、连续5 min正常N-N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NNind)、相邻N-N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结果 与对照组HRV时域指标比较,GS≤32组中SDNN、SDNNind和RMSS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32组的SDNN、SDANN、SDNNind、RMSSD和PNN5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GS≤32组相比,GS>32组SDNN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单支病变组SDNN、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SDNN、SDNNind显著降低(P<0.05),与双支病变组比较,三支病变组中SDNN和SDNNind显著降低(P<0.05)。与右冠状动脉病变组比较,前降支病变组及回旋支病变组中SDNN和SDNNind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回旋支病变组比较,前降支病变组中SDNN显著降低(P<0.05)。结论 HRV能反映SA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对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东  冯俊  苏浩  张静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2):2059-2062
  目的  探讨血浆脂联素(APN)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纳入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安徽省立医院确诊CHF的患者48例为CHF组及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浆APN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获取CHF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 分析CHF组血浆APN与NT-proBNP、LVEF的相关性。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对CHF患者分组,比较不同亚组间血浆APN、NT-proBNP及LVEF。采集CHF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血浆APN、NT-proBNP及LVEF,分析APN对CHF的诊断价值。  结果  CHF组年龄为45~91(60.98±13.98)岁,男性34例,女性14例;对照组年龄为51~93(57.88±13.76)岁,男性28例,女性12例。CHF组血浆APN、NT-proBNP分别为(23.08±9.39)μg/mL、5 455.00(1 256.00, 8 552.25)pg/mL,高于对照组[(12.06±3.28)μg/mL、55.50(32.00, 78.5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CHF组血浆APN与NT-proBNP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APN、NT-proBNP随着心功能等级增加而升高,LVEF却明显降低。规范化心衰治疗后,血浆APN、NT-proBNP随着时间延长显著降低,LVEF却显著升高。  结论  CHF患者血浆APN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与NYHA心功能分级具有一致性,对CHF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青年与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 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104例住院的青年(年龄≤45岁)AMI患者(青年组), 以同期住院的121例老年(年龄≥65岁)AMI患者作为对照, 分析AMI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冠脉病变特点及治疗策略。结果 青年组吸烟、冠心病家族史、高脂血症、典型胸痛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 青年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并发症以及病死率低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多系单支、中度血管病变为主, 老年组以多支、重度血管病变为主。青年组药物保守治疗比例较老年组高(P<0.05), 老年组患者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多于青年组(P<0.05);青年组患者从症状发作到医院时间、医院到导管室时间均小于老年组(P<0.05)。结论 青年与老年AMI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冠脉病变特点及治疗策略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张婷  方曹阳  吕锋  温祥  张静  杨林飞  陈敏 《安徽医学》2023,44(2):151-154
目的 探讨血尿酸(BUA)联合血清白蛋白(SA)对首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1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8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首发ACS分为观察组(n=188)和对照组(n=169),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与实验室指标[血糖(Glu)、BUA、SA、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尿素氮(BUN)、载脂蛋白A1(APOA1)以及载脂蛋白B(APOB)]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首发ACS患者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BUA、SA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对首发ACS的预测价值。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OR=3.477, 95%CI:1.804~6.843)、BUA高表达(OR=1.003, 95%CI:1.000~1.007)及SA低表达(OR=0.799, 95%CI:0.736~0.862)是ACS首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BUA、SA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ACS...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