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因长方案垂体降调不全改行改良超长方案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后进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安徽省立医院生殖中心接受标准长方案IVF或ICSI治疗的不孕患者218例临床资料。根据垂体是否达到降调标准及是否需再次降调,将218例患者分为A组(行标准长方案降调完全的患者)98例,B组(行标准长方案降调不全改行改良超长方案降调的患者)104例,C组(行标准长方案降调不全直接促排卵的患者)16例,统计分析这3组患者行IVF/ICSI-ET的促排卵参数(促排天数、促性腺激素用量、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结局(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流产率、双胎率)。结果 3组患者促排天数、Gn用量、获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受精率(77.86%)高于B组(6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优质胚胎率(68.52%)高于B组(6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及周期取消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孕症患者因垂体降调不全而改行改良超长方案不影响胚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典超长方案与避孕药过渡超长方案对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69例(69个周期)经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预治疗3个月后,按照促性腺激素(Gn)启动方式不同分为2组。经典超长方案组(对照组,27个周期):末次GnRHa注射后25~28 d动态测定子宫内膜厚度≤5 mm、血清LH<3 U/L、雌二醇(E2)≤35 ng/L,卵泡刺激素(FSH)≤5 U/L后启动Gn。口服避孕药过渡组(OC组,42个周期):末次GnRHa注射后28 d起开始每日服短效口服避孕药1片,共21 d,第17天注射GnRHa(达菲林)1.25~1.88 mg,14 d后降调节满意启动Gn。比较2组IVF结局。结果:OC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χ2=5.518,P=0.019;χ2=4.010,P=0.045)。结论:EMs患者经GnRHa预治疗后应用避孕药过渡方案便于把握Gn启动时间,延迟Gn的启动可缓解GnRHa对垂体的过度抑制,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因长方案垂体降调不全改行改良超长方案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后进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安徽省立医院生殖中心接受标准长方案IVF或ICSI治疗的不孕患者218例临床资料。根据垂体是否达到降调标准及是否需再次降调,将218例患者分为A组(行标准长方案降调完全的患者)98例,B组(行标准长方案降调不全改行改良超长方案降调的患者)104例,C组(行标准长方案降调不全直接促排卵的患者)16例,统计分析这3组患者行IVF/ICSI-ET的促排卵参数(促排天数、促性腺激素用量、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结局(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流产率、双胎率)。结果 3组患者促排天数、Gn用量、获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受精率(77.86%)高于B组(6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优质胚胎率(68.52%)高于B组(6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及周期取消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孕症患者因垂体降调不全而改行改良超长方案不影响胚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彭程  郑圣霞  胡美红  刘程  刘雨生  栾红兵 《安徽医学》2017,38(10):1273-1275
目的 观察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采用简易Foley球囊定期扩张宫腔同时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对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复发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的不孕症患者87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TCRA术后上环、Foley球囊定期扩张宫腔后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及人工周期治疗,对照组TCRA术后仅上环和人工周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治愈率和月经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宫腔粘连治愈率分别为91.37%(53/58)、37.93%(1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6.49%(55/57)、20%(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简易Foley球囊定期扩张宫腔联合透明质酸钠凝胶宫腔内注射对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复发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后妊娠早期影响胚胎发育的因素.方法 以85例不孕症患者早孕期流产胚胎为研究对象,分析绒毛染色体以及异常核型、不同受孕方式和年龄对超声结果的影响.结果 85例流产胚胎中异常核型占50.6%,全部为染色体数目异常;有胚芽的流产胚胎异常核型率(63.3%)显著高于无胚芽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有胚芽的胚胎由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IVF)受精的比例(44.9%)较无胚芽组低(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流产患者的平均年龄在有胚芽和无胚芽组间分别为(33.4 ± 5.2)岁和(33.0 ± 4.4)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3).结论 经ART妊娠后胚胎自然流产的异常核型主要是染色体数目异常,出现胚芽的胚胎中染色体异常率较高,IVF受精的胚胎空孕囊的比例较高,年龄对胚胎组织结构的发育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方案体外受精(IVF)中经反复降调而雌二醇(E2)仍为高水平患者的助孕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8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长效长方案反复降调节E2水平难以达到降调标准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直接行超促排卵,其中2例获得临床妊娠;1例改行微刺激方案后获得临床妊娠;1例给予来曲唑(LE)继续治疗后促排卵,获得临床妊娠。结论:反复降调后E2不达标准者仍可获得较好的IVF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少、弱精子症与经改良巴氏染色后精子形态的关系,为选择合适的辅助生殖技术提供依据。方法对262位患者进行精液常规分析和改良巴氏染色检查。结果少精子症患者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的中位数为4.00,正常密度者中位数为8.21,少精子症组和正常密度组的正常形态精子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弱精子症患者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的中位数为6.67,精子活力正常组则为10.8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巴氏染色法检查精子形态对助孕方式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彭程  郑圣霞  胡美红  刘程  刘雨生  栾红兵 《安徽医药》2017,38(10):1273-1275
目的 观察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采用简易Foley球囊定期扩张宫腔同时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对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复发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的不孕症患者87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TCRA术后上环、Foley球囊定期扩张宫腔后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及人工周期治疗,对照组TCRA术后仅上环和人工周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治愈率和月经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宫腔粘连治愈率分别为91.37%(53/58)、37.93%(1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6.49%(55/57)、20%(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简易Foley球囊定期扩张宫腔联合透明质酸钠凝胶宫腔内注射对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复发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后妊娠早期影响胚胎发育的因素。 方法 以85例不孕症患者早孕期流产胚胎为研究对象,分析绒毛染色体以及异常核型、不同受孕方式和年龄对超声结果的影响。 结果 85例流产胚胎中异常核型占50.6%,全部为染色体数目异常;有胚芽的流产胚胎异常核型率(63.3%)显著高于无胚芽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有胚芽的胚胎由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IVF)受精的比例(44.9%)较无胚芽组低(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流产患者的平均年龄在有胚芽和无胚芽组间分别为(33.4±5.2)岁和(33.0±4.4)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3)。 结论 经ART妊娠后胚胎自然流产的异常核型主要是染色体数目异常,出现胚芽的胚胎中染色体异常率较高,IVF受精的胚胎空孕囊的比例较高,年龄对胚胎组织结构的发育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基础黄体生成激素(LH)<2 IU/L患者行长方案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的卵巢反应性及助孕结局,探讨其作为单项指标与卵巢储备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IVF/ICSI-ET且基础卵泡刺激素(FSH)<10 IU/L的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和LH水平分为4组,即A组:年龄≤35岁[25~35岁,平均年龄(28.86±3.10)岁],LH<2 IU/L,88例;B组:年龄≤35岁[25~35岁,平均年龄(28.48±3.72)岁],LH 2~5 IU/L,226例;C组:年龄>35岁[36~42岁,平均年龄(38.54±2.84)岁],LH<2 IU/L,24例;D组:年龄>35岁[36~42岁,平均年龄(37.64±2.40)岁],LH 2~5 IU/L,58例。对4组的超促排卵、胚胎数量和质量以及妊娠率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A组基础日、降调日和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LH水平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Gn总量较B组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E2水平、直径大于14 mm的卵泡数、获卵数、2原核(PN)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FSH/LH均值为4.06。C组基础日、降调日和Gn启动日LH水平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Gn总量较D组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hCG日E2水平、直径>14 mm的卵泡数、获卵数、2PN胚胎数、优质胚胎数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FSH/LH均值为4.23。A组与B组比较、C组与D组比较,hCG日LH水平、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35岁且基础LH<2 IU/L,可以反映卵巢储备功能的状态并指导超排卵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