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三尖瓣下移畸形(Ebstein aIIonlaly)是一种少见而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在新生儿中发病率为(0.5~2.5)/10万,在所有先天性心脏病中发病率不到1%,其男女发病率基本相等,家族遗传性极为少见[1].  相似文献   
2.
正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病变最常见的灾难性疾病,根据Stanford分型,主动脉夹层分为A、B两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首选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则应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进行治疗。以往认为累及弓部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需要在体外循环下,甚至需要深低温停循环下以及复杂的弓部置换手术,至今仍是心脏外科医生具有挑战性的手术[1-2]。随着手术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08年10月进行的34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手术,总结其诊治情况、手术方法与效果.结果 全组34例患者无手术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术后5例单纯二尖瓣前瓣裂缝合者有轻至中度关闭不全,二尖瓣无明显反流及狭窄,心功能基本正常.术后患者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其余患者均为窦性心律.结论 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术中需加强心肌保护,二尖瓣成形及避免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是矫治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5.
目前,应用于临床治疗的人工心脏瓣膜主要有生物瓣和机械瓣2种。生物瓣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置入后不需或只需短期抗凝。但是由于生物瓣容易钙化、衰败及破损撕裂等原因使得它的使用寿命受限,从而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范围,目前仍然没有有效提高生物瓣使用寿命的方法。机械瓣是临床上应用最多的1种人工心脏瓣膜,目前主要采用第3代的双叶瓣,  相似文献   
6.
10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进行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手术,均为男性,其中8例为扩张型心肌病,1例为限制型心肌病,1例为心脏恶性肿瘤.手术方法全部采用双腔静脉法行原位心脏移植.术后均采用环孢素A+骁悉+泼尼松口服联合抗免疫治疗.结果显示术后9例存活,手术成功率为90%(9/10).随访2~94个月,其中有1例失随访,4例患者死亡.余5例生活全部自理,恢复正常的生活,最长存活患者术后存活期已超过7年,存活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婴幼儿先心手术患儿资料,所有病例在CPB下行根治性手术.结果 术后死亡2例,死亡率 2.12%;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结论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必须早诊断、早手术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的关健是把握好手术指征和时机,选择适当手术方式,加强术中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8.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drainage,TAPVD)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紫绀性心脏病,占先心病发病率的1.5%~3.0%。2002年3月~2008年7月我院先后手术治疗6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体心房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方法选实验用小型猪12头,结扎左前降支远端,制造心梗模型。同时取左心耳少量组织,酶解后体外培养扩增心房细胞。28d后将实验猪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实验组将体外培养扩增的自体心房细胞移植至心梗区,对照组移植不含细胞的培养液。移植前和移植后4周,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两组的左室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检查心梗区移植细胞的存活情况。结果体外培养扩增得到的是包含心房肌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等的混合细胞,移植至心梗区后可显著提高射血分数值。心梗区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可见移植的心房细胞。结论自体心房细胞移植至心梗区可明显改善心功能,是较理想的心肌细胞移植备选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多支架治疗巨大主动脉瘤的临床体会.方法 2004年2月至2010年2月,采用2枚或2枚以上支架对4例巨大主动脉瘤的患者行腔内隔绝术,术后随访采用彩超和增强CT检查.结果 4例患者共成功植入9枚支架.随访4~6年,所有患者胸背疼痛症状均缓解,1例患者术后出现低热,无肝、脾、胃肠缺血及截瘫等并发症,彩超及CT随访显示腔内人造血管无移位及内漏,动脉瘤残腔无增大及血流.结论 多支架治疗巨大主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