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49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近年来研究发现,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尤其是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除了降血糖外还可延缓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和发展,其保护机制可能与降糖、降血压、抗炎、减轻氧化应激、改善肾小球血流动力学和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S)系统等多种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尿nephrin(UNE)排泄的动态影响,探讨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肾小球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高脂膳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3组:糖尿病模型组?二甲双胍干预组?优降糖干预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干预前后监测血糖(BG)以及尿白蛋白(UALB)和尿nephrin排泄?8周末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结果:①3组糖尿病大鼠BG及HbA1c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 < 0.05);经二甲双胍和优降糖干预后,4?8周末2组BG和HbA1c均明显低于2型糖尿病模型组(P < 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②4?8周末各糖尿病大鼠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明显高于正常组(P < 0.05);与2型糖尿病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和优降糖组UACR值明显降低(P < 0.05),4周末,两干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05),8周末,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③0?2周末,4组大鼠尿nephrin/肌酐比(UNE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周末,各糖尿病大鼠UNER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 < 0.05),二甲双胍和优降糖干预组UNER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P < 0.05),且二甲双胍组低于优降糖组(P < 0.05);④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NER与UACR存在正相关(r=0.846,P < 0.05)?结论:二甲双胍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尿nephrin的排泄,提示对肾小球足细胞可能存在保护作用,该作用不完全依赖于血糖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不同糖耐量状态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在不同糖耐量状态下的水平变化。方法将212例受试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NC 组)、糖耐量受损组(IGT 组)和2型糖尿病组(T2DM 组),比较血糖与胰岛素之间的关系。将IGT 组和 T2DM 组根据胰岛素抵抗程度分为非胰岛素抵抗组和胰岛素抵抗组,比较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空腹血清 IGF-Ⅰ水平的不同。结果 IGT 组和 T2DM 于 NC 组比较,血清 IGF-Ⅰ水平较低,T2DM 组血清 IGF-Ⅰ水平更低(P <0.05)。胰岛素抵抗组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血清 IGF-Ⅰ水平则低于非胰岛素抵抗组(P <0.05)。结论 IGF-Ⅰ可能参与胰岛素抵抗,与糖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5.
6.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和组分干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 代谢综合征的组分与诊断 “代谢综合征”(MS:metabolic syndrome)是一组心血管疾病危害因素的聚集与组合的病理状态,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包括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调节受损等等。目前其组成成分不断扩大,现除上述成分以外,还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胰岛素血症或高胰岛素原血症、低度血管炎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增高、高尿酸血症、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微量白蛋白尿等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D,25(OH)D]水平与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的关系.方法 老年T2DM患者(T2DM组)180例,根据ABI值将患者分为下肢血管病变(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组(82例),非下肢血管病变(N-PAD)组(98例),设正常对照组(50例),记录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及检测指标.结果 T2DM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t=-2.45,P=0.024),T2DM患者中PAD组25(OH)D水平低于N-PAD组(t=-2.19,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ABI值与糖尿病病程(r=-0.396,P=0.004)、收缩压(r=-0.332,P=0.016)、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r=-0.335,P=0.015)、血尿酸(r=-0.347,P=0.012)及尿白蛋白/尿肌酐比(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ACR)(r=-0.367,P=0.008)呈负相关,与25(OH)D呈正相关(r =0.53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1.145,P=0.017)、高收缩压(OR=0.972,P=0.009)、高水平HbA1c(OR=0.636,P=0.038)、高水平血尿酸(OR=0.631,P=0.033),低水平25 (OH) D(OR=2.746,P=0.009)是老年T2DM患者ABI值低于正常范围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25(OH)D水平与老年T2DM患者PAD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serum homocysteine,s Hcy)和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排泄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 33例T2DM患者在原糖尿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甲钴胺(甲钴胺治疗组,DE组),观察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haemoglobin A1c,Hb A1c)、s Hcy水平及尿MCP-1、TGF-β1及尿白蛋白(albumin,ALB)排泄的变化。结果基础状态时,DE组FPG、Hb A1c、s Hcy及尿白蛋白肌酐逼(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UACR)、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肌酐比(urine MCP-1 to creatinine ratio,UMCR)、尿转化生长因子-β1肌酐比(urine TGF-β1 to creatinine ratio,UTCR)水平均高于NC组(均有P〈0.05);与治疗前比较,DE组治疗后FPG、Hb A1c无明显变化,s Hcy、UMCR、UTCR及UACR下降(均有P〈0.05);T2DM患者UMCR,UTCR分别与UACR的呈正相关(r1=0.611,P1〈0.001;r2=0.635,P2〈0.001);s Hcy与UACR、UTCR和UMCR呈正相关(r1=0.634,P1〈0.001;r2=0.507,P2〈0.001;r3=0.433,P3〈0.001)。结论甲钴胺可以降低T2DM患者体内增强的炎症反应,该作用可能与其肾脏保护有关。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所引起的脆性骨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抗骨质疏松治疗的药物主要有骨吸收抑制剂和骨形成促进剂两大类;而临床用于治疗的大多为骨吸收抑制药物,仅有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是唯一上市的治疗骨折疏松的促骨形成药物。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钙离子受体拮抗剂、骨形成蛋白、Wnt信号通路阻滞剂等一批新型促骨形成药物正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之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促骨形成药物必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2005年Zhang等借助于生物信息学预测方法对ghrelin进行深入研究,发现生长素前肽原(preproghrelin)经过不同剪切方式可表达出一种新型的生长素相关肽,并且证实这种物质能够抑制饥饿感,将其命名为肥胖抑制素(Obestatin),并被认为是Ghrelin的生物学拮抗剂。最近也另有研究发现:Obestatin不能与GPR39受体特异性结合,亦不能完全拮抗Ghrelin所具有的生物学效应。目前,研究者们已经对Obestatin结构、分布、相关受体、生物学功能,以及与一些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的相关性做了深入研究。现就Obestatin与糖代谢性异常的相关性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