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40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7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0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41篇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研究了高压脉冲电场(PEF)对乳铁蛋白(LF)的抑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F质量浓度、电场强度、脉冲频率、脉冲数的增加,有利于LF抑菌能力的增强,而温度的升高会使之减弱。电场强度为35 kV/cm时,LF的抑菌能力达到最大值。LF的质量浓度越高,对电场强度的变化越敏感。当脉冲个数达到744时,LF的相对抑菌能力提高了34%。处理温度为15~55℃时,PEF处理的LF的相对抑菌性能增长了5%左右。当温度升高至65℃时,LF的相对抑菌能力下降显著,降低了约22%。  相似文献   
5.
保守氨基酸残基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般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生物信息学认为:氨基酸序列决定蛋白质结构,蛋白质结构决定蛋白质功能。因此,作者基于氨基酸的生化特性、几何特性和动态特性描述了一个新颖的算法去发现蛋白酶家族中的保守氨基酸残基,而保守氨基酸残基将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6320(主要含异硫氰酸酯)的抗肿瘤活性。体外实验应用MTT法、观察细胞形态、测定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观察提取物6320对不同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并通过建立小鼠B16实体瘤模型来考察提取物6320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提取物6320在体内外均可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及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但有可能对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用红外光谱法对羟丙基-β-环糊精的结构进行了定性分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通过对质谱图解析,详细研究了羟丙基-β-环糊精中羟丙基的分布。此羟丙基-β-环糊精以C2位取代为主,计算得到其平均取代度为6.41。  相似文献   
8.
以D311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通过离子交换吸附法对Lipolase100L脂肪酶进行了固定化。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了酶蛋白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率,考察并得到了酶固定化的最佳条件:在pH10缓冲液下,加酶液量为每克预处理过的树脂加入1.5mL,吸附时间为10h,吸附温度为35℃。所得固定化酶用于催化合成月桂酸月桂醇酯,在反应物质的量比为1∶1时,水质量分数为8%,在50mL异辛烷有机溶剂中固定化酶用量为200mg,反应时间为210min,温度为55℃的最佳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1.3%。  相似文献   
9.
L-阿拉伯糖异构酶能将D-半乳糖异构成D-塔格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快速登高法对乳酸菌SK1.002产L-阿拉伯糖异构酶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发酵优化条件为(组分g/L):麦芽糊精28,酵母膏10,玉米粉浆22,无水乙酸钠10,K3PO40.2,NaCl 0.01,FeSO4.7H2O 0.01,Mg-SO4.7H2O 0.2,MnSO4.2H2O 0.05,L-阿拉伯糖2.5。发酵初始pH 8.4,培养温度37℃,接种体积分数3%,培养时间12 h。在此发酵条件下,酶活达到了7.28 U/mL。  相似文献   
10.
Psoriasis is an immune-mediated systemic disease that may be treated with probiotics. In this study, probiotic strains that could or could not decrease interleukin (IL)-17 levels were applied to imiquimod (IMQ)-induced psoriasis-like mice via oral administration. 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 CCFM667, B. breve CCFM1078, 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 CCFM1074, and 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 CCFM1132 ameliorated psoriasis-lik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uppressed the release of IL-23/T helper cell 17 (Th17) axis-related inflammatory cytokines, whereas B. animalis CCFM1148, L. paracasei CCFM1147, and L. reuteri CCFM1040 neither alleviated 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nor reduced 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ll effective strains increased the contents of short-chain fatty acids, which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By performing 16S rRNA gene sequencing, the diversity of gut microbiota in psoriasis-like mice was found to decrease, but all effective strains made some specific changes to the composition of gut microbiota compared to the ineffective strains. Furthermore, except for B. breve CCFM1078, all other effective strains decreased the abundance of the family Rikenellaceae, which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soriasis-lik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ropionate levels. 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d effects of strain-specificity, and how probiotics ameliorated psoriasis and provide new possibilit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psoria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