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06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0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2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生心理控制源和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中学生心理控制源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对59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初中学生比高中学生更倾向于内控,时间管理明显好于高中学生;中学生心理控制源与时间管理倾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高时间管理者和低时间管理者的心理控制源差异显著.结论:中学生的心理控制源与时间管理倾向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应对方式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中生面对挫折和烦恼时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方法:以中学生应对方式评定问卷对649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采用发泄(因子均分2.4±0.7/2.7±0.7,F=23.32,P<0.01)和忍耐(3.2±0.7/3.0±0.8,F=5.08,P<0.05),而男生更倾向于采用幻想(2.4±0.9/2.1±0.8, F=15.52,P<0.01);重点中学比普通中学的高中生更多采用问题解决(3.3±0.6/3.1±0.7,F=20.85,P<0.011幻想(2.4±0.9/2.1±0.9,F=12.87,P<0.01)、退避(2.9±0.6/2.8±0.6,F=7.04,P<0.01)应对;来自城市和农村的高中生应对方式差异不显著;和睦安宁家庭气氛中的高中生采用问题解决应对显著多于偶尔争吵和经常争吵家庭中的高中生;民主型教养方式下的高中生比放任型教养方式的学生更多采用问题解决应对,权威型教养方式家庭中的高中生比民主型教养方式家庭中的高中生更多采用幻想应对。结论:高中生的应对方式存在性别差异。不同家庭气氛和不同教养方式以及学生在学业上的地位对应对方式也有一定影响,但城乡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高中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关于自我价值感的研究已经从概念、结构的探讨进入更为深入的自我价值感水平、发展特点以及与其他心理成分的关系的研究。国内关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 ,多数是借助国外的自尊量表作为测查工具 ,且仅仅从总体上考察了其他心理因素与自我价值感的相互关系[1-4] 。自我价值感作为应对的资源[5] ,不同自我价值感的人 ,在面对同一压力源时 ,可能有不同的应对反应 ,由此引起不同的情绪感受 ,因此 ,心理健康可能也存在差异。本研究将应用国内专家编制的有关量表 ,并将自我价值感视为一个较稳定的人格变量 ,考察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  相似文献   
4.
汉区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出文化疏离感的操作性定义和初步的理论构想,为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以及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教育培养提供比较重要的参考资料,为疏离感理论的丰富起到一定积极作用.方法:自编<汉区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量表>,进行信效度考察以后对678名汉区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文化疏离感及其四个子维度在地区主效应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在年龄主效应上差异不显著;文化分离感和不和谐感在性别主效应上差异显著.2.文化疏离感及其两个子维度(文化孤立感和文化分离感)在年龄和地区,以及在年龄、地区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3.影响文化疏离感及其文化孤立感、文化分离感、被控感三个维度的主要变量是学生小学前后居住地区的改变,而影响不和谐感的主要变量是性别.结论:小学前后居住地的改变会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疏离感.  相似文献   
5.
Body shape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ny organism. In insects, abundant variations in body shape can be observed both within and amongst species. However,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body shape fine‐tuning is very complex and has been largely unknown until now. In the silkworm Bombyx mori, the tubby (tub) mutant has an abnormal short fat body shape and the abdomen of tub larvae expands to form a fusiform body shape. Morphological investigation revealed that the body length was shorter and the body width was wider than that of the Dazao strain. Thus, this mutant is a good model for study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body shape fine‐tuning. Using positional cloning, we identified a gene encoding the serine protease homologue, B. mori scarface (Bmscarface),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tub phenotype. Sequence analysis revealed a specific 312‐bp deletion from an exon of Bmscarface in the tub strain. In addition, recombination was not observed between the tub and Bmscarface loci. Moreover, RNA interference of Bmscarface resulted in the tub‐like phenotyp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mscarfac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tub mutant phenotype.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o report that mutation of a serine protease homologue can induce an abnormal body shape in insects.  相似文献   
6.
Backgroun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is a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impaired social interaction, limited 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repetitive behaviors. Recent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Wnt signaling and mTOR signaling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SD.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of these two signaling pathways in ASD remains unclear.ResultsWe assessed this question using the valproic acid (VPA) rat model of autism. 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VPA exposure activated mTOR signaling and suppressed autophagy in the prefrontal cortex, hippocampus and cerebellum of autistic model rats, characterized by enhanced phospho-mTOR and phospho-S6 and decreased Beclin1, Atg5, Atg10, LC3-II and autophagosome formation. Rapamycin treatment suppressed the effect of VPA on mTOR signaling and ameliorated the autistic-like behaviors of rats in our autism model. The administration of VPA also activated Wnt signaling through up-regulating beta-catenin and phospho-GSK3beta. Suppression of the Wnt pathway by sulindac relieved autistic-like behaviors and attenuated VPA-induced mTOR signaling activation in autistic model rats.Conclusions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VPA exposure sequentially activates Wnt signaling and mTOR signaling in rats. Suppression of the Wnt signaling pathway relieves autistic-like behaviors partially by deactivating the mTOR signaling pathway in VPA-exposed rats.  相似文献   
7.
背景:骨组织工程学、基因工程、生物力学以及材料学等学科研究的深入,为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目的:利用Scopus数据库文献检索和深度分析功能,对于半月板运动损伤的组织工程修复的文献资料趋势进行多层次探讨分析,总结半月板运动损伤的组织工程修复的应用进展。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Scopus数据库中2002/2011有关半月板运动损伤的组织工程修复的文献,检索词为"半月板(meniscus),运动损伤(sports injuries),组织工程(tissue engineering),修复(repair)",共检索文献245篇,并分析结果,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进行统计和计量分析,描述其分布特征。结果与结论:Scopus数据库2002-01/2011-12有关半月板运动损伤的组织工程修复共检索到245篇相关文献,美国、英国在该领域文献产出量多于其他国家,对该领域研究起到重要作用,发表文献较多的机构集中在美国莱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荷兰内梅亨大学医学中心。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生物材料》杂志发表文献量较多,15篇,占全部文献的6.12%。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来源于Scopus数据库关于半月板运动损伤的组织工程修复的文献进行分析,可为了解该领域的概貌、现状和研究者进一步确定热点难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了解在渝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对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掌握及其在具体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探索影响健康教育开展的因素。方法:采用先整群后随机的多级抽样方法,用自编问卷对337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37名医务人员对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6.1%;医务人员中62.6%的人认为健康教育有很大作用,89.6%的人愿意接受专门培训,45.4%的人表示在医护工作中经常进行病患健康教育,49.6%的人经常干预病人不良行为。结论:不同学历、职业、职称的医务人员对大部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知晓率无显著差异;他们对健康教育态度较积极,但实际运用不够,仍有必要经常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