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固醇代谢稳态是机体发挥生理功能的重要保障。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体内胆固醇异常积聚可导致肝脏脂肪病变以及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肝脏在维持机体胆固醇代谢稳态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其胆固醇代谢涉及摄取、合成、生物转化以及外排等多个环节。文章就肝脏调节胆固醇代谢稳态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最新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上升至12.4%,在非传染性疾病中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1],其中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胰岛β细胞数量减少与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是T2D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之一。以往认为,β细胞减少与细胞凋亡相关,近十年的研究发现β细胞去分化是T2D进程中β细胞衰竭的主要原因。本文就β细胞去分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甘露糖暴露对载脂蛋白(Apo)E缺陷小鼠高脂血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10只6周龄雄性ApoE基因缺陷小鼠采用高脂高胆固醇纯化饲料建立小鼠高脂血症模型,并分为对照组和甘露糖干预组,每组5只。对照组饲喂普通饮用水,甘露糖干预组饲喂含2%(质量体积分数)甘露糖的饮用水,持续4周。利用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浆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采用快速蛋白液相色谱法分离小鼠血浆脂蛋白并检测Apo和胆固醇水平,采用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小鼠肝脏和肠道组织中脂蛋白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甘露糖干预组小鼠的血浆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升高(P<0.05,P<0.01),同时伴有极低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和ApoB100蛋白水平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中ApoA1和ApoA4水平降低。甘露糖干预组小鼠肝脏和肠道中ApoA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下调,而ApoA4蛋白表达下调仅见于肠道。结论 甘露糖暴露可影响ApoE基因缺陷小鼠的脂蛋白代谢,加重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对患者个人及社会危害巨大。肺康复(PR)作为目前最具成本效益的COPD治疗策略之一,有助于减少COPD患者住院次数,降低医疗费用,还能改善COPD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以及有部分患者不愿或不能外出进行PR治疗,故如何在家庭环境中进行PR训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对基于家庭能开展的物理康复疗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居家环境下实施COPD康复治疗提供选择方案及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小鼠内源性NPC1L1蛋白进行标记和示踪,为研究体内胆固醇的吸收机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方法:利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针对小鼠NPC1L1基因的3′末端非编码区,设计不同sgRNA,利用细胞内的荧光素酶法,检测分析其Cas9/sgRNA核酸酶活性,筛选出高活性的sgRNA序列,经体外转录制备sgRNA和Cas9 mRNA。PCR扩增基因打靶的两侧同源臂,与FLAG-EGFP的编码cDNA一起克隆至打靶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的打靶载体DNA与sgRNA、Cas9 mRNA一起显微注射入小鼠受精卵,移植至假孕小鼠体内自然发育;通过基因组DNA 的PCR和Southern 印迹分析,筛选、鉴定重组正确且无随机插入的子代小鼠。制备小肠组织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NPC1L1-EGFP的表达分布。结果:成功构建了NPC1L1基因敲入打靶载体,筛选了高活性的sgRNA,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了对内源性NPC1L1蛋白C端进行FLAG和EGFP双重标记的子代小鼠,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该融合蛋白分布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刷状缘,与NPC1L1的分布特征一致。结论:成功实现了对小鼠内源性NPC1L1蛋白进行体内标记,为研究NPC1L1囊泡转运和胆固醇吸收机制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颈总动脉结扎及颈总动脉导丝损伤2种小鼠颈总动脉内膜增生模型,并比较其优缺点。方法:C57BL/6小鼠右侧颈总动脉实施结扎或导丝损伤术,左侧为阴性对照侧。14d后行颈总动脉彩超检查,检测颈总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行H-E染色比较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及内中膜比;行免疫荧光SM22染色比较平滑肌细胞的分化程度。结果:结扎侧颈总动脉血流基本消失,非结扎侧血流代偿性加快;导丝损伤侧颈总动脉血流增快,非导丝损伤侧血流亦增快,但小于导丝损伤侧。颈总动脉结扎侧和导丝损伤侧新生内膜面积分别为(35.08±4.40)×10~3μm~2和(12.02±2.00)×10~3μm~2,中膜面积分别为(49.31±3.39)×10~3μm~2和(39.63±4.05)×10~3μm~2,内中膜比分别为0.71±0.05和0.30±0.05。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手术侧血管平滑肌细胞均由分化型转变为去分化型,且结扎侧平滑肌细胞去分化程度较导丝损伤侧高。结论:在模拟血管内膜增生方面,颈总动脉结扎模型优于颈总动脉导丝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7.
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培养教师的能力,形成原创性科研成果。同时运用教学学术的方法,将科研成果融入临床医学五年制《病理生理学》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将科研成果融入理论教学,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将科研成果融入实验教学,丰富了实验内容,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将科研方法应用在理论教学中,培养了学生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科研思维融入实验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将实验的设计方法和基本原则传授给学生。最后,指导学生直接参与科学研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动手能力。通过将科研成果和思维方法融入到教学工作,促进了《病理生理学》教学工作的进步,改善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心磷脂是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内膜的一种结构独特的磷脂, 在线粒体稳态和功能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线粒体稳态方面, 心磷脂参与线粒体分裂、融合和自噬, 调节线粒体的含量与结构;线粒体功能方面, 心磷脂在线粒体介导的氧化磷酸化、代谢物转运和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心磷脂稳态的失衡, 具体表现为含量的改变、酰基链的重塑和过氧化, 可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并参与多种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综述了心磷脂参与线粒体稳态维持和功能调节的研究进展, 并介绍了心磷脂在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内分泌疾病中的作用, 以期对心磷脂功能研究和相关疾病的治疗起到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肥胖、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和痛风等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在全球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这些代谢性疾病可进一步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或肾脏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因此,代谢性疾病及其相关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