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3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咬合垂直距离与口颌系统健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He重建患进行义齿修复,恢复正确的垂直距离是重要一步,它为恢复患理想的脸部外形和正常的口He功能奠定了基础。上下颌间距离正常,面部表情协调自然,颌面部各器官、组织都处在生理和谐的状态下,咀嚼系统能发挥最大的咀嚼效能;反之,咬合垂直距离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患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本对近年来垂直距离与口颌系统健康的研究包括下颌姿势位的相对稳定性及垂直距离与咀嚼肌肌电活动、He力、咀嚼效能、颞下颌关节功能、面部软组织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罗昕  冯宜  何福明 《口腔医学》2021,41(2):154-158
目的 探索种植体初始生物学宽度对边缘骨水平(marginal bone level,MBL)的影响.方法 选择后牙区接受Strau-mann骨水平种植固定修复的80例患者.测量种植体4个时间点(术前、术后即刻、二期、回访)的影像学数据.将术后即刻种植体肩台冠方的软硬组织空间定义为初始生物学宽度(initial biologic width,IBW):数值为齐骨种植时的黏膜厚度,或骨下种植时黏膜厚度和种植深度的总和.IBW以3.5 mm分组,比较种植体回访的MBL.结果 1~5年回访,127枚植体近远中共254个位点.IBW≥3.5 mm组,呈现更理想MBL(0.40 mm vs.0.00 mm,P<0.05),MBL有更高概率稳定于种植体肩台或以上水平(95.6%vs.87.2%,P<0.05).结论 黏膜厚度和种植深度共同影响种植体MBL.对于Straumann骨水平系统,IBW≥3.5 mm,远期回访MBL更可能稳定于种植体肩台或以上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选择性激光熔覆(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制作下颌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可摘局部义齿支架过程中支撑角度对支架适合性的影响。方法以下颌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石膏模型为原始模型,设置对照组排除系统误差后,使用钛合金粉末,SLM制作支撑角度分别为0°(水平组)、45°(45°组)和90°(垂直组)的可摘局部义齿支架(每组6个)。将支架戴入原始模型,通过复模法获得具备支架组织面形态的石膏模型。用三维扫描仪分别扫描原始模型和复模得到的石膏模型,数据导入Geomagic Qualify软件,通过目测法以及分析支架组织面与模型的间隙评价支架的适合性。结果3组可摘局部义齿支架与石膏模型紧密贴合,无明显翘动。水平组支架与模型间的总体偏差[(0.146±0.017)mm]显著小于45°组和垂直组[分别为(0.182±0.015)和(0.185±0.022)mm](P<0.05),45°组与垂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平组支托处偏差显著小于45°组(P<0.05),垂直组支托处偏差与水平组、45°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平组卡环处偏差显著小于45°组和垂直组(P<0.05),45°组与垂直组卡环处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支架舌杆处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3种支撑角度SLM制作的下颌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适合性均可满足临床要求,推荐优先选择水平向支撑角度制作义齿支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楔状缺损深及牙齿颊舌径的1/4或1/2的前磨牙采用不同材料充填后牙体的抗折裂强度及牙齿折裂模式。方法收集正畸拔除的新鲜前磨牙60颗,颊侧颈部设计颊舌径1/2和1/4楔状缺损,对1/2深度根管治疗后分别选择复合树脂、复合体或玻璃离子水门汀三种材料充填,运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前磨牙颊尖垂直向载力直至牙体断裂。记录牙断裂时的受力数值,并观察断裂模式。结果不同深度的楔状缺损其抗折裂强度不同,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充填后前磨牙抗折裂强度显著增加(P<0.01),而不同充填材料对牙齿抗折裂强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楔状缺损深及前磨牙颊舌径的1/4以上时容易导致前磨牙折裂。材料充填后可以提高前磨牙的抗折裂能力且与充填材料的种类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复合树脂充填楔状缺损时,联合应用脱敏剂对术后敏感和远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67例542颗因楔状缺损导致牙本质敏感的患者按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三组:涂布iBond七代自酸蚀粘接剂后复合树脂充填(A组)、涂布自酸蚀粘接剂可乐丽菲露后复合树脂充填(B组)及涂布舒齿灵脱敏剂后涂布可乐丽粘接剂七代自酸蚀粘接剂后复合树脂充填(C组),比较术后脱敏疗效,并于充填后6、12及24个月用改良USPHS系统评价其远期临床疗效。结果:楔状缺损修补术后,各组牙牙本质敏感症状均有明显的缓解(尸〈0.05);无牙本质敏感症状的牙所占比例A、C组显著性高于B组(P〈0.05);三组在6、12个月时充填体成功率无显著差异,但C组24个月修复体成功率显著性低于A,B组。结论:对因牙本质敏感求治的楔状缺损患者,推荐术前使用脱敏剂或使用含有脱敏成分的粘接剂;使用iBond粘接剂进行复合树脂充填,能显著减少牙敏感症状,并且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龋(Early childhood caries,ECC)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危险因素包括致龋微生物,不恰当的喂养方式及社会心理因素.有资料表明,气质可能是婴幼儿龋的一个重要因素[1].但国内相关研究少见.本文初步探讨ECC与气质的关系,为ECC的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早期龋可以通过再矿化的措施使龋病终止和逆转,而传统的龋病诊断方法难以检测临床损害前期及非常早期的损害。为实现早期脱矿的准确诊断,许多脱矿和再矿化的检测方法被不断开发和完善。本文主要介绍目前一些检测方法包括横向x射线显微照相术、增强肉眼检查、电阻抗技术、数字放射减影技术、显微硬度检查方法、激光荧光检查方法、定量光导荧光技术、光纤维透照技术、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查、光学相干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牙周炎治疗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牙周组织结构及功能的再生,但现有牙周组织再生方法仍难以完整再生牙周组织层次结构。而干细胞因其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的潜能,为牙周再生提供新的可能,基于干细胞的组织工程也因此越来越受到关注。该文就联合生物材料的牙源性干细胞进行牙周组织再生的研究进展作综述,指出自体干细胞移植应用受到供体来源的限制,后续研究应围绕发展多相支架材料及尝试建立干细胞库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9.
种植修复已逐渐成为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近年来,不少研究都聚焦于种植失败的发生原因,不过其相关影响因素仍存在一定争议。患者因素(性别、年龄、吸烟、骨质疏松症、糖尿病、药物服用、牙周炎、磨牙症),临床条件(种植部位、种植区骨质、种植体尺寸)和医生因素(手术因素、修复因素)均会对种植体的失败与否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典型病例和文献回顾,对种植体失败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作一述评,以期为临床操作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7 岁.主诉:要求镶牙.检查:41、42、44、31、34、36 缺失,35、37、45 颊舌向长轴偏舌侧,余无异常.诊断:牙列缺损.处理:43、45、32、33、35、37 固定义齿修复.以45、43、32、33 为基牙,设计镍铬合金PFM 固位体,制作右侧8 单位双端固定义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