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
南通市在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补充医疗保险,不仅优化和完善了南通市的居民医疗保障体系,同时也有效缓解了老百姓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但调查发现,南通市现行补充医疗保险在覆盖范围、理赔流程、管理运行、保障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源并借鉴国内相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明确供给定位、培养专业人才、强化监管职能、拓宽筹资渠道及推动机构发展等方面,提出助推补充医疗保险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我国发布的27份三医联动政策文件的政策工具进行分析,探究我国三医联动政策体系的着重点与缺失点,为健全我国三医联动政策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以我国2014—2019年发布的27份三医联动政策文件为研究对象,以政策工具为视角对纳入分析的政策文件进行摘录和编码,采用内容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对各项政策工具进行统计分析,并确定其运用情况。结果:260个政策编号中,需求型,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分别占6.9%、24.6%和68.5%;医疗、医保和医药政策工具分别占54.2%、24.6%和21.2%。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三医联动改革对环境现状的依赖程度较大,需求与供给政策相对不足,而医疗则是三医联动改革的核心关键点。结论:应适当增加需求型和供给型政策工具,着重解决医疗方面的重难点问题,促使医疗、医保、医药三个利益主体达成合力,形成“三医既联又动”的协同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健康险参与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管理服务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为:委托管理模式、保险合同模式、共保联办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其优势,同时也都面临许多不同的挑战。为此,保险公司应该以“政企合作”为契机,不断完善商业健康保险参与基本医疗保障结合的经验,在理念、制度、技术方面进一步推动自身甚至整个保险行业在基本医疗保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政府也应该及时转变观念与职能,充分利用商业健康保险的优势,依托保险机构既有专业服务体系来提供和管理公共服务,以此提高行政管理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医师协会最近一次《医生和客户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当前医生和客户关系的紧张度在逐年增加,二者的矛盾也呈现相应的激化趋势。在当前频发的伤医纠纷中,半数以上都是缘由服务态度、语言沟通问题,而非技术性原因。该文结合当前医患沟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医患双方的解决相应问题的策略,提高医患沟通的质量,从而加强医疗服务的质量,达到医患和谐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分析参合患者住院次均费用涨幅明显的基础上,依托单病种支付方式探讨病种的科学选取及其费用拟定,以达到控制医疗费用的目的,从而确保参合患者利益最大化。方法:采用Excel统计软件对安徽省南陵县2011-2013年参合人员住院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通过获取该地参合住院数据统计共有139种病种纳入该县的试行病种范围,其中有112个病种的费用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涨趋势,占据总病种的80.58%,单病种的费用波动明显。对策建议:及时调整医疗机构补偿方案应对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影响;积极推行混合支付方式改革,实现对住院病种的全面覆盖;建立质量控制指标、建立健全医疗机构的分级转诊制度。  相似文献   
7.
8.
9.
背景 上海市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除了满足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创业环境、资金投入等需求外,满足各类人才在健康保健等方面的延伸需求对于促进“产城融合”至关重要。发展功能社区卫生服务是完善功能配套、促进“产城融合”的关键环节,但当前功能社区服务存在短板,无法为“产城融合”提供支撑,亟须突破。目的 分析科创承载型功能社区人群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并为家庭医生健康服务在功能社区的拓展提供建议。方法 2019年3-11月,通过对上海市科创承载型功能社区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1 500份问卷,获得功能社区人群基本情况及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等相关数据,了解功能社区人群的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并分析功能社区家庭医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并参考文献研究结果,对比与其他类型功能社区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与卫生服务需求的差异。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 487份(99.13%),其中调查对象两周患病率〔5.92%(88/1 487)〕、慢性病患病率〔5.98%(89/1 487)〕较低;功能社区人群健康服务主观需求主要是常见疾病处理(1 251人,84.13%)、健康管理(858人,57.70%)、健康体检(699人,47.01%)、健康咨询(586人,39.41%)、心理咨询(470人,31.61%)。功能社区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率为57.03%(848/1 487),45.73%(680/1 487)有签约意愿,且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自我感觉健康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对家庭医生签约意愿产生影响(P<0.05);就诊意愿调查中,患病后想去的卫生机构前3位分别是市级医院(620人,41.69%)、区级医院(404人,27.17%)、门诊部(所)/卫生室/卫生服务站(153人,10.29%),其中质量(734人,25.41%)、距离(732人,25.34%)和有可信赖的医生(391人,13.48%)是主要影响因素;卫生服务实际利用情况与就诊意愿基本一致。结论 在科创承载型功能社区中开展健康保健服务具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不同类型功能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可能存在差异,应针对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的健康服务方案,并吸取其他类型功能社区健康服务发展的优秀经验。建议从明确覆盖人群与服务内容、丰富供给方式、优化筹资来源、加强统筹协调等角度完善功能社区家庭医生服务的推进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院管理》2019,(2):48-51
民营医院近年来发展迅速,作为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重要部分,它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为进一步符合新医改政策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升人民群众医改"获得感"。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归纳、总结阻碍民营医院发展的因素,运用SWOT模型,针对民营医院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进一步构建出民营医院SWOT分析矩阵,根据矩阵提出了具体的民营医院发展战略,以促进民营医院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