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38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4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适应证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 (CDFI)筛选合适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5 0例生命体征平稳的异位妊娠患者 ,在行CDFI检查后接受甲氨蝶呤 (MTX) 5 0mg/m2 单次肌肉注射配合米非司酮 2 5mg ,Bid 3d口服 ,随访直至临床结局。分析成功与失败病例CDFI的特点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的水平 ,并制作CDFI评分。结果 CDFI能直接反映胚胎生命力 ,不同CD FI图像和血清HCG水平的病例 ,保守治疗成功率有很大差异。结论 CDFI评分可应用于适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病例的筛选。对评分 >10者 ,因失败率高 ,不推荐药物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2.
阴道壁平滑肌瘤——附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阴道壁有肌瘤的来源、误诊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65-1998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阴道壁平滑肌瘤的病例7例。结果 7例术前均误诊,主要误诊为阴道壁囊肿及子宫内膜异位结节等,术后病理切片证实为阴道壁平滑肌瘤。结论 阴道壁平滑肌瘤是临床少见的阴道壁良性肿瘤,易引起误诊,此病手术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轻、重度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中西医结合分度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疗效。方法:240例ICP患者按我院自拟的分度诊断标准诊断为轻度ICP(170例)和重度ICP(70例),并随机分成两组。A组(120例)中轻度ICP(85例)给予茵陈汤加西药治疗(思泰美、地塞米松、能量合剂),重度ICP(35例)给予郁胆汤加西药治疗(同前),B组(120例)中轻度ICP(85例)和重度ICP(35例)均给予西药治疗(同前)。同时将60例因入院3天内即分娩而未给予治疗的ICP孕妇作为C组。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瘙痒评分、肝胆系B超声像图特征、血清生化指标和围生儿预后情况。结果:A组轻度和重度ICP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瘙痒评分和血清生化指标明显下降,肝胆系B超声像图特征明显改善,与B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与B、C组相比,A组围生儿预后明显改善。结论:针对不同程度的ICP患者给予相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合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总结无孔处女膜的诊断要点,提高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余收治的5例无孔处女膜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均无月经初潮,仅有程度不同的下腹疼痛,尤其是周期性的下腹疼痛。3例表现为急性下腹痛并急性尿潴留。2例误诊为卵巢囊肿、卵巢畸胎瘤。结论 少女己进入月经来潮年龄,但无月经初潮,仅有程度不同的下腹疼痛,尤其是有周期性的下腹疼痛,应想到无孔处女膜的可能。肛诊触及盆腔囊性包块,不活动;B超探查子宫与附件形态正常,相当于阴道的解剖部位有液性暗区,提示经血潴留,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疗纠纷对剖宫产率及其指征的影响.方法统计1994年至2002年我科单胎初产妇每年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各项指征的构成比,回顾性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化,尤其是1998年前后的变化.结果98年我科发生数起重大医疗纠纷,其后剖宫产率迅速攀升,一度达到82.62%,而新生儿窒息率却由98年前的3.9%升至其后的5.99%(x2=17.19,P<0.01).以妊娠合并症及妊娠并发症、头盆不称及胎儿窘迫为主的剖宫产指征构成比自98年以后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而以胎盘羊水因素及脐带因素为指征的构成比明显攀升,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医疗纠纷严重影响剖宫产率,加强全民卫生教育、合理公正地处理此类纠纷、创造宽松的医疗环境,建立恰当的监督机制有利于减少此类纠纷,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分析宫颈癌差异表达基因 (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 DEGs) 及差 异表达 miRNA, 并进一步对差异基因和蛋白进行验证, 以期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方法 从 肿瘤基因组图谱 (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 数据库获取宫颈癌相关数据, edgeR 算法筛选 DEGs 和差 异 miRNAs。 利用 Cytoscape3. 8. 2 软件构建 mRNA-miRNA 共表达网络。 利用 DAVID 软件对 DEGs 和通过 miRWalk 网站预测的差异 miRNA 的目标基因进行 GO 富集分析和 KEGG 富集分析。 利用 qPCR 和 Western 印 迹技术对 DEGs 进行进一步验证。 结果 筛选出 149 个上调的 DEGs 和 171 个下调的 DEGs, 以及 46 个上调 的差异 miRNAs 和 64 个下调的差异 miRNAs。 DEGs 和 miRNA 目标基因在细胞组成上的富集具有一致性, 都富集在胞质、 核和核质中。 但共表达网络发现 DEGs 和差异 miRNAs 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调控关系。 因此, 后续实验重点放在了对 DEGs 的验证上, 对差异表达性较为显著的 TCEAL6、 CLEC3B、 LMOD1、 CNN1 进行 了验证。 qPCR 显示它们在宫颈癌中表达量均显著降低, 符合预期, 对 CNN1 进行的 Western 印迹也显示其 在宫颈癌中的低表达。 结论 TCEAL6、 CLEC3B、 LMOD1、 CNN1 在宫颈癌中均显著低表达, 有望成为宫颈 癌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执行碘盐新标准后武汉地区874例孕妇碘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为碘缺乏地区[1] ,武汉地区是否缺碘至今尚无大样本调查报告 ,尤其是在实施碘盐新标准[2 ] 后 ,武汉地区孕妇是否缺碘 ,缺碘程度如何更是不得而知。因此 ,我们对武汉市 5个城区的 874例孕妇尿碘和所食碘盐进行了监测 ,了解执行碘盐新标准后武汉地区孕妇的碘营养状况及是否存在碘缺乏。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2 0 0 1年 1~ 3月 ,在武汉市汉阳区、青山区、武昌区、洪山区、桥口区共 5个城区的医院和妇幼所中 ,对进行产前检查的 874例妊娠期妇女作尿碘测定 ,被检孕妇年龄 2 2~ 4 0岁 ,平均年龄为 (2 6 3± 2 1…  相似文献   
8.
宫颈癌组织中Fas、FasL及caspase-8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Fas、FasL及caspase-8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其在宫颈肿瘤细胞免疫逃避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宫颈癌、18例宫颈上皮内瘤祥病变组织(CIN)及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10例慢性宫颈炎,10例正常宫颈上皮中Fas、FasL和caspase-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Fas及FasL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与慢性宫颈炎及正常组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宫颈鳞癌明显高于宫颈腺癌(P<0.05,P<0.01)。Fas阳性表达率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降低,FasL则增高(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FasL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Fas及FasL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无关(P>0.05)。宫颈癌TIL的Fas及FasL表达明显高于CIN(P<0.01);caspase-8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宫颈上皮及慢性宫颈炎组织(P<0.01),caspase-8表达与宫颈癌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随着组织学分级的降低,caspase-8表达亦明显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宫颈癌能通过Fas,caspase-8低表达及FasL高表达,逃避机体免疫监视以促使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  相似文献   
9.
妊高征患者胎盘瘦素表达与胎儿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瘦素是肥胖基因的编码产物,主要由白色脂肪细胞合成和分泌。但有学者发现胎盘也合成和分泌瘦素。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妊高征患者胎盘的瘦索表达及其与脐血血清瘦素水平和胎儿体重的相关性,来探讨妊高征时胎盘瘦素在胎儿宫内发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24例子宫肌瘤患者。栓塞3个月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子宫肌瘤体积变化。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肌瘤体积显著缩小,月经恢复正常,贫血、疼痛、压迫症状改善,保留了子宫完整的生理功能。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疗效显著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