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在中国徐州地区汉族人群中,RERT-IncRNA的一个4-bp插入/缺失多态性和结直肠癌(CRC)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和7%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连续缓冲系统垂直电泳及银染显色方法检测汉族人群1 008例CRC患者和1 240名健康对照者插入/缺失基因型频率,经统计分析探讨其与CRC的关联性.结果:选择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人群,调整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病理分期等主要风险因素后,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与4-bp Ins/Ins纯合子相比,4-bp Del/Del纯合子个体CRC易感性明显增高(OR=2.44,95%CI:1.54~3.86,P=0.0001).病理分期状态的分层分析发现,Ⅲ 和 Ⅳ期(OR=1.43,95%CI:1.07~1.93)较Ⅰ 和 Ⅱ期患病风险显著增高,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别(P=0.02).结论:徐州地区汉族人群RERT-IncRNA的4-bp 插入/缺失多态性与CRC易感性存在关联,这一结果对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RPV1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样行为的作用和机制。方法:45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脑缺血再灌注组(I/R),脑缺血再灌注+TRPV1抑制剂Capsazepine组(I/R+CPZ)。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HE染色观察病理性损伤;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免疫印迹检测IL-1β的表达;7 d后进行强迫游泳和悬尾实验。结果:行为学检测显示与I/R组相比,TRPV1抑制剂可显著改善小鼠的抑郁样行为(P<0.001)。HE染色结果表明,I/R+CPZ组杏仁核区病理损伤明显减轻。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结果显示,杏仁核小胶质细胞有TRPV1的表达,且I/R+CPZ组与I/R组相比,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明显减少(P<0.001)。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给药后IL-1β的表达量明显少于IR组(P<0.05)。结论:抑制TRPV1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小鼠的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并建立预测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入院的40岁及以上T2DM患者76例,根据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结果,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n=48)和认知功能正常组(n=28)。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MPV、PDW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AR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T2DM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利用R软件对筛选出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性与准确度进行验证。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认知正常赋值为1,LDL-C(OR=0.257,P=0.011)、PDW(OR=0.513,P=0.018)、MPV(OR=0.250,P=0.029)、AA诱导的PAR(OR=0.967,P=0.043)是T2DM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4项因素建立预测T2DM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列线图模型,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性能,C指数为0.927(95%CI:0.865~0.989)。结论 MPV、PDW、AA诱导的PAR及LDL-C是T2DM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因素,根据上述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鉴别和校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MDM2基因启动子区的40-bp插入/缺失多态性与散发宫颈癌(CC)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合EB显色方法显示521bp和481bp两条条带,以此检测368例CC患者(病例组)和421例健康妇女(对照组)插入/缺失基因型频率,统计分析其与CC的关联性。结果:两组妇女年龄无显著差异,吸烟、饮酒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基因分型结果显示:患者中插入/插入型(Ins/Ins),插入/缺失型(Ins/Del)和缺失/缺失型(Del/Del)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75,0.492和0.133,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484,0.423和0.093。基因型为Ins/Del和Del/Del的个体CRC易感性明显增高(OR=1.51,95%CI:1.11~2.03,P=0.009)(OR=1.86,95%CI:1.16~2.98,P=0.01)。结论:本组人群中MDM2基因启动子区40-bp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生存在关联,这种关联在年龄因素中并不明显,而在吸烟、饮酒情况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