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敷背散敷背治疗小儿肺炎的皮肤反应,总结皮肤护理的要点。方法:将450例肺炎患儿按年龄分为A、B、C三组,每组1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敷背散敷背,观察敷贴部位的皮肤反应。结果:450例患儿皮肤反应,A组有8例患儿皮肤起皮疹,30例皮肤潮红;B组有4例患儿皮肤起皮疹,8例皮肤潮红;且贴敷时间越长,皮肤反应越明显,C组及其他患儿皮肤无异常反应。结论:敷背散外用治疗小儿肺炎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易行,适合儿科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2.
张晓春  吴要伟 《内科》2014,(4):467-470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检索2006~2013年国内权威数据库资料,纳入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网提供的RevMan 4.2.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出16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23篇。23篇均未提及盲法,均为描述随机分配方案及相关的隐藏方案等,属于低级质量的报道。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组与单纯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的比值比为8.02,95%可信区间[5.57-11.54],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结论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较单纯使用西药有效,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但仍有待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方法可靠的、设计严谨的、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以获得更高强度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指导临床肺炎诊治。方法分析956例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比较重症肺炎与普通肺炎之间的临床特点。结果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的症状为咳嗽、咳痰、发热等,重症肺炎易出现呼吸困难。儿童年龄分段、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佝偻病这3个因素与发生重症肺炎相关(χ~2=62.304,P=0.0001)。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仍是婴幼儿的常见病,临床诊治中需重视重症肺炎的早期认识。  相似文献   
4.
介绍李伟伟教授自拟方加味射干麻黄汤的组方思路及其临床应用经验.李伟伟教授根据多年的临证经验,结合小儿"肺脾不足""形气未充"等特点设立的加味射干麻黄汤,即在射干麻黄汤的基础上,以法半夏代替半夏,以干姜代替生姜,加入橘红、茯苓、僵蚕、山药、山楂、炒麦芽,加强了温肺化饮平喘及补脾益中之功,用于治疗外寒伏饮引起的小儿咳喘证,...  相似文献   
5.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治疗优化方案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中医药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优效性检验设计。结果:试验组125例,临床痊愈率为66.40%;对照组124例,临床痊愈率为14.52%,两组疾病疗效优效性检验显示,试验组临床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1)。1年内上感、气管炎、肺炎发作次数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随访12个月中医证候单项评分组间比较,除手足心热、低热外,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本次试验两组均未报道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优化治疗方案临床有效优于安慰剂,可明显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且临床应用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
中医辨证治疗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分初、中、后三期。初期,邪气为患,重在祛邪外出,防邪热入里,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而使邪去病愈;病至中期,正邪相争,邪实而正伤,表证渐去,痰浊内生,痰热壅肺,重在祛邪扶正,培土生金,使脾气得健,肺气得固,正气存内,邪不再侵,不致病情反复迁延,可缩短病程,促进病情更快痊愈;病至后期,邪渐去而正已虚,表现多为肺脾气虚证,重在扶正以善其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灌肠治疗婴幼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2年12月62例婴幼儿肺炎患儿,中医辨证属风热或痰热闭肺范畴,随机分为两组。A组常规+麻杏石甘汤加减内服;B组常规+麻杏石甘汤加减灌肠。结果:治疗组A和治疗组B对治疗肺炎的总有效率虽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B在体温下降时间、依从性方面与治疗组A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肺炎安全有效,且优于口服。  相似文献   
8.
王力宁教授认为小儿的疾病和治疗与体质密切相关,掌握小儿不同体质的发病特点有利于临床的辨证论治。强调临证时应重视小儿体质的辨识,做到辨病、辨证与辨体质相结合。体质可分可调,临床上针对不同体质类型的患儿应因质施养,因质施治。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南宁市城区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及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幼儿园、学校、社区为单位,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方法.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调查所抽取区域0~14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之后行病例对照研究,筛查儿童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出儿童哮喘总患病率2.70%(370/13689)、两年现患率1.99%(272/13689);370例患儿中,男227例,女143例,男、女患病率分别为3.18%、2.18%(P<0.01);汉族248例,壮族100例,汉、壮族患病率分别为2.72%、2.66%(P>0.05);75.14%的患儿于<4岁首次喘息;93.51%的患儿以呼吸道感染为发作诱因,发作时间以无明显规律、午夜为主,好发时节以无明显规律、季节更换多见;发作先兆以打喷嚏、流涕、鼻塞为主,发作表现主要为咳嗽、喘息,发作类型多为缓慢或不定形式起病;98.38%的患儿经常发作强度为轻、中度;74.32%的患儿应用过吸入糖皮质激素;10.27%的患儿仅单独应用全身用糖皮质激素;56.22%的儿童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孩子出生前后父亲吸烟、剖宫产、1岁内使用抗菌药物对儿童哮喘患病有影响.结论 南宁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总患病率为2.70%,两年现患病率为1.99%;男孩患病率高于女孩;汉、壮族患病率无差异;孩子出生前后父亲吸烟、剖宫产、1岁内使用抗菌药物为儿童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龙盘止咳方治疗小儿咳嗽3个证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0例小儿咳嗽患儿(风热犯肺证、痰湿蕴肺证、痰热壅肺证病例各30例).各组均给予龙盘止咳方,每日1剂,5d为1个疗程.观察3组证型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评分等相关指标.结果 风热犯肺证、痰湿蕴肺证、痰热壅肺证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66%、58.62%、75.86%;证候疗效,风热犯肺证>痰热壅肺证>痰湿蕴肺证(P<0.05);单项症状积分,3组在咳嗽、咳痰、鼻塞、肺部哕音单项症状方面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涕、咽充血、扁桃体方面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3组不同证型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不同(P<0.01).结论 龙盘止咳方治疗小儿咳嗽的3个证型均有疗效,以风热犯肺证疗效更显著,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