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目的:对瑞香狼毒进行本草考证,并综述临床应用。方法:通过系统查阅传统和现代蒙医药书籍,对瑞香狼毒名称、性味功效、植物形态、基原、炮制进行全面考证,并结合现代文献报道对瑞香狼毒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结果:瑞香狼毒味苦、辛,性平,效糙、动、轻,有毒,有杀黏、逐水、消肿、止痛、祛腐之效,治肌痈、胃痈、脉痈、乳腺肿、腮肿、痘疹等疾病。瑞香狼毒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类、香豆素类、二萜类、木脂素及苯丙烯醇苷类。结论:今后应加强瑞香狼毒质量评价、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等基础研究工作,促进临床应用和现代化开发。  相似文献   
2.
刁卓  胡冲  杨青山  张亚中 《中草药》2024,55(4):1124-1132
目的 构建黄精炮制品多糖的酶水解产物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评价不同蒸晒次数黄精炮制品多糖的差异。方法 采用糖苷酶水解,结合高效薄层色谱(high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HPTLC)、亲水作用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器(hydrophilic interac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HILIC-HPLC-ELSD)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ltra 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HPLC-QTOF/MS)对相应的酶解产物进行高效分离和检测。由此产生的自下而上的指纹图谱反映了黄精炮制品多糖的变化,通过相似度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指纹图谱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HPTLC分析发现,果糖随着蒸晒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结合色谱分析发现,六蒸六晒和十二蒸十二晒为黄精炮制过程中的转折点。同时根据酶水解中寡糖的变化,利用相似度和PLS-DA对不同蒸晒次数的黄精炮制品进行了清晰的聚类。结合UHPLC-QTOF/MS分析表明,不同蒸晒次数黄精炮制品中含有蔗糖、蔗果三糖、蔗果四糖、蔗果五糖、蔗果六糖、蔗果七糖及蔗果八糖。结论 基于酶解法分析不同蒸晒次数样品的质量动态变化,结合所建立的多元指纹图谱,进一步阐释了不同蒸晒次数黄精炮制品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茯神HPLC指纹图谱及10个三萜类成分(16α-羟基松苓新酸、茯苓酸B、去氢土莫酸、茯苓酸A、多孔菌酸C、3-表去氢土莫酸、3-O-乙酰基-16α-羟基松苓新酸、去氢茯苓酸、松苓新酸、去氢齿孔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HPLC建立茯神指纹图谱,对37批茯神10个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并结合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lusteranalysis,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茯神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37批茯神HPLC特征图谱共匹配10个共有峰成分,除S23、S37外,其余样品间相似度为0.791~1.000;CA将37批样品分为3类,PCA提取了2个主成分,OPLS-DA确定去氢茯苓酸、16α-羟基松苓新酸、多孔菌酸C、3-表去氢土莫酸4个质量差异标志物。结论 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为茯神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糖苷酶水解下不同品种黄精多糖酶解产物的HPLC指纹图谱,探讨不同品种黄精多糖的差异,为黄精药材多糖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黄精多糖经果糖苷酶水解后,采用HPLC建立黄精的指纹图谱;并结合相似度(SA)分析、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品种黄精多糖的差异。结果:不同品种黄精的多糖HPLC指纹图谱存在差异,共得到17个特异性寡糖片段,均含有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分析表明,3种基原黄精的种内指纹色谱相似度较高,差异较小,种间差异较大,而黄精混伪品与基原黄精差异明显。结论:不同品种黄精及其混伪品多糖酶解产物的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可以成功将黄精按照品种进行分类。所建立的HPLC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黄精药材的多糖的差异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蚂蟥特异性PCR鉴别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别蚂蟥与其常见伪品。方法:通过分析蚂蟥与其常见伪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序列,寻找蚂蟥SNP变异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对退火温度、循环次数、DNA模板量及Taq酶等关键因素的考察,确立最优反应体系及条件,并将特异性PCR方法应用到水蛭(蚂蟥)粉末中进行药材粉末的基原鉴别,同时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将PCR扩增产物进行一代测序。结果:特异性PCR结果表明蚂蟥在400~600 bp有单一明亮条带,常见混伪品则无此条带,试验结果与一代测序结果一致,为蚂蟥。结论:该方法能够将蚂蟥与其常见伪品菲牛蛭、东北小水蛭、黑条、小黑条等区别,且能鉴别水蛭(蚂蟥)粉的基原,为提升中药监管力度,打击中药掺伪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邓继敏  陶冶  袁杰  翟宏焱  张亚中 《中国药事》2023,(11):1290-1295
目的:通过专项抽检工作,了解中药配方颗粒的整体质量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质量监管与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及执行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安徽省2022年配方颗粒专项抽检工作,就抽样检验过程中出现的与质量控制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本次抽检的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情况总体较好,不合格率为1.7%。存在部分企业原料使用不当、卫生控制不严、制粒工艺欠佳等问题,且国家标准在落地执行中也存在部分项目检验方法不合理、对仪器设备要求高等问题。结论:建议通过落实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提升检验机构的检测能力、标准制修订部门优化标准可行性等措施,提升中药配方颗粒产品质量,保障配方颗粒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UHPLC-MS/MS建立同时测定白芷中3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通过乙腈高速匀浆提取,浓缩后直接进样,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2.1 mm×150 mm,1.8 µm)色谱柱,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含10 mmol·L–1甲酸铵(A)-乙腈(B),用基质匹配标液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 3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基质中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5,检出限为0.01~9.26 µg·kg-1,平均回收率为72.4%~100.6%,RSD均<15%。采用该法对35批白芷样品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情况进行筛查,其中19批样品中检测出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结论 建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残留检测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有针对性,且前处理简单快速,可用于筛查和检测白芷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残留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