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不同产地白术多糖含量测定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分析测定平江、怀化、浙江三地白术的多糖含量.方法:用水回流煮沸和乙醇回流提取三地白术多糖,于493.6 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溶性糖和还原性糖的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2.5%,RSD为2.1%.平江与浙江白术含糖量相当,怀化次之,其中水溶性糖含量平江白术高于浙江白术,还原性糖含量浙江白术高于平江白术.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不同产地白术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玉竹多糖(POP)对小鼠脂肪代谢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POP干预肥胖形成的机制。方法采用C57BL/6健康清洁级小鼠,每天在喂饲高脂饲料的同时分别经口灌胃给予奥利司他(30mg/kg·d)和玉竹多糖(400 mg/kg·d),期间跟踪小鼠能量摄入量和体质量变化,8 w实验结束后检测小鼠脂肪和肝脏湿重,测定血清血脂含量,采用qPCR技术检测小鼠肝脏脂代谢关键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高脂模型组相比,玉竹多糖能明显抑制小鼠体质量增加,显著降低Lee’s指数、身体质量指数、脂肪和肝脏系数、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P0.05);提高了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浓渡(P0.05),对能量摄入量影响不明显。但显著减少肝脏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脂蛋白脂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mRNA表达水平(P0.05),上调脂肪分解相关基因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mRNA表达(P0.05),但对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mRNA表达影响不明显。结论玉竹多糖可以通过调节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促进脂肪氧化分解,抑制脂肪酸合成,抑制小鼠体质量的增加,从而有效预防小鼠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找对东方田鼠适口性好的饵料以配制毒饵,在发现东方田鼠可能迁移入垸时进行预防性治理。方法以防治农田害鼠常用的饵料——稻谷为对照饵料,比较西瓜、西红柿、梨、苹果、马铃薯、南瓜等饵料的适口性;同时,又以西瓜、西红柿、苹果、梨作对照饵料,分别与其他瓜果饵料进行适口性比较。结果西瓜、西红柿、苹果、梨、马铃薯对东方田鼠的适口性优于稻谷,摄食系数分别为4.73、4.15、3.40、3.28、1.85,尤以前4种饵料的适口性最佳,摄食系数均在3.00以上;在以瓜果饵料为对照的试验中,也以西瓜、西红柿、苹果和梨的适口性最好,南瓜的适口性最差,摄食系数均在0.30以下。结论可用含水较高的西瓜、西红柿、梨、苹果、马铃薯作为饵料配制毒饵,防治东方田鼠,尤以前4种饵料为佳。  相似文献   
4.
东方田鼠对杀鼠灵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测定东方田鼠对杀鼠灵的敏感性基数,以便进行更有效的鼠害防治。方法捕捉试鼠,配制毒饵进行不同天数的攻毒试验,观察分析食毒期与对应死亡率的关系,并比较性别间的差异。结果雌雄东方田鼠对杀鼠灵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后计算LFP50、LFP98和LFP99的估计值(95%置信限)分别为2.51(2.24—2.81)d、25.08(21.7628.91)d和29.37(25.25-34.17)d。结论东方田鼠对杀鼠灵的敏感性本底及抗性检验标准为0.002%浓度杀鼠灵食毒29d或30d存活。  相似文献   
5.
白术总黄酮鉴别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充分利用白术植物药材,首次鉴定证实白术中含黄酮类化合物,并用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乙醇浸提法从白术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测得生白术总黄酮的含量1.329%,焦白术总黄酮的含量为1.136%。结论:白术药材中含黄酮类物质,炮制方法对黄酮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6.
食物营养成分在肠道中可被分解产生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除了被吸收氧化分解产生能量供机体利用外,还能通过结合脂肪酸受体激活信号通路,参与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如维持能量平衡、代谢稳态、调节脂质形成与分解、影响机体免疫、结识流动消化成分间接监测菌群数量等.被确认的游离脂肪酸受体包括结合长链脂肪酸的G蛋白偶联受体(GPR)12...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人口与资源环境条件、科学技术水平、世界农业发展经验教训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讨论了世界主要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思路转变与政策取向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仔猪作模型,研究经锌元素诱导的外源性金属硫蛋白(Zn—MT)对机体抗氧化功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杜长大杂交仔猪18头,随机分为3组(1,2和3).分别肌肉注射经生理盐水溶解的猪肝Zn—MT0mg/kg(1组),0.8mg/kg(2组),1.6mg/kg(3组),让仔猪运动产生应激.注射MT后3h和6h,分别从每组取3头仔猪屠宰取肝脏,测定肝脏中与抗氧化有关的生化指标,检测肝脏SOD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在应激条件下,补充外源性Zn—MT一段时间后,仔猪肝脏SOD,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抗活性氧和抗超氧阴离子水平也有提高的趋势.在注射Zn—MT后6h,0.8mg/kg.1.6mg/kg组仔猪肝脏SOD基因表达水平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0.8ms/kg组和1.6ms/kg组6hSOD基因表达水平比3h显著增加,表明MT对SOD基因表达的诱导与时间和剂量关系密切.结论:补充外源性Zn—MT可提高应激机体的抗氧化物酶活性,从而提高机体的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9.
肠道菌群在哺乳动物及人类健康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仔猪的健康生长需要一个动态平衡的肠道微生态环境。然而,在猪的生命周期中,从食管到直肠的微生物分布与组成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健康的肠道菌群具有促进猪的营养代谢,维持肠黏膜屏障,调节免疫应答,抑制病原菌感染等功能。多种因素对猪肠道菌群的形成与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分娩方式(经过产道或剖宫产)、幼龄时期饮食(母乳或配方饲料)、抗生素或抗生素样分子的使用等。本文主要从仔猪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定植、功能、影响肠道微生物的因素等方面论述了仔猪肠道微生物与仔猪肠道健康的关系,从而加深肠道微生物对维护仔猪肠道健康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结合紫外检测器(HPLC-VWD)方法测定仔猪结肠内容物中生物胺的含量。方法以0.4mol/L的高氯酸溶液-20℃过夜处理仔猪结肠内容物,离心后取上清液,用丹磺酰氯衍生,以Zorbax SB-C18柱为分析柱,乙腈和0.02 mol/L的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进行梯度洗脱,结合保留时间和紫外光谱进行定性分析,定量检测波长254 nm,并对样品前处理过程进行优化。结果色胺、苯乙胺、腐胺、尸胺、组胺、1,7-庚二胺、酪胺、亚精胺和精胺分别在0.29220.00、0.33220.00、0.33250.00、0.20250.00、0.20508.00、0.32508.00、0.32246.00、0.32246.00、0.32240.00、0.28240.00、0.28352.00、0.19352.00、0.19228.00、0.32228.00、0.32396.00、0.25396.00、0.25306.00的浓度(?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达到0.999,检测限(RSN=3)为0.07306.00的浓度(?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达到0.999,检测限(RSN=3)为0.070.19?g/ml,样品的加样回收率为76.74%0.19?g/ml,样品的加样回收率为76.74%115.31%,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4.8%。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营养学报,2014,36(1):78-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