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7篇
  免费   392篇
  国内免费   356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313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489篇
内科学   604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186篇
特种医学   216篇
外科学   796篇
综合类   59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66篇
眼科学   144篇
药学   283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3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8 毫秒
51.
目的:探讨人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n vein endothelia cell,HUV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作用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pcDNA3.1-V5-HisC-Ang-1真核表达载体,并瞬时转染293细胞;取新生儿脐带经胶原酶消化等方法分离培养HUVEC;分别通过MTT比色和细胞计数法,分析Ang-1瞬时转染上清对HUVEC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在血浆饥饿实验条件下,Ang-1对HUVEC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克隆了Ang-1基因,构建了其正义真核表达载体,并在293细胞中瞬时表达;成功进行了HUVEC的原代分离及传代培养;MTT法检测HUVEC增殖结果:只加培养液组、加空载体转染上清组、加Ang-1转染上清组HUVEC OD490值分别为0.36±0.11,0.40±0.03,0.68±0.10(P<0.05);细胞计数法检测结果依次为:(10.13±2.06)×104,(8.7±1.73)×104,(15.03±1.98)×104(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HUVEC凋亡率依次为:21%,19%和6%.结论:Ang-1能显著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增殖,抑制血浆饥饿时HUVEC的凋亡.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构建针对端粒酶阳性肿瘤的特异性腺病毒载体 ,研究其介导目的基因在肿瘤细胞内的定向表达能力。方法 将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 )启动子克隆入质粒 pDC3 12的多克隆位点构成外源基因表达盒 ,在基因表达盒上下游分别插入 1个绝缘子序列 ,构建针对端粒酶阳性肿瘤的特异性腺病毒载体pSG TPE ;采用Luciferase报告基因进行hTERT启动子的活性分析 ;以pSG TPE携带绿色荧光蛋白 (EGFP)报告基因 ,重组腺病毒AdTPE EGFP ,观察其介导EGFP在肿瘤细胞内的定向表达能力 ,并与CMV启动子控制的腺病毒AdCMV EGFP作对照。结果 hTERT启动子在正常细胞内几乎没有活性 ,而在肿瘤细胞内的活性与SV 40启动子相近。腺病毒AdTPE EGFP能介导EGFP在肿瘤细胞内定向而稳定表达 ,在正常细胞内不表达 ,而对照腺病毒AdCMV EGFP在肿瘤和正常细胞内均表达EGFP。结论 靶向端粒酶阳性肿瘤的腺病毒载体 pSG TPE ,不但提高了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特异性 ,而且降低了对正常细胞毒性作用。绝缘子的应用隔断了外源基因表达盒和病毒基因表达调控序列之间的互相干扰 ,进一步提高目的基因的表达效率。该载体对肿瘤的靶向基因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光动力疗法对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光动力疗法 (PDT)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系A5 49的杀伤效应。方法 以人肺腺癌细胞系A5 49作为研究对象 ,以血卟啉衍生物 (HPD)为光敏剂 ,以半导体激光器为光源 ,采用连续照射的方式 ,将经不同浓度HPD处理的A5 49细胞照射不同剂量的激光 ,用MTT法测定OD492 值。结果 HPD浓度为 5mg/L时基本无治疗作用 ;在相同的激光照射剂量下 ,10mg/LHPD即有治疗作用 ,再增大HPD浓度对细胞的杀伤效应增加不明显 ;在相同的HPD浓度下 ,激光剂量为 10J/cm2 时OD492 值降低达平台。综合两方面因素 ,在HPD浓度 10mg/L、激光剂量 10J/cm2 时PDT对A5 49细胞发挥有效的杀伤作用。当能量密度均为 10J/cm2 时 ,采取三组不同的功率时间组合 :2 14mw× 10min、42 8mw× 5min、714mw× 3min进行照射 ,测得的的OD492 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光动力疗法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系A5 49有明确的杀伤效应 ,HPD浓度 10mg/L、激光剂量 10J/cm2 是本实验PDT的最佳作用参数。在该最佳能量密度下采取不同的功率时间组合对PDT效应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4.
目的评价多功能腹膜检查针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比较327例住院腹水患者用多功能腹膜检查针进行活检、刷检及活检刷检前后腹水细胞学检查结果。结果327例腹水患者最终均已明确诊断,多功能腹膜检查针检查活检前细胞学、腹膜活检、腹膜刷检,及活检刷检后腹水细胞学检查,良性腹水各项检查结果均为良性,特异度均为100%。恶性腹水189例中,经活检前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者101例,灵敏度53.4%;经活检明确诊断者171例,灵敏度90.5%;经刷检明确诊断者157例,灵敏度83.1%;经活检刷检后细胞学明确诊断者170例,灵敏度90.0%;而多功能腹膜活检针三项检查综合确诊者177例,灵敏度93.7%。有6例为刷检未明确诊断,而在活检及活检刷检后细胞学明确诊断者;7例仅在活检中明确诊断;6例仅在刷检后细胞学明确诊断。活检、刷检及活检刷检后的细胞学检查的诊断灵敏度均明显高于活检前腹水细胞学检查(χ2=64.241、38.288、62.064,P<0.001);活检和刷检相比,活检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刷检(χ2=4.518,P<0.05);活检刷检后细胞学检查灵敏度与单一刷检相比明显升高(χ2=3.831,P<0.05),而活检和活检刷检后细胞学检查无统计学差异;单一活检、单一活检刷检后细胞学检查和多功能腹膜检查针三项检查综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多功能腹膜检查针对良恶性腹水的诊断灵敏度达93.7%,准确度达96.3%。结论多功能腹膜检查针对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55.
鼻声反射应用于鼻塞患者鼻通气功能检查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估鼻声反射 (AR)在鼻塞患者鼻通气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并探讨其参数选择。方法 :对 36例因鼻病引起鼻塞的患者 (鼻病组 )及 2 0例无鼻病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进行AR测试 ,测算鼻腔平均截面积 (MNCA)、最小截面积 (MCA)、鼻腔容积 (NV)和鼻阻力 (NR)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 ,MNCA、MCA、NV、NR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除NV(P <0 .0 5 )外侧别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鼻病组中鼻塞侧与非鼻塞侧各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鼻病组中鼻塞侧与对照组比较 ,其中MCA和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分别P <0 .0 1和P <0 .0 5 ) ;鼻病组中非鼻塞侧加对照组与鼻病组中鼻塞侧比较 ,其中MCA和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分别P <0 .0 1和P <0 .0 5 )。结论 :AR对鼻通气状况有较客观的反映 ,其中MCA和NR对鼻塞状况的反映与患者的主观感受较为一致 ,可作为反映鼻通气状况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唯地息眼凝胶剂对兔芥子气角膜上皮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新西兰白兔8只,用200μL/L液态芥子气致伤双眼角膜5min,左眼为治疗组,用唯地息眼凝胶剂点眼,4次/d,右眼为对照组,用2.5g/L氯霉素眼液滴眼,4次/d,分别于染毒后2,8,16,24,36,48和72h对角膜荧光素着色区拍照,计算其上皮愈合速率和上皮破损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角膜上皮愈合速率分别为(1.15±0.19)mm2/h和(1.03±0.12)mm2/h,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角膜上皮破损率分别为44.4%和54.2%,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唯地息眼凝胶剂能促进芥子气染毒引起的兔眼角膜损伤的上皮愈合,也能减少角膜上皮反复破损。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胬肉切除联合球结膜瓣转位术技巧及其疗效分析。方法:胬肉切除联合球结膜瓣转位术操作要点:术眼在表麻和浸润麻醉下,彻底切除胬肉及受累及的球筋膜组织。于上方球结膜下注入20g/L利多卡因使球结膜与结膜下组织分离,并作一条与角膜缘平行的带蒂球结膜瓣,将其转位覆盖在巩膜裸露区,并予缝合固定。术后用氯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滴眼,6~7d拆线。采用此术式治疗翼状胬肉患者379例(386眼),其中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373例(380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6例(6眼)。结果:手术治愈373例(380眼),治愈率为98.4%;复发6例(6眼),复发率为1.6%。术后复发者经再次作手术,全部治愈。结论:胬肉切除联合球结膜瓣转位术治疗翼状胬肉效果显著,此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定量检测纤维连接蛋白 1(fibronectin 1,FN1)在LASIK术后不同时段角膜中的表达水平 ,探讨FN1与LASIK术后早期伤口愈合的关系。方法  2 0只新西兰白兔 ,左眼按近视 4D行LASIK术 ,右眼作对照组。分别于术后 4、4 8h ,1、2周取角膜 ,荧光半定量PCR方法检测中央手术区及周边非手术区角膜FN1mRNA的表达。结果 LASIK术后 4h左眼手术区FN1的mRNA表达水平比右眼相应对照区明显升高 ,4 8h降低至对照组水平 ,其后随时间的延长无明显改变。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FN1在角膜中的表达结果提示 ,FN1参与LASIK术后角膜瓣与基质床的粘附过程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神经肽Y(neuropeptideY ,NPY)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37例有新生儿窒息孕妇 (窒息组 )及 33例正常妊娠妇女 (对照组 )静脉血及脐血中NPY含量。 结果  (1)窒息组脐血中NPY含量为 (187.4 7± 4 6 .6 3)ng/L ,对照组为 (115 .33±2 9.4 2 )n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 =3.113,P <0 .0 1) ,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t=2 .0 0 1,P <0 .0 5 )。 (2 )窒息组母血浆NPY含量为 (78.94± 19.5 2 )ng/L ,对照组为 (85 .73±2 2 .95 )ng/L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t =1.72 1,P >0 .0 5 ) ,且轻、重度窒息组间差异也无显著性 (t =1.5 12 ,P >0 .0 5 )。(3)窒息组脐动脉血血气分析 :pH为 (7.0± 0 .1) ,PO2 为 (1.2± 0 .3)kPa ,PCO2为 (8.9± 0 .8)kPa ;NPY水平与脐血pH及PO2 显著负相关 (r =- 0 .4 5 1及 - 0 .4 92 ,P <0 .0 1) ,与PCO2 显著正相关 (r =0 .4 38,P <0 .0 1)。两组母血NPY水平无差异。 结论 NPY参与了新生儿窒息的病理变化过程 ,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3(MCP-3)及其他银屑病相关细胞因子对银屑病患者中性粒细胞(PMN)趋化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银屑病患者外周血PMN,用Transwell趋化小室测定MCP-3、IL-8、IFN-γ对其趋化功能的影响。结果MCP-3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8组对PMN有较强趋化作用,MCP-3 IL-8组趋化性明显高于IL-8组。各组细胞用IFN-γ处理前后比较,除MCP-3 IL-8组外,其他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CP-3本身对PMN无趋化作用,但它能协同IL-8趋化PMN,IFN-γ可进一步放大这种协同趋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