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0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73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63篇
基础医学   240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364篇
内科学   453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169篇
特种医学   84篇
外科学   284篇
综合类   287篇
预防医学   169篇
眼科学   64篇
药学   163篇
  2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28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1篇
  2022年   400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31.
基底节钙化与急性偏瘫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基底节钙化(BGC)与小儿急性偏瘫综合征(AHS)发病的关系。方法 对34例AHS病例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39.4%AHS患儿有BGC,其中79.8%发病前10d内有明确轻微头部外伤史。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一侧急性偏瘫,部分有惊厥发作,但无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不明显。CT扫描显示在一侧或双侧基底节区点或片状钙化,其附近存在类圆形点或片状低密度灶。结论 BGC与外伤后AHS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故对年龄小于3岁、外伤后近期有偏瘫或惊厥发作患儿,应注意有BGC的可能。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颞骨内微型面神经鞘瘤的原发部位和病理行为。方法用光镜对815人(1526侧)颞骨连续切片进行面神经颞骨内全程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发现未诊断的无症状微型AntoniA型面神经鞘瘤15人(17耳),占1.84%。依其病理行为特征分为外生性(13耳,起自面神经管裂处神经束膜,并向管外生长)和内生性(4耳,起自面神经主干)两种类型。肿瘤起自迷路段者2耳,水平段12耳,第二膝段1耳,垂直段2耳。结论将颞骨内面神经鞘瘤分为内生性和外生性两种类型有重要的病理和临床意义,有助于手术目的的确定和手术方法的设计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微血管密度 (MVD)在声门上型喉鳞状细胞癌 (SGLSCC)中的分布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CD31两步系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 5 9例手术治疗的原发SGLSCC标本 ,并以 19例声带息肉(VCP)标本做良性对照。结果 :SGLSCC的间质中可见大量微血管存在 ,而VCP上皮下结缔组织中微血管数明显减少。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表明 ,在SGLSCC各临床病理参数中 ,MVD仅与淋巴结转移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P <0 .0 1)。N0 与N 、SGLSCC与VCP间的MVD值差异经独立样本均数 t检验显示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1)。Kaplan Meier生存分析显示 ,MVD与SGLSCC患者术后累积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血管生成在肿瘤形成、侵袭与转移中有重要作用 ;MVD对颈淋巴结转移有预示作用 ;MVD与SGLSCC患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4.
MEDIASTINAL enterogenous cysts are congen-ital anomalies rarely seen in the pediatric agegroups.Most children are first admitted tohospital due to respiratory symptoms.Neonates and littleinfants often have the symptom of respiratory distress,while a few a…  相似文献   
35.
目的测定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儿的关节滑液和外周血上皮嗜中性粒细胞激活肽(CXCL-5)水平,探讨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方法收集26例RA和16例健康儿童膝关节滑液和外周血清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XCL-5水平。部分RA患儿接受激素等治疗,待临床症状控制后,复查外周血和关节滑液CXCL-5水平,观察CXCL-5与疾病发展的关系。结果RA患儿膝关节滑液CXCL-5水平明显较对照组增高(P<0.001),而外周血CXCL-5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经合理使用激素治疗后,RA患儿关节滑液CXCL-5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并接近健康对照者。结论CXCL-5可能直接刺激JA患儿中性粒细胞向关节滑膜内移动,并参与关节滑膜的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再发性低血糖后脑内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及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T3)表达的变化,从而探讨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机制。方法将80只15日龄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低血糖组,每组40只。低血糖组给予正规胰岛素腹腔注射3次,每次剂量为5U/kg,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两组分别在最后1次注射后12、24、48及72 h处死小鼠取脑组织(每组每时间点10只),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小鼠脑内GLUT1及GLUT3表达的变化。结果低血糖后脑内微血管上GLUT1表达有增加趋势,皮质增加高于海马,72 h皮质GLUT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后48、72 h皮质及海马GLUT3表达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结论再发性低血糖后脑内GLUT1及GLUT3适应性增高,这种适应既能节省神经元的能量代谢,但也能削减神经元对低血糖的反应。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18F-FDG-PET/CT(PET/CT)]融合显像对颈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结果,回顾性对比分析20例头颈癌患者颈部正电子发射断层(PET)、CT及PET/CT资料。结果:PET对颈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92.3%、85.7%、90.0%,CT分别为77.0%、57.1%、70.0%,PET/CT分别为92.3%、100.0%、95.0%,PET/CT的诊断准确度显著高于CT(P〈0.05)、略优于PET。13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CT诊断正确7例,PET/CT诊断正确12例。7例N。患者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证实4例存在颈淋巴结转移,术前PET/CT均诊断正确。结论:PET/CT融合显像对颈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价值优于单独的PET及CT,尤其对于治疗后的患者,其诊断优势更加突出,有望作为是否需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指征。  相似文献   
38.
Medical History A male patient, 37 years old, was wounded on the lateral and superior aspect of the right chest by the knife on Nov. 16 of 2003.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showed there was a wound 2 cm in length on the lateral and superior aspect of the right chest with active bleeding, the patient could flex and extend the right elbow, wrist,palm and metacarpophalangeal articulation, but felt numbness of five digits of right hand.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诸扫描参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以进一步提高MSCT图像的质量。方法固定扫描条件,分别对两种不同密度材料的质量控制体模进行扫描。在质量控制体模的左、中、右各选取1个431.43mm2的感兴趣区(ROI),改变其中某个扫描条件(如层厚、电压、曝光量、螺距),对质量控制模各扫描10次,计算CT值(X±SD),并比较各条件下两种质量控制体模的CT值。结果在固定扫描条件下,随曝光量、层厚的增加,CT图像对应各材料的平均CT值变化不明显,而SD明显减小;随着管电压的升高,CT图像对应各材料的平均CT值和SD明显减小;随着螺距的增大,CT图像对应各材料的平均CT值无明显变化,而SD增加较为明显。结论CT图像质量与扫描参数密切相关,并且各扫捕参数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