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7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62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98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231篇
内科学   252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97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176篇
综合类   232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169篇
药学   79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考察六味千骨巴布剂的稳定性。方法:用HPLC法测定六味千骨巴布剂中柚皮苷的含量,并考察性状、鉴别、舍膏量、赋形性、黏附性、微生物限度等其他指标。结果:六味千骨巴布剂样品在加速试验及长期试验中,考察前后各项检查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六味千骨巴布剂在室温条件下稳定性较好。本品的工艺及包装等设计合理,符合制剂稳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82.
ObjectiveQuality of life (QOL) is one of the leading outcomes in burn care research. This study classifies subscales of common QOL measures within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 framework to determine to which extent the measures are complementary or overlapping an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instruments are able to describe the full spectrum of patients’ functioning.MethodsA literature search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questionnaires in burn research. The subscales of the three mostly used questionnaires were classified within the ICF framework.ResultsTwo generic measures, the Short Form-36 items (SF-36) and the European Quality of Life 5 Dimensions (EQ-5D), and a disease specific measure, the Burn Specific Health Scale-Brief (BSHS-B), were analyzed. The BSHS-B covered most domains and was the only scale that included personal factors. The SF-36 included only one domain in the activity limitations and similar to the EQ-5D no contextual factors were include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not addressed in the questionnaires, even though these may have an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burns.ConclusionTo capture the full spectrum of dysfunctioning a combination of the BSHS-B with a generic questionnaire seems obligatory. However still some domains of functioning remain uncovered.  相似文献   
83.
目的建立小鼠免疫耐受模型,探讨单倍体异基因淋巴细胞输注在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移植物抗肿瘤(GVT)效应中的意义。方法64只BALB/C雌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6只。对照组:实验第4天接种肿瘤细胞(小鼠大肠癌CT26细胞株配制成1×10^7/mL的瘤细胞悬液,接种到雌性小鼠右腋皮下)后不予任何特殊处理;化疗组:实验第4天接种肿瘤细胞,第7天开始化疗;供体淋巴细胞输注(DLI)组:实验开始时进行预处理,第4天接种肿瘤细胞,第13、15、17天输注单倍体异基因淋巴细胞(雄性BALB/C小鼠制备的脾淋巴细胞);化疗+DLI组:实验开始时进行预处理,第4天接种肿瘤细胞,第7天开始化疗,第13、15、17天输注单倍体异基因淋巴细胞。预处理方案为输注单倍体异基因淋巴细胞+环磷酰胺+输注单倍体异基因淋巴细胞。化疗方案为小鼠接种肿瘤细胞后第3天给予环磷酰胺腹腔化疗。每日观察各组小鼠临床GVHD的指标,并给予临床评分。观察荷瘤鼠肿瘤生长情况,计算接种成功后首日到小鼠死亡的时间和肿瘤质量,计算抑瘤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外周静脉血中T细胞数量,接种后15d各组处死3只小鼠取瘤体制作成观察切片,HE染色后光镜观察。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化疗+DLI组的小鼠GVHD临床表现轻于其他组小鼠。对照组、化疗组、DLI组、化疗+DLI组GVHD评分分别为(2.3±0.6)分、(1.5±1.1)分、(6.7±0.9)分、(3.4±0.5)分,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8.68,P〈0.05)。4组小鼠全部接种CT26细胞成功。对照组、化疗组、DLI组、化疗+DLI组小鼠肿瘤质量分别为(3.40±0.20)g、(0.80±0.10)g、(2.20±0.20)g、(0.50±0.30)g,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9.17,P〈0.05);4组小鼠抑瘤率分别为0、77%±9%、35%±3%、85%±44%;4组小鼠CD3’分别为52.3%±2.9%、44.8%±3.1%、62.9%±3.5%、65.9%±3.3%,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04,P〈0.05);4组小鼠CD3+CD4+分别为32.1%±2.6%、27.1%±1.1%、42.6%±1.8%、41.7%±2.4%,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29,P〈0.05);4组小鼠CD3+CD8+分别为22.7%±2.2%、20.7%±1.8%、26.7%±0.8%、26.1%±0.7%,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4,P〈0.05);4组小鼠CD3+CD+CD25+分别为8.7%±0.6%、6.6%±0.6%、11.2%±0.4%、13.3%±0.7%,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88,P〈0.05)。4组小鼠的肿瘤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出血,其中DLI组和化疗+DLI组肿瘤组织大片坏死,瘤细胞变小,间质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化疗+DLI组还可见大量增生的淋巴滤泡。对照组、化疗组、DLI组、化疗+DLI组小鼠生存时间分别为(16.8±2.5)d、(26.3±2.9)d、(23.4±2.5)d、(33.7±4.6)d,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45,P〈0.05)。结论(1)预处理方案可以诱导小鼠的特异性免疫耐受。(2)单倍体异基因淋巴细胞输注与化疗具有协同作用,联合应用可以抑制小鼠皮下移植瘤瘤体的生长以及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3)化疗可降低供体淋巴细胞输注后诱发的GVHD效应并且提高了GVT效果。(4)CD3+CIN+CD25+T淋巴细胞在降低GVHD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85.
86.
背景 随着对术中和术后体温相关并发症的深入认识,术中核心温度监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的 探讨体温监测在手术中的应用,为临床应用带来理论支持. 内容 综述体温监测意义以及不同的体温监测方法和监测位置.趋向 寻找更加精确、安全无创并且容易监测的核心温度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87.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对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NG)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T)的疗效。 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3年7月经手术治疗并病理证实的双侧NG合并HT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手术切除范围分为甲状腺大部/部分切除组、甲状腺次全切除组、甲状腺全切除组,每组均选取30例,比较各组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 结果:3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均P>0.05);大部/部分切除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另两组(均P<0.05),而术中出血量、住院总天数、术后住院天数、留置引流天数、引流量方面,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发生术后大量出血及永久性声音嘶哑和低钙血症,暂时性声音嘶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切除组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高于另两组(均P<0.05),而大部/部分切除组复发率高于另两组(均P<0.05)。 结论:双侧NG合并HT行甲状腺大部/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短,但复发率较高;全切除术发生暂时性低钙血症较多。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采用髂动脉支架植入术+股动脉内膜剥脱术+补片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0例多节段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均采用髂动脉支架植入术+股动脉内膜剥脱术+补片成形术治疗。 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37例(92.5%)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后间歇性跛行距离和静息下踝肱指数均明显高于术前(均P<0.05)。40例患者术后随访12~45个月,一期通畅率为70.0%(28/40)、辅助一期通畅率为82.5%(33/40)、二期通畅率为92.5%(37/40)。统计分析显示,Fontaine II级患者的一期通畅率明显高于III、IV级的患者(P=0.039,0.015),未发现术后一期通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多节段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疗效显著,且应在临床症状出现的早期进行治疗,以获得更佳的一期通畅率。  相似文献   
89.
近些年来,我国居民健康无病意识和社会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自身疾病的诊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医生尽最大的努力满足患者的要求,一旦出现了难以避免的并发症,患者及其家属不仅诉诸于法律,还要诉诸于武力。身处当今医疗环境之下,应尽量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而其关键不仅仅在于医生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还在于医患沟通的技巧。笔者结合甲状腺疾病和手术特点及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案例和临床经验等对如何做好甲状腺手术术前沟通做了总结和归纳,希望有助于增加医患信任,缓解当今紧张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髋部骨折内固定治疗失败的原因,并分析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1年3月—2018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45例,其中男16例、女29例,年龄35~80岁,平均47.5岁;股骨颈骨折3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股骨颈骨折依据Garden分型标准,Ⅱ型6例、Ⅲ型20例、Ⅳ型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依据改良Evan分型标准,Ⅲ型1例、Ⅳ型4例、Ⅴ型7例。45例患者中,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3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0例。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及疗效,并与术前Harri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分析内固定失败原因。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假体周围骨折1例,给予钢丝捆扎固定。手术时间50~150 min,平均72 min。术中失血量150~600 mL,平均260 mL。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浅表感染4例,予相应处理后治愈,肢体不等长(超过2 cm)2例,未给予特殊处理。4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30个月,平均10.5个月。随访期间无感染、假体周围骨折、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假体周围骨折于术后3个月愈合。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82~94(88±6)分,明显高于术前的32~36(3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258, P<0.01)。采用Harris评分评定疗效,优16例、良24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8.9%(40/45)。初次手术失败原因:内固定手术技术原因27例,其中螺钉置入位置或长度不理想12例、内固定物选择不当8例、骨折复位不良10例;股骨颈骨折手术时间>伤后72 h 18例,其中>1周9例;术后负重时间过早(<12周)15例;术后再次跌倒或碰撞伤6例;原因不明7例。结论 导致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包括医源性因素与患者源性因素。对于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失败的患者,依据患者年龄及全身状况,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