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2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158篇
临床医学   191篇
内科学   162篇
皮肤病学   5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114篇
综合类   262篇
预防医学   159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199篇
  1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3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摘要】 目的 探讨先天性色素痣伴增生性结节的临床特点及组织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2015—2019年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10例先天性色素痣伴增生性结节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年龄2~45岁(平均15岁),9例增生性结节发生于婴儿,1例发生于成人。皮损位于四肢4例,头面部3例,躯干2例,躯干及四肢同时受累1例。临床表现为黑色斑片或斑块中出现1个或多个结节,6例增生性结节为多发,4例为单发,单个结节直径0.2~1.5 cm,仅1例出现溃疡。组织病理检查显示增生性结节内黑素细胞均存在成熟现象,核分裂象少,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无坏死现象,免疫组化检查显示痣细胞弥漫表达Melan-A,不表达或仅部分表达HMB45,Ki67增殖指数 < 5%。结论 先天性色素痣伴增生性结节可发生于四肢、头面部及躯干;临床表现为原先天性色素痣皮损上的单发或多发结节;病理上增生性结节内黑素细胞可见成熟现象,免疫组化HMB45及Ki67染色有助于诊断,其预后有待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2.
鱼金清解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鱼金清解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槲皮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GC法对制剂中芳樟醇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绿原酸进行定量测定;采用GC法对制剂中甲基正壬酮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TLC法能检出鱼腥草中的槲皮苷;GC法能检出金银花中的芳樟醇;绿原酸在0.104~2.60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1.37%;甲基正壬酮在1.7932~71.728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2.4%,RSD为1.7%。结论本课题所建立的质量标准方法稳定、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患者中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8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患者,将35例在我院门诊筛查并入院确诊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接受治疗,然后在我院分娩的患者作为治疗组,47例因未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入院时诊断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但已临产或近临产未能接受治疗的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羊水粪染、剖宫产比例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而两组早产、新生儿死亡、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LT、AST、CG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患者的不良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肥胖高血压患儿血中脂肪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在体重指数(BMI)与血压关联的中介效应,为控制肥胖儿童高血压的进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及临床指导。方法 以2012年6月—2014年8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内分泌门诊的120例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测量结果对高血压组儿童进行为期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入院后及生活方式干预前后测量所有儿童及高血压组儿童身高、体重、腰围、BMI及血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中脂联素、趋化素、瘦素、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Wnt家族分泌性相关蛋白a(Wnt5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以给予生活干预前后细胞因子的变化作为中介变量,BMI的变化为自变量(ΔBMI),舒张压及收缩压的降低为因变量(ΔSBP和ΔDBP)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儿童与非高血压组比较,Sfrp5及脂联素显著降低,而趋化素、瘦素、Wnt5a、hsCRP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方式干预后肥胖高血压组儿童血中脂联素及Sfrp5与干预前相比显著升高,而趋化素、瘦素、Wnt5a、hsCRP则显著降低(P<0.05)。肥胖高血压患儿在接受生活方式干预后BMI的变化(ΔBMI)与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变化关联中,控制协变量后,ΔSfrp5及Δ脂联素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而Δ趋化素及ΔhsCRP在BMI的变化(ΔBMI)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化的关联中无中介效应。结论 Sfrp5和脂联素在肥胖儿童血压升高的过程中具有一定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T-bet与Thl/Th2在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bet是T-box家族的一种重要转录因子,在CD4+T细胞Thl型的分化中起重要作用,并抑制Th2细胞因子合成,可使完全分化的Th2逆转为Th1。目前已证实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涉及Thl/Th2分化失衡。而T-bet对Thl/Th2分化调控作用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解释疾病的发展机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文中就T-bet在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吴江  陈吉华 《口腔医学》2022,42(5):385-390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可摘局部义齿/全口义齿的设计和制作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具有高精度、高质量和高效率的特点。其中,本文就数字化印模、数字化设计与数字化制作这三个关键因素进行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17.
【摘要】 近十余年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并确立了Th17/白细胞介素17A(IL-17A)在银屑病发病中的核心地位。IL-17A不仅能影响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细胞功能,对银屑病免疫病理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和相关细胞因子也有很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针对IL-17A通路的单抗如司库奇尤单抗、ixekizumab、brodalumab等在国内外陆续上市,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本文介绍IL-17A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靶向IL-17A及其受体IL-17RA生物治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皮肤病,近年来疾病精准分型的研究揭示了特应性皮炎的一个新亚型——老年特应性皮炎。以往认为特应性皮炎多发生于儿童,近年发现老年人也是AD的高发人群。老年特应性皮炎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治疗等方面与儿童和成人特应性皮炎具有显著不同的特点。应高度重视老年特应性皮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无负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US-FNAC)的学习曲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月6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陕西省肿瘤医院由同一医师完成的135例US-FNAC患者的操作耗时及临床病例资料,将患者按手术先后分9组(A~I组),每组15例定为一手术阶段后进行两两对比分析,比较各阶段的操作耗时、并发症及操作无效率。根据得出结果将135例患者分为前、中、后(X、Y、Z)3组,比较组间差异,进一步验证结果。 结果在A组至I组进行两两对比统计学分析得出,在A~D组间操作耗时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在D组与E组间出现转折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1),而E~I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X、Y、Z 3组比较中,X组操作耗时明显长于Y组和Z组[分别为(6.23±1.38)min、(3.47±0.45)min、(3.21±0.45)min],X组与Y组和Z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07、23.15,均P<0.05),Y、Z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t=1.92,P=0.067)。随着操作例数的增加,并发症及无效操作的发生率逐渐降低。 结论对于期望熟练掌握US-FNAC技术的超声医师,遵循对操作的全面认知和科学操作步骤,在指导下开展45例左右的US-FNAC后,可望快速安全越过学习曲线转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温阳散瘀方辅助贝前列素钠片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的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于该院接受诊治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中选取86例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患者接受贝前列素钠片治疗,研究组43例患者接受温阳散瘀方联合贝前列素钠片治疗,治疗6周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测定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踝肱指数(ABI)、6min步行试验(6-MWT)、无痛行走距离、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BI、6-MWT、无痛行走距离和hs-CRP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散瘀方辅助贝前列素钠片应用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治疗,在平衡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方面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ABI、6-MWT、无痛行走距离和hs-CRP等指标,增进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