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103篇
综合类   139篇
预防医学   62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77篇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 毫秒
671.
目的:建立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VPA MMIPs)的固相分散萃取方法,并与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联用,评价VPA MMIPs的吸附性能。方法:(1)以VPA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乙腈为致孔剂,制备VPA MMIPs。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材料进行表征。(2)通过对VPA MMIPs投加量、吸附时间及吸附测试液浓度的优化,确定最佳吸附条件并评价VPA MMIPs的特异性吸附能力。结果:(1) VPA MMIPs的制备条件为: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40,致孔剂乙腈50 mL,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50 mg,磁性材料0.40 g。SEM和TEM分析表明,制备的VPA MMIPs粒径分布为50~300 nm。FTIR显示VPA MMIPs材料合成成功。(2)吸附条件为:VPA MMIPs最佳投加量为20 mg,室温下吸附60 min。吸附特异性考察中,VPA MMIPs和丙戊酸磁性非分子印迹聚合物(VPA MNIPs)对VPA的最大平衡吸附量分别为3 423.68 μg·g-1和1 403.81 μg·g-1结论:制备的VPA MMIPs对VPA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吸附能力,该研究可为临床上VPA的检测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72.
徐逸昕  王一波  丁蔚  谭玉林 《安徽医药》2017,38(11):1448-1451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普外科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行直肠癌根治术的272例老年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普通组(65~74岁)146例,高龄组(≥ 75岁)12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术后并发症。应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法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与普通组相比,高龄组的麻醉风险评分(ASA)和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评分更高,输血以及既往腹部手术史更多。术前合并症中,高龄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贫血和消化性溃疡更多、营养情况更差。高龄组的术后伤口感染、肺部感染、尿潴留和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普通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ASA评分、CCI评分、贫血、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高血压和COPD可能与患者术后并发症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CI评分(OR=8.140,P=0.000)和贫血(OR=2.424,P=0.013)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OR=0.225,P=0.000)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随着年龄上升,直肠癌患者术前合并症增加、营养状况变差,进而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加。CCI评分和贫血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73.
目的 探究多时相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mCTA)侧支循环评分及血清microRNA-134(miR-134)、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住院治疗的AIS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108例。检测患者治疗期间的mCTA侧支循环评分及血清miR-134、VEGF、bFGF水平,并进行随访。根据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 2分,47例)、预后不良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 2分,61例),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最终梗死体积大于预后良好组(P <0.05),mCTA侧支循环评分低于预后良好组(P <0.05);预后不良组miR-134相对表达量高于预后良好组(P <0.05),VEGF、bFGF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 <0.05)。预后不良组年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 <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CTA侧支循环评分[O^R=0.804(95% CI:0.729,0.974)]、VEGF[O^R=0.618(95% CI:0.397,0.963)]、bFGF[O^R=0.608(95% CI:0.402,0.919)]为AIS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良好的保护性因素(P <0.05);miR-134[O^R=1.941(95% CI:1.802,3.480)]、低密度脂蛋白[O^R=1.349(95% CI:1.051,1.730)]是AIS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mCTA侧支循环评分、miR-134、VEGF、bFGF预测AIS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3、0.946、0.937和0.892,敏感性分别为7.66%(95% CI:0.695,0.837)、9.36%(95% CI:0.900,0.972)、8.72%(95% CI:0.823,0.921)、7.23%(95% CI:0.661,0.785),特异性分别为83.6%(95% CI:0.770,0.902)、82.0%(95% CI:0.770,0.870)、86.9%(95% CI:0.818,0.920)、93.4%(95% CI:0.896,0.972)。结论 预后不良患者最终梗死体积较大,mCTA侧支循环评分较低,血清miR-134、VEGF和bFGF水平较低。mCTA侧支循环评分、血清miR-134、VEGF、bFGF水平对AIS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不良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预后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674.
朱小波  王强  吴伟敏  蒋锋 《安徽医药》2022,26(2):391-393
目的 比较常规钩针法与改良钩针法在肺孤立性小结节微创手术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微创手术治疗的孤立性肺小结节病人1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7例,术前分别行常规钩针法和改良钩针法定位.比较两组定位成功率、定位操作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