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75篇
  免费   1798篇
  国内免费   1299篇
耳鼻咽喉   328篇
儿科学   241篇
妇产科学   325篇
基础医学   1856篇
口腔科学   676篇
临床医学   3510篇
内科学   2214篇
皮肤病学   151篇
神经病学   1137篇
特种医学   7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1915篇
综合类   5063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2267篇
眼科学   1059篇
药学   3159篇
  21篇
中国医学   849篇
肿瘤学   1253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535篇
  2022年   899篇
  2021年   1117篇
  2020年   1095篇
  2019年   680篇
  2018年   629篇
  2017年   523篇
  2016年   618篇
  2015年   921篇
  2014年   1909篇
  2013年   1703篇
  2012年   2331篇
  2011年   2546篇
  2010年   1776篇
  2009年   1232篇
  2008年   1278篇
  2007年   1401篇
  2006年   943篇
  2005年   583篇
  2004年   454篇
  2003年   531篇
  2002年   517篇
  2001年   462篇
  2000年   353篇
  1999年   372篇
  1998年   285篇
  1997年   260篇
  1996年   254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1.
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19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2004年7月~2006年3月我院对192例238条肢体大隐静脉曲张行高位结扎、激光烧灼静脉主干和小腿曲张静脉。小腿局部严重曲张的静脉团,另做切口做局部切除或点状抽拨。结果 本组一次治愈率96.2%(229/238)。9例9条肢体术后因仍有少量曲张静脉存在,局麻下行切除或再次激光治愈。114例大隐静脉主干及小腿局部条索状硬结、疼痛;9例皮肤灼伤。术后住院时间4~8 d,平均5.6 d。158例随访1~18个月,平均11.6月,未见复发。结论 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效果确切,创伤小。  相似文献   
62.
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54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患者、60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不伴浸润性突眼患者及76名健康人的TNF-α基因-1031T/C多态性,发现TAO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TC+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后两组(均P〈0.05),提示TNF-α基因-1031T/C多态性可能与中国北方汉族TAO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63.
64.
65.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2003年3月~2006年7月,我院采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治疗83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经尿道袖状电切患侧输尿管口周围1.5 cm范围膀胱壁达膀胱外脂肪组织,采用后腹腔镜切除肾及全长输尿管.术后留置导尿管7 d.11例术后辅助放疗. 结果 83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15~205 min,平均156 min.术中出血50~150 ml,平均80 ml.无术中并发症.术后住院7~11 d,平均8.5 d.病理报告:82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1例肾盂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术后随访3~38个月,平均10.8月.术后12个月内行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肿瘤6例,其中5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1例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左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2例肾盂肿瘤(pT3 G3和pT2 G3)于术后3个月肝转移.2例输尿管中段肿瘤(pT3 G3和pT3 G2~3)术后6个月原位复发并肺转移.1例输尿管下段肿瘤(pT3 G3)术后6个月骨转移.失访1例.其余71例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切口转移及远处转移. 结论 对于上尿路移行细胞癌,采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行肾、输尿管全切及膀胱袖套状切除具有创伤小、安全、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GIEBEL系统在胫骨高位截骨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GIEBEL内固定系统固定的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翻畸形的效果。[方法]对19例31膝,平均53.5岁的膝内翻患者进行评价。术前内翻畸形平均12.29°;膝关节症状以内侧间室疼痛为主。不伴有其他关节间室病变。对患膝进行精确的胫骨高位截骨术后应用GIEBEL系统内固定截骨端。手术前后拍摄双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片,测量内翻角、机械轴线和解剖轴线。记录内外侧关节间隙距离的差值以及关节活动度。同时进行Lysholm评分。术后对患者进行主观满意度调查。[结果]对19例患者平均随访22个月。术后1例腓总神经一过性麻痹,2例切口脂肪液化延迟愈合。截骨处至术后12~16周均骨性愈合。测量矫正角度平均12.32°。3例患者残留膝前疼痛和关节绞锁症状。在随访期间膝内外侧间隙无明显退变加重。手术效果优良率为89.5%。84.2%患者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除膝关节活动度外,Lysholm评分、内外关节间隙差以及内翻角度在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GIEBEL系统可有效地固定胫骨高位截骨术截骨端,对轻中度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固定强度大,骨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67.
水面长航舰载保存血液生化指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和观察经水面长航舰载保存血液出海前后对生化指标的影响与变化。方法随机采集和制备WB、AS-RBC和LP-RBC各18人份(200ml)。每份血液各等分为4袋,配对设计为实验组(A区、B区和C区)与对照组。分别于长航前和长航后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①K+和P3+浓度在三种血液制品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观察点的结果均随保存血液时间的延长而增高(P<0.05或P<0.01);Na+浓度由长航前的水平而逐步降低(P<0.01);P3+、Mg2+实验组和对照组较长航前增高,Cl-、Ca2+的含量与长航前没有显著变化;②LDH、AST、CKP和HBDH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呈递增趋势,AKP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呈下降表现,ALT与GGT结果在长航前后变化不明显;③Glu指标减低,UA呈上升趋势。结论长航对血液保存有一定的影响,但总的变化趋势与常规(4±2)℃血库冰箱保存相似。此项研究对于我们进一步探索海上血液保障与运输以及血液海上救护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和军事价值。  相似文献   
68.
运用反应时探究小学生情绪认知发展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小学儿童情绪认知的发展特点。方法:采用计算机实验方法和反应时评价指标,运用80对情绪词汇推测小学儿童对四个不同类别情绪(基本积极情绪、基本消极情绪、积极自我意识情绪、消极自我意识情绪)的认知发展差异,以及对引发情绪的原因、情绪的外在行为反应、情绪的后继调节三个维度的认知发展差异。结果:小学儿童对引发情绪的原因、外在行为反应、后继调节三个维度的反应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89.5、1164.6、1295.7,F=13.535,P〈0.001),且三个维度认知反应时2年级学生均长于4、6年级(P〈0.01),对四个不同类别情绪认知的反应时差异无显著性(1237.1、1269.8、1222.8、1305.2,F=1.520,P=0.220),四个类别的情绪认知反应时2年级均长于4、6年级(P〈0.01)。结论:儿童对情绪行为认知的加工速度最快,对消极自我意识认知的发展相对较慢,且均在2—4年级间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69.
重复腋路臂丛麻醉不同穿刺定位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穿刺定位法施行重复腋路臂丛阻滞麻醉效果。方法:324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局麻药浓度、容量相同的情况下,A组采用一针穿刺单次给药逐次移位定向挤压法,162例中,臂丛阻滞730次;B组采用一针穿刺单次给药法,162例中,臂丛阻滞670次。结果:在诱导时间、维持时间和阻滞完全方面,A组均明显优于B组。结论:臂丛神经处于椎前筋膜及其延续的筋膜间隙中,因此,一针穿刺单次给药能获得有效的阻滞。  相似文献   
70.
肺结核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肺结核的关系。②方法对44例肺结核病人和44例健康人的红细胞免疫功能、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的变化进行了检测,并与对照组比较。③结果肺结核病人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CD8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t=9.76~22.24,P均<0.01);复治组较初治组变化更明显(t=4.27~15.32,P均<0.01)。E-C3bRR与CD4,CD4/CD8,NK细胞水平呈正相关(r=0.2692~0.5479,P<0.05,0.01),与CD8呈显著负相关(r=-0.374,P<0.01)。④结论红细胞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异常与肺结核的发病及病情变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