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5篇
  免费   502篇
  国内免费   1617篇
耳鼻咽喉   275篇
儿科学   116篇
妇产科学   289篇
基础医学   674篇
口腔科学   123篇
临床医学   748篇
内科学   992篇
皮肤病学   67篇
神经病学   430篇
特种医学   1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49篇
综合类   1634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242篇
眼科学   89篇
药学   411篇
  2篇
中国医学   118篇
肿瘤学   63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286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337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350篇
  2014年   495篇
  2013年   431篇
  2012年   476篇
  2011年   588篇
  2010年   465篇
  2009年   416篇
  2008年   439篇
  2007年   566篇
  2006年   481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注射疗法及复合小针刀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诊断明确的肌筋膜疼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采用注射疗法治疗;IS组:采用注射疗法加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率变异(HRV)的频域变化,低频LF、超低频LLF、高频HF、低高频比LF/HF及心率变异指数HR-Ⅵ;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治疗前后疗效并随访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①HRV频域指标组内比较:LF、LLF、HF以及HRVI治疗前舆治疗后1min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5min、10min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LF/HF治疗前与治疗后5min、10min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治疗后1、5、10min,两两比较无显着性差异。②组间比较:病人治疗后临床症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IS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VAS降低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③回访病例中,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注射疗法以及复合小针刀疗法均可有效改善肌筋膜疼痛病人的自主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稳定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达到缓解疼痛。注射疗法复合小针刀疗法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纯注射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胶原含量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及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作用。方法取7个月龄未交配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四组,A组:对照组(sham组);B组:切除卵巢组;C组:切除卵巢+雌激素治疗组;D组:切除卵巢+降钙素治疗组。除A组外,其他三组通过切除双侧卵巢法12周后制成骨质疏松模型,24周后分别行k的力学特性、右侧股骨三点弯曲试验、羟脯氨酸含量、k骨密度(BMD)测定,Masson三色染色法显示骨胶原形态。结果A、C、D组与B组在k羟脯氨酸含量、BMD、k压缩力学参数值、右侧股骨生物力学参数值、骨胶原染色含量及形态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C、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分析显示羟脯氨酸含量与BMD及骨生物力学参数值呈直线相关性。结论骨质疏松的发生与骨胶原含量下降有关。骨胶原含量的下降与BMD降低及骨生物力学改变呈相关性。应用雌激素和降钙素治疗去势后骨质疏松大鼠,不仅可以提高其BMD含量和骨生物力学性能,而且还可以提高骨胶原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对19例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及术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术后3d引流管口渗出血清样物质,加强抗感染、营养支持及换药处理后愈合。19例均获随访,时间13—58个月。复查X线片见缺损修复区内有新骨生成改变,骨折处骨愈合;1例术后20个月因外伤致股骨转子下内固定物旁骨折再次手术发现肿瘤复发,行再次刮除植骨内固定术后14个月愈合;除1例未行内固定的病例外,余患者术后患肢功能均得到良好恢复,8—12个月可弃拐行走。结论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应积极手术治疗,在彻底刮除病变和充分植骨的基础上,强调内固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腔镜筋膜外下肢静脉交通支离断术的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腔镜筋膜外交通支离断术(epifascial lapar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ELP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07年1月采用腔镜筋膜外交通支离断术治疗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12例共14条肢体的临床资料。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剖面流速图、空气体积描记仪、临床分级和静脉功能评分等方法在手术前后对患肢静脉交通支离断情况、静脉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等状况进行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手术的长期效果。结果:本组共离断小腿交通静脉42支,平均3支/肢体,功能不全的交通支67.4%(29/43)距内踝20cm以内;手术前后静脉功能综合评分均值、手术前后彩超剖面流速图静脉返流量均值和空气体积描记仪3项指标术前、后均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随访3~15个月,随访率100%。全组浅静脉曲张未见复发,6条溃疡肢体中有5条肢体溃疡全部愈合(83.3%)。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CEAP临床评分,除色素沉着无明显改善(P>0.05)外,其他临床表现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腔镜筋膜外交通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在临床上的结果令人满意,在目前纠正深静脉瓣膜功能方面缺乏确切疗效的治疗方法时,是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微创技术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Binswanger病 (BD)、脑白质疏松症 (LA)及LA合并脑梗死 (LA +CI)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和临床记忆量表 (CMS)检查BD(33例 )、LA(2 7例 )、LA +CI(31例 )患者及健康对照者 (30名 )的认知功能状态 ,并比较其障碍的程度。结果  (1)BD组、LA组、LA +CI组MMSE及CM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 (2 )BD组、LA +CI组MMSE及CMS评分均明显低于LA组 (P <0 0 5~ 0 0 1)。 (3)LA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2 1例 (77 8% ) ;BD组中度认知功能障碍 8例 (2 4 2 % ) ,痴呆 2 5例 (75 .8% ) ;LA +CI组中度认知功能障碍 6例 (19 4 % ) ,痴呆 2 4例 (77 4 % )。结论LA大多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而BD和LA +CI多为中度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是临床诊断BD、LA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用药物敏感试验预测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癌细胞对顺铂联合其他药物的敏感度,观察其在指导此类患者的顺铂联合其他化疗药物胸腔内化疗的价值。方法将44例胸腔积液癌细胞阳性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敏感试验组(20例,有2例因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失败而被排除)和对照组(22例)。药物敏感试验组患者用三磷酸腺苷-肿瘤细胞药物敏感试验(ATP-TCA)法分别检测胸腔积液癌细胞对顺铂加香菇多糖、顺铂加甘露聚糖肽、顺铂加A群链球菌制剂、顺铂加干扰素、顺铂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制剂、顺铂加卡介苗多糖核酸、顺铂加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顺铂加白细胞介素-2的敏感度,并选择抑瘤率最高的联合化疗药物对患者进行胸腔内化疗,观察治疗后胸腔积液完全缓解率及胸腔积液癌细胞转阴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药物敏感试验组患者对各联合化疗药物敏感的例数为:顺铂加香菇多糖14例、顺铂加甘露聚糖肽18例、顺铂加A群链球菌制剂17例、顺铂加干扰素10例、顺铂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制剂16例、顺铂加卡介苗多糖核酸15例、顺铂加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17例、顺铂加白细胞介素-216例。药物敏感试验组完全缓解率为65.0%,对照组为27.3%(P〈0.05)。药物敏感试验组胸腔积液癌细胞转阴率为80.0%,对照组为45.5%(P〈0.05)。结论用药物敏感试验指导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胸腔内个体化化疗可提高完全缓解率和胸腔积液癌细胞转阴率,该方法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比较不锈钢K锉常规根管预备(SSPT)法与镍钛机用根管器械逐步深入预备(NRPT)法在磨牙根管治疗中的近期临床效果和成本/效果(C/E)值。方法:入选患者随机分为SSPT法(49例)和NRPT法(45例)2组,记录治疗后不良反应、补救治疗措施和所花费用,评价近期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NRPT组治疗满意率优于SSPT组(P=0.034),但前者人均治疗成本显著高于后者(P=0.001)。对重度弯曲根管,NRPT组治疗满意率优于SSPT组(P=0.007);前者的C/E值较后者低394.52元;轻中度弯曲根管前者的C/E值较后者高192.04元。根尖正常患者,NRPT组治疗满意率高于SSPT(P=0.012),但前者C/E值比后者高32.32元;而根尖阴影患者NRPT组的C/E值较SSPT组高376.47元。结论:NRPT法的疗效优于SSPT法,但治疗成本较高;对重度弯曲根管患牙,NRPT法可使患者受益;对中轻度弯曲根管患牙,应选用SSPT法。对根尖正常的患者,NRPT法近期疗效更高,而治疗前有根尖病变的患者,SSPT法可节约治疗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