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55篇
  免费   4311篇
  国内免费   1887篇
耳鼻咽喉   513篇
儿科学   1077篇
妇产科学   680篇
基础医学   3129篇
口腔科学   284篇
临床医学   5264篇
内科学   4581篇
皮肤病学   372篇
神经病学   2286篇
特种医学   18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3899篇
综合类   4678篇
现状与发展   30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3923篇
眼科学   998篇
药学   2803篇
  15篇
中国医学   1012篇
肿瘤学   3562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1106篇
  2022年   1588篇
  2021年   2157篇
  2020年   2086篇
  2019年   1286篇
  2018年   1356篇
  2017年   1145篇
  2016年   1210篇
  2015年   1751篇
  2014年   3155篇
  2013年   2531篇
  2012年   3175篇
  2011年   3058篇
  2010年   2369篇
  2009年   2000篇
  2008年   1633篇
  2007年   2019篇
  2006年   1568篇
  2005年   1225篇
  2004年   1178篇
  2003年   1055篇
  2002年   893篇
  2001年   662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利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半定量分析有效控制与控制不良的MRI阴性的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癫(GTCS)病人的局部脑血流差异,探讨脑血流灌注与其预后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对29例有效控制的和12例控制不佳的MRI阴性的GTCS病人进行发作间期99mTc-ECD-SPECT脑血灌流显像,1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作对照,用感兴趣区(ROI)的不对称指数(%AI)进行半定量分析.将SPECT分析结果与病人的临床表现与EEG相比较.结果:①控制不佳组与有效控制组在丘脑和基底节区的%AI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控制不佳组SPECT脑显像的异常率(83.3%,10/12)明显高于有效控制组的异常率(17.2%,5/29),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两组病人的EEG异常率分别为58.3%、44.8%(7/12、13/29),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控制不佳的MRI阴性的GTCS病人往往存在发作间期的低血流灌注脑区,提示癫的难治性;而控制良好的病人多无明显异常发现,可能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2.
骨质疏松或增龄性骨丢失与老年人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功能特点密切相关。尽管高龄人群成骨细胞骨形成作用和破骨细胞骨吸收作用对骨骼的影响都逐渐下降,但表现出不同的特点。(1)骨形成功能持续降低,主要表现为:成骨细胞分裂增生能力降低、基质合成减少、对钙调激素的敏感性降低。这些变化与骨髓中前体细胞的快速减少有关,使高龄人群骨骼中成骨细胞群由于缺乏新生细胞的不断补充而功能退化。(2)骨吸收功能短暂激活,主要表现为:破骨细胞数量一度增加,而其泌酸和蛋白酶功能基本得以保持。(3)成骨细胞调节能力降低,主要表现为成骨细胞中RANKL和OPC表达失偶联。破骨细胞激活的机制和破骨细胞二次活跃产生不同骨平衡的意义值得探讨。作为建议,我们提倡在基础领域重视骨髓微环境中前体细胞分化增殖的研究。  相似文献   
83.
中西医结合要为妇女生殖健康创新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45年来,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在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研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针刺促排卵的研究,通过观察血雌激素和中枢β-内啡肽(β-EP)的关系,提出了针刺通过耗竭中枢β-EP而促排卵的新认识,认为针刺促排卵的主要适应症是青春期月经失调,并将针刺成功地应用于治疗神经性厌食;补肾化痰的俞氏温补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被证实是通过提高血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并诱发排卵而起作用;益肾化瘀的天癸方是通过降低患者及动物模型的雄激素和胰岛素,引起以中枢阿片促黑激素皮质素原、神经肽Y和瘦素受体为主的神经-内分泌-代谢网络调节而发挥促排卵和减肥作用,对高胰岛素型PCOS有良效,并在研究中提出了对PCOS分类的新设想;益肾清火的更年春通过提高中枢与周围组织的雌激素受体及其mRNA表达来调节围绝经期妇女的神经-内分泌-免疫-代谢网络而获优越疗效.这些研究表明,疾病是外环境影响下患者生命网络的某些主脉失调所致,而且亚健康状态的妇女具有初步网络失控的现象,中西医结合将为女性生殖医学研究找到捷径,调控生命网络是防病治病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84.
红景天苷对3T3-L1脂肪细胞糖代谢及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脂肪细胞糖代谢和细胞分化的影响,分析其改善糖代谢的可能机制.方法:检测红景天苷干预的脂肪细胞对 3H-葡萄糖的摄取,对红景天苷干预分化的细胞进行油红O染色后通过比色法分析脂肪细胞分化程度.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RT-PCR)检测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过氧化物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γ(PPAR-γ)、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 mRNA的表达. 结果:红景天苷组葡萄糖摄取率为110.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红景天苷明显抑制细胞分化及PPAR-γ、C/EBP-α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红景天苷促进3H-葡萄糖摄取,可抑制脂肪细胞分化,下调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5.
18F-FDG PET显像在发热待查患者中筛查淋巴瘤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1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在长期发热患者中筛查淋巴瘤的价值。方法 对 5 9例长期发热患者 (发热持续时间至少 3周 ,测 3次体温超过 38 3℃ )的18F FDGPET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18F FDGPET显像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5 9例长期发热患者中有 8例PET显像示恶性淋巴瘤可能 ,最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淋巴瘤 ,其中 2例为霍奇金淋巴瘤 ,6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 PET显像示长期发热的淋巴瘤患者其病变淋巴结可在正常范围内 (<1 0cm或在体内较深部位 )。对长期发热患者 ,18F FDGPET显像可初步筛查淋巴瘤及排除其他肿瘤 ,可为穿刺活组织检查提供定位信息。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观察癫持续状态 (SE)后小鼠海马活化素A、抑制素A蛋白及活化素ⅡA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匹鲁卡品诱导的SE小鼠模型 ,分别应用Westernblot与RT PCR观察SE后活化素A与抑制素A蛋白及活化素ⅡA受体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①活化素A蛋白于SE后 3h开始增高 ,6h显著增高 ,2 4h至高峰 ,48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而未成SE的小鼠活化素A表达无明显变化。②抑制素A蛋白SE后无明显增加 ,同正常小鼠及未成SE的小鼠比较无显著差异。③活化素ⅡA受体mRNA在SE后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SE后海马活化素A、抑制素A蛋白及活化素ⅡA受体mRNA表达存在差异性 ;活化素A可能对性脑损伤的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评价开放复位可塑形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33例(37足)以后关节突移位为主的跟骨骨折,行跟骨外侧入路、开放性复位可塑形钛板螺钉内固定,必要时行植骨术(18例)。结果 平均随访11.5个月,参照Mary—land food score评分,对患足是否疼痛、步态、距下关节及踝关节活动度、是否支架辅助、术后X线摄片等加以评估,19足疗效为优,17足为良,1足可。其中钛板断裂1例,手术切口皮缘坏死1例,换药后自愈。结论 跟骨外侧入路开放复位可塑形钛板螺钉内固定,必要时植骨术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8.
心肌炎的免疫学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瑞珍  陈萍 《临床儿科杂志》2007,25(10):805-806,810
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临床最为常见,其中半数以上由柯萨奇B组病毒所致。然而,迄今为止,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病毒感染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及病毒介导的免疫损伤作用是目前认为最有可能的机制,因此,了解心肌炎的免疫学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9.
果酸疗法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评价果酸(羟基乙酸)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掌握果酸治疗的适应证及方法。方法:应用浓度为20%、35%、50%、70%的羟基乙酸治疗24例痤疮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进行疗效观察。结果:23例患者完成治疗。4周后皮损减退率34%,有效率83%;8周后12例患者皮损减退率53%,有效率100%;12周后5例患者皮损减退率69%,有效率100%;炎性皮损减退率高于非炎性皮损。结论:果酸治疗痤疮至少需要4周,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0.
PET/CT图像采集时间对图像质量和病灶检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不影响图像质量和病灶检出率前提下缩短PET/CT图像采集时间的可行性。方法18例接受PET/CT检查的患者,在CT扫描后按1、2、3min/床位依次进行3次PET扫描,共得到54帧图像。患者按体重分为以下3组:(1)45~60kg(7例),(2)61~75kg(7例),(3)76~90k(4例)。由2位有经验的医师共同阅片确定每例患者病变的位置和数目,图像质量由2位医师独立判断。结果3min/床位PET/CT图像上共检出127个病灶,其中最小的病灶直径约为3mm,除1min/床位图像漏检3个病灶外,其他所有病灶均能被1min/床位、2min/床位的图像识别。(1)~(3)组患者在3min/床位采集图像上识别的病灶数分别为71、41、15个,第1组患者的所有病灶在3种不同采集时间图像上均能被识别,第2组患者1min/床位采集图像遗漏了3个病灶,而2min/床位图像识别出的病灶数与3min/床位图像相同。第3组患者的所有病灶在3种采集图像上也均能被识别。1、2min/床位的PET图像质量均较3min/床位图像差,1min/床位图像质量最差,主要表现为图像本底噪声高、对比度差。3组患者中,第3组患者图像质量最差。结论对体重低于60瞻患者,1~3min的采集时间,病变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而对体重60k以上患者,建议选择2~3min/床位的采集时间,对病情较重或不合作患者,根据需要可考虑选择1min/床位的采集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