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临床分离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血清型分布情况。方法用荚膜肿胀实结果检测2007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分离的48株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别。结果 48株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常见的血清型别为19F(27.1%)、19A(22.8%)、14(18.7%)和9v(8.3%),有2株用丹麦抗血清无法确定血清型。结论南京地区儿童临床分离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的常见血清型为19F、19A、14和9v,与其它地区报道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42.
目的 Peutz-Jeghers综合征是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患者特征性临床表现为口唇黑斑和肠道多发错构瘤性息肉。LKB1/STK11基因胚系突变与Peutz-Jeghers综合征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文中探讨1例Peutz-Jeghers综合征家系LKB1/STK11基因的病理性突变。方法收集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DNA,采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DNA测序等方法分别检测LKB1/STK11基因大片段缺失、碱基突变、碱基插入和缺失。同时收集250名正常人外周血,提取DNA,用PCR-DHPLC筛查验证突变位点在正常人群中的分布。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突变位点对编码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家系中2名受累成员均携带LKB1/STK11基因c.924G>C位点的病理性胚系突变,导致Trp308Cys错义突变。结论 LKB1/STK11基因c.924G>C位点的病理性胚系突变是此家系的致病性因素。Peutz-Jeghers综合征家系中LKB1/STK11基因的胚系突变筛查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来预测风险。  相似文献   
43.
王旭  朱子阳  石星 《江苏医药》2012,38(24):2920-2922
目的 探讨钙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方法 20日龄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每日生理盐水灌胃,6d后生理盐水0.2ml皮下注射,每日2次)、性早熟模型组(每日生理盐水灌胃,6d后N甲基-DL-天冬氨酸40 mg/kg皮下注射,每日2次)和钙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用碳酸钙0.5、0.25、0.125g· kg-1·d-1灌胃,6d后生理盐水0.2 ml皮下注射,每日2次).计算大鼠子宫指数、卵巢指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mRNA的表达.结果 钙高剂量组子宫指数、卵巢指数及下丘脑GnRH mRNA含量与性早熟模型组相仿(P>0.05),均高于钙中、低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钙中、低剂量组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仿(P>0.05).结论 钙与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密切相关,对性发育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吞气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7月-2009年3月收治的吞气症患儿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13岁。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吞气症患儿20例,均符合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临床主诉为腹胀20例(100%),可以见不自主的吞气现象20例(100%),频繁嗳气、食欲不振各18例(各占90%),便秘12例(60%),有心理压力8例(40%),反复腹痛6例(30%),慢性腹泻、急性腹痛各2例(各占10%)。查体:腹部明显隆起,触诊腹部柔软,无压痛,无包块,叩诊可闻及鼓音,听诊肠鸣音活跃或亢进。影像学检查显示胃肠道有大量气体,无液平面。经血尿粪常规、大便培养、肠道病毒和血生化等检查,排除感染、电解质紊乱和外科疾病。14例(70%)患儿经心理疏导、饮食调节,适当的通便药、胃肠动力药和多种维生素治疗后痊愈。6例(30%)严重者经上述治疗无效,口服硅油类药物(二甲硅油和西甲硅油)治疗效果好。结论儿童吞气症为功能性疾病。部分患儿伴精神方面异常,无精神方面异常的患儿吞气症通常为自限性,吞气现象持续数周或数月,但也可能持续更长时间。硅油类药物可以减轻儿童吞气症的临床症状,缩短其病程。  相似文献   
4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感染导致的传染性较强的急性呼吸道疾病。该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症可仅表现为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严重者可蔓延至下呼吸道,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性休克、多脏器衰竭等。目前,COVID-19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是有病...  相似文献   
46.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和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最常见的CHD类型。随着介入技术和器械的发展,介入封堵术已成为CHD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国内外对CHD介入封堵术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病例的报道逐渐增多,该文主要从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潜在的危险因素及病因机制、...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CMV)肝炎婴儿血浆生长抑素(SST)、肠血管活性多肽(VIP)水平与血清γ谷胺酰转肽酶(γ-cT)的相关性,了解其在CMV肝炎婴儿持续性胆汁瘀积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本院CMV肝炎婴儿60例.临床确诊依据CMV感染诊疗方案,即具备以下条件:(1)外周血或尿CMV-DNA和CMV-IgM呈阳性,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抗体检测均为阴性;(2)外周血ALT和结合胆红素(DB)高于正常值上限.根据最初的DB高低分组,≤136.8μ mol·L-1(瘀胆型肝炎I组)22例;> 136.8 μmol·L-1(瘀胆型肝炎Ⅱ组)20例,全部具备条件(1)和(2),影像学检查排除胆道闭锁(BA).BA组18例全部具备条件(1)和(2),并有B超检测胆道不显影及锝99放射扫描显像法肠道不显影.健康对照组14例.血浆SST或VIP水平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而血清γ-GT水平测定采用常规生物化学法.结果 健康对照组、瘀胆型肝炎Ⅰ组和瘀胆型肝炎Ⅱ组SST水平与γ-GT水平无相关性(r=0.180,P>0.05);3组VIP水平与y-G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r=0.383,P<0.05).健康对照组和BA组SST、VIP水平分别与γ-GT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r=-0.743,P<0.01;r=-0.918,P<0.01).结论 CMV肝炎患儿外周血VIP水平可作为反映肝内胆汁瘀积的良好指标.此外,外周血SST或VIP水平可作为瘀胆型肝炎和BA鉴别诊断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8.
目的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铁元素的缺乏不仅会导致贫血,还会影响幼儿的行为及智力发育。文中旨在分析不同胎龄新生儿静脉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血清(serum iron,SI)及末梢血铁含量的差异。方法采集167例新生儿出生后统一检测第1周静脉血及末梢血常规,SF采用酶结合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SI采用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末梢血常规用日本Sysmex CE-2100血球分析仪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根据不同胎龄进行数据比较并总结特点。结果不同胎龄新生儿SF、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产组的外周血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水平较足月组明显降低(P<0.05),体重与SI呈正相关,Hb与SF、SI无相关关系,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SF、SI呈负相关。结论不同胎龄新生儿铁元素含量各有特点,应注意检测和分析以预防缺乏铁元素而导致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婴儿痉挛(IS)患儿促皮质素(ACTH)治疗前后视频脑电图(VEEG)变化并进行追踪随访,以了解其与预后的关系并评价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2008年1月- 2011年1月在本科住院的52例IS患儿行VEEG长时间监测,对治疗前后VEEG进行分析,包括高峰失律、背景、睡眠纺锤波等;并对其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ACTH患儿治疗4周后无论症状性IS还是隐源性IS,高峰失律均基本消失.随访6个月,无发作16例;发作未完全缓解36例,发作形式为痉挛发作、局限性发作和全面强直发作.病程≤2个月、隐源性IS、起病年龄<8个月、ACTH近期疗效好及VEEG为典型高峰失律的患儿临床预后好;ACTH治疗前VEEG呈局灶性高峰失律者预后不良;ACTH满疗程时VEEG背景不正常、高峰失律不消失及睡眠纺锤波持续不出现者临床预后不良;随访6个月VEEG仍为高峰失律的患儿均为症状性IS,预后差.结论 ACTH治疗前后监测VEEG对评价IS临床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构建含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的第2个盘状同源区域(PDZ2)的真核载体pcDNA3.1/PSD95-PDZ2,并检测其在鼠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中的表达和功能。方法采用RT-PCR法从小鼠神经元细胞的cDNA中,扩增出约309 bp的PSD95-PDZ2基因片段。用EcoRⅠ、BamH I将片段和载体pcDNA3.1双酶切后,酶切产物加入T4 DNA连接酶16℃连接过夜,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SD95-PDZ2。用双酶切、DNA序列分析鉴定正确后,采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其转染PC12细胞,IP法检测目的片段在细胞中的表达与功能。结果阳性克隆经双酶切法鉴定含有PSD95-PDZ2基因片段,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序列相同。IP检测出11 ku大小的蛋白,证明目的基因在PC12细胞中可以正常表达并与神经元性一氧化氮合酶(nNOS)结合。结论真核载体pcDNA3.1/PSD95-PDZ2构建成功,目的片段PSD95-PDZ2在PC12细胞中可正常表达并与nNOS结合,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