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6篇
基础医学   7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22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椎管内脊膜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附4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研究42例脊椎管内脊膜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别对椎管内脊膜瘤的部位、类型、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描述。结果:39例肿瘤全部切除,3例大部切除,术后随访3月~6年,3例复发再手术,1例术后症状加重,1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手术优良率达9048%。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结合病理检查能确立诊断,手术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2.
背景:用锁定钉的最终固定依赖于钢板的放置,为避免螺钉锁入关节,要求在放入螺钉前反复确认骨折块的复位及钢板位置的放置,无疑增加了操作繁琐及螺钉进入关节的风险.目的:观察新型带变向螺钉的解剖型掌侧锁定钢板DVRTM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1 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AO 分型A3型3 例,B2 型3 例,B3 型2 例,C1 型3 例,C2 型5 例,C3 型5 例.受伤后0~12 d 采用带变向螺钉的解剖型掌侧锁定钢板DVRTM治疗.结果与结论:随访至24 周时,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无软组织并发症,无螺钉移位及钢板断裂,影像学及功能评估满意.据此得出,对于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这种固定方式能提供解剖复位、固定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钉板之间能更灵活、弹性的搭配.  相似文献   
93.
背景:软骨修复是现代组织工程一个主要目标,制造出新型工程移植物需要对被置换或再造组织的基本生物学性状有充分了解。 目的:讨论软骨修复中用于软骨组织工程的细胞来源和提高分化的培养条件,尤其是细胞浓度、细胞因子、负载、基质以及氧张力等因素的作用。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资讯网及PubMed数据库1997-01/2009-06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软骨损伤,软骨修复,cartilageinjury; cartilagerepair”。 此外还手工查阅相关专著数部。纳入软骨组织工程的细胞来源的研究。软骨修复中提高分化的培养条件的研究。软骨修复生物学特征以及临床尝试修复的处境研究 结果与结论:外科医生们在清创修复全层创伤性缺损过程中,通过软骨基底缺损清创暴露邻近关节表面的骨髓内干细胞。此时,事实上已利用了软骨干细胞了。同样可以向缺损区添加分化的软骨细胞,再覆盖以骨膜,形成的细胞临界细胞浓度激活SOX-9表达。目前对于改变施于细胞的负载、化学和基质环境因素更加精细的科学手段的研究仍处在初期。以下几点务必注意:组织解剖结构如何决定着修复以及损伤的性质,有必要确保自然和人工组织的生物整合,防止一些自然现象阻碍科技手段在临床中恰当的使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拇指扳机指松解术手术治疗初步疗效。方法对1990年3月至2009年8月,19例患者共34指小儿先天性扳机拇行松解术。结果患者术后平均经5年随访(6个月~12年),19例患者无1例扳机指复发,局部无压痛,硬结减小或消失,手指无麻木感,伸屈活动正常。结论对于先天性扳机拇诊断明确后,予以松解术治疗先天性扳机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5.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可明显促进各种组织的修复和愈合。临床上运用其治疗骨软骨以及软组织缺损等骨科疾病方面已取得了很多成果。 目的:简要综述近年来富血小板血浆相关研究,总结其在骨科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中的进展。 方法:以“platelet-rich plasma, bone formation, tissue engineering”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99-01/2011-01),以“富血小板血浆,骨缺损,组织工程”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01/2011-01)。纳入与干细胞以及干细胞在骨科应用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排除不相关及重复研究。计算机初检得到301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62篇。 结果与结论:尽管目前还存在争论,但富血小板血浆仍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技术,尤其是作为细胞支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如能被进一步研究证实有效,将对骨组织工程乃至其他各种组织工程研究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除了规范研究在循证医学方面的要求之外,这应该是富血小板血浆今后研究的有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6.
背景: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在骨软骨代谢过程中的协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复合细胞生长因子修复软骨缺损报道较少,且修复效果尚无定论。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24只日本大耳白兔建立骨软骨缺损模型后随机等分为4组,对照组缺损处仅填塞明胶海绵,其他3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缺损处分别注射骨形态发生蛋白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结果与结论:大体观察显示联合应用2种细胞因子后,软骨缺损面基本修复但稍不平整,单独使用其中1种细胞因子缺损面未完全修复,对照组无明显修复。联合应用2种细胞因子缺损部位软骨细胞数多于其他3组(P < 0.05),且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深于其他组。提示联合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以促进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疗效优于单独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修复;软骨缺损;细胞因子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1.003  相似文献   
97.
BACKGROUND: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foramen stenosis induced by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nerve root type usually requires surgical treatment. The ways mainly include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nd cervical posterior intervertebral foramen decompression. Which is the best way is still inconclusive. With innovation,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nerve root type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in the current treatmen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ative effects and intervertebral foramen-associated parameter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nerve root type after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METHODS: From March 2011 to April 2013, 132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nerve root type were treated with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in the Changzhe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Neck pain and arm pain visual analogue score, neck disability index score and imaging changes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ND CONCLUSION: 132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25(4-28) month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neck pain visual analogue scale, anterior intervertebral disc height, posterior intervertebral disc height, intervertebral foramen height, anterior and posterior diameters of the intervertebral foramen, the area of the intervertebral foramen, and the Cobb angle of the fused segment were detected in all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 < 0.05). Posterior intervertebral disc height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tervertebral foramen area (r=0.427, P=0.000). The increased Cobb angle of the fused segment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size of intervertebral foramen (r=-0.273, P=0.003). Intervertebral foramen area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arm pain visual analogue score (r=-0.502, P=0.000).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with an interbody fusion cage can obviously enlarge intervertebral foramen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nerve root type, and obtain good curative effect. The size of the intervertebral foramen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axial pa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height is necessary to expand the intervertebral foramen. However, the increase of the curvature fusion segments is not helping to expand the intervertebral foramen.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8.
军医大学八年制医学生临床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和制约因素,为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依据。利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2009-2012级81名八年制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平均总分231.10±26.68分,表明批判性思维倾向均处于矛盾范围,各年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7个特质中认知成熟度表现为正性特质(〉40分),其余均特质偏弱(〈40分),自信心最弱(28.62±6.12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缺乏批判性思维培训可能是制约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前后MRI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前后MRI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46例患者颈前路手术前后均行MRI的检查,按脊髓的受压程度及脊髓内信号改变分类,观察比较术前和术后MRI的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脊髓受压程度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受压程度越重,临床表现越重(P>0.05),术后脊髓形态无恢复、髓内高信号未消失者术后恢复差。高信号消失或明显降低者术前症状轻,手术效果较好。结论:MRI对脊髓型颈椎病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几丁糖作为软骨细胞培养支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几丁糖作为组织工程技术中软骨细胞培养支架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几丁糖无纺网作为细胞培养支架,使用前首先用10%多聚赖氨酸包埋以增加其对软骨细胞的吸附性,然后把几丁糖支架与软骨细胞一起进行体外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几丁糖对软骨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包埋后的几丁糖支架与软骨细胞一起进行体外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几丁糖对软骨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包埋后的几丁糖支架与软骨细胞一起体外培养10d,软骨细胞数目增加约6倍,并且与几丁糖支架牢固结合不易丢失。结论:几个糖无纺网经10%多聚赖氨酸包埋后,对软骨细胞吸附性增强,并且几丁糖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因此几丁糖符合组织工程对细胞培养支架的要求。有可能成为组织工程中一种良好的细胞培养支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