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3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82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65篇
口腔科学   64篇
临床医学   426篇
内科学   217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81篇
外科学   251篇
综合类   761篇
预防医学   251篇
眼科学   124篇
药学   297篇
  7篇
中国医学   201篇
肿瘤学   7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267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343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The aim of study was to establish a relation of dermatoglyphic patterns of palm in epileptic and normal subjects so that it may be used as a diagnostic tool for identifying cases at risk. The dermatoglyphic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50 patients of epilepsy and 50 normal subjects. The dermatoglyphic traits, which present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ere a-b ridge count, lateral deviation, c-line pattern, palmar pattern and finger tip pattern. Mean values of a-b ridge count were more in epileptic patients, especially in left hand, than controls. The ratio of ulnar and radial lateral deviation in control was 1:3 while in epileptic it was 1:5. C-line pattern presented less frequency of proximal and ulnar type patterns in cases. Radial type of C-line pattern was higher in cases. On the other hand this pattern was absent in 29% of controls than cases (8%). Arch type of palmar patterns were showing a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ontrols (79%) and cases (2%). Frequency of loops were much more and vestiges were absolutely absent in cases. The frequency of Arch type of finger tip pattern was more in control.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antenatal factors may contribute to the etiology of epilepsy. A considerable progress in dermatoglyphics has been established as a useful diagnostic and research tool in medicine.  相似文献   
52.
53.
54.
Tuberculosis     
  相似文献   
55.
吴广 《医学综述》2013,(16):3039-3041
目的探索和评价社区200例糖尿病患者在强化治疗和管理方面的有效模式,增加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达标率,降低医药费,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方法选取200例已确诊的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和强化管理治疗组,各100例。强化管理治疗组的治疗方案由专业医师进行制订,而普通组则需要进行一般健康知识的学习和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以上两组采用一对一的治疗,比较和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用药情况及医药费用情况。结果治疗半年后,强化组的空腹血糖、腰围、三酰甘油、胆固醇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普通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普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后,两组的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加强管理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估单孔腹腔镜手术对异位妊娠、不孕症患者机体应激及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56例异位妊娠、不孕症患者,以非随机方式分为单孔腹腔镜组(n=26)与传统腹腔镜组(n=30)。分别检测术前24 h、术后24 h、术后72 h血清中皮质醇、甲状腺激素及肝酶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皮质醇均升高,传统组术后24 h皮质醇变化较显著,两组均于术后72 h恢复至术前水平。单孔组手术前后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较传统组轻微且恢复迅速,传统组波动较大。两组患者肝酶影响不明显。单孔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结论:单孔腹腔镜手术较传统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应激及代谢影响小,手术更微创,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尚待大样本及长时间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57.
曾祥士  何柳芳 《安徽医药》2015,36(10):1187-1189
目的 探讨血清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HIE的患儿和健康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健康对照组40例,HIE组97例,其中轻度组41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26例。入组的新生儿均于出生后的第1、3、7天晨起空腹时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S100蛋白和NSE含量。结果 HIE组患儿各个时间点S100B蛋白和NSE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中、重度组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经治疗后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均明显下降(P均<0.05)。血清S100B蛋白含量与NSE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S100B蛋白和NSE在HIE的早期诊断、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观察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家庭跟进式护理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出院的老年脑卒中患者97例,采用隐匿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8例仅进行随访和评估,观察组49例给予社区家庭跟进式护理。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居家6个月后的血压、血糖、血脂、并发症发生率、再次卒中发生率和戒烟、戒酒、锻炼情况及生活能力、运动功能。 结果 居家6个月后观察组血压、血糖、血脂、戒烟、戒酒、锻炼达标率分别为73.47%、97.96%、61.22%、7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17%、79.17%、37.50%、29.17%,Barthel指数、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5.119,P=0.035; t=5.873,P=0.03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538,P=0.019)。2组患者再次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2)。 结论 社区家庭跟进式护理可有效控制脑卒中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给予科学的指导和督促,对恢复患者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系统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计算机检索 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中国数字医院图书馆(www. chkd. cnki. net)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VIP),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4-01,并辅以手工检索,全面收集有关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对照研究,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并进行Meta分析。
  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对照试验文献7篇,合计399眼,鼠神经生长因子参与治疗后,优势比OR=3.78,95%CI为[2.35,6.06],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从现有的临床证据来看,鼠神经生长因子参与治疗能提高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有效率。但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  相似文献   
60.
目的:采用Jensen直肌联结术联合麻痹肌的拮抗肌后徙术和超大量麻痹肌缩短联合超大量麻痹肌的对抗肌后徙术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麻痹性水平斜视,观察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01/2014-08收治完全性或近完全性水平直肌麻痹斜视患者15例17眼,分别采用Jensen直肌联结术联合麻痹肌的拮抗肌后徙术治疗A组7例7眼,超大量麻痹肌缩短联合超大量麻痹肌的对抗肌后徙术治疗B组8例10眼,术后随访平均21±8.71 mo观察手术疗效。
  结果:术后观察患者15例17眼均获得满意效果,14例16眼患者术后随访获得较为理想的远期效果。1例1眼患者术后6 mo随访斜视度30?。远/近斜视度数明显降低( t=28.71,P<0.001;t=36.21,P<0.001),双眼固视视野范围扩大(t=17.96,P<0.001)、麻痹肌运动程度提高等视觉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t=9.20,P<0.001)。
  结论:采取Jensen直肌联结术联合麻痹肌的拮抗肌后徙术和超大量麻痹肌缩短联合超大量麻痹肌的对抗肌后徙术治疗完全性或近完全性麻痹性水平斜视,手术方法安全可靠,患者能获得眼位正位、麻痹肌运动改善、双眼固视视野扩大的长期稳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