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75篇
内科学   19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208篇
预防医学   180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13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了解岳阳市食物中毒情况及其主要原因,为预防控制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岳阳市 1966-2003 年食物中毒病例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66-2003 年,共发生食物中毒 4 522 例,其中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1 938 例,占 42.86%,细菌性食物中毒人数 1 884 例,占 41.66%,化学性食物中毒 453 例,占 10.02%.4~8 月间发生食物中毒 4 020 例,占 88.90%.学校中毒人数 1 918 例,占 42.41%;公共饮食中毒人数 1 004 例,占 22.20%;个体摊贩中毒人数 445 例,占 9.84%;其他食品行业中毒人数 731 例,占 16.17%;家庭中毒人数 424 例,占 9.83%.结论 预防控制食物中毒,食品卫生监督工作重点应注意 4~8 月份预防控制学校和公共饮食等的细菌性、有毒动植物中毒.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肝损伤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年来收治的32例肝损伤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病例全部治愈,其中1例中转开腹,无死亡病例及并发症。结论 在严密监测的情况下循环稳定无其他脏器合并伤的肝外伤,可考虑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中注意病情变化,及时中转手术。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及早期诊治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5年12月该院产科分娩的胎膜早破病例,其中并发胎盘早剥者9例,与非胎膜早破发生胎盘早剥者进行比较,分析早期诊治与母婴结局的关系。结果4年内分娩总数3998例,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者占全部胎盘早剥的45%,胎膜早破为胎盘早剥的第1住诱因。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2.97%,而非胎膜旱破组为0.3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胎心异常,少量血性羊水为常见临床表现。结论胎膜早破是胎盘早剥的重要诱因,重视胎膜早破后每1个异常临床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治,以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总结近4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探讨高剖宫产率的原因,分析剖宫产各项指征的合理性,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02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剖宫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剖宫产率逐年升高,2002年为41.9%,2005年为61.04%,显著高于who提出的目标,2002年剖宫产指征以难产为第1位,而近2年社会因素占第1位。结论 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与医患双方有关,降低剖宫产率应从医患双方着手。  相似文献   
55.
To demonstrate the dynamics of specific antibody isotypes against schistosome adult worm (AWA) and soluble egg (SEA) antigens, we evaluated (in 1999-2000) 112 subjects infected with Schistosoma japonicum from 2 regions of Hunan Province, China. Fifty-eight subjects were from Area A, a well-known endemic area with repeated chemotherapy. Area B (n = 54) is a new endemic focus in another part of the same province. Ser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prior to praziquantel (PZQ) chemotherapy, and at 2 and 12 months post-treatment. IgM, IgA, IgG, IgG2, IgG4 and IgE antibodies to AWA and SEA were measured by quantitativ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Pre-treatment antibody isotype levels from Area A, except IgA against AWA and SE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from Area B. In response to chemotherapy, most antibody isotype levels fell or remained stable. However, in Area A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IgA, IgE and IgG4 responses to AWA 2 months after PZQ--which fell to approach pre-treatment levels by 12 months. A similar response was seen in Area B with IgE and IgG4 to AWA. Levels of all AWA-specific IgE and IgG4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subjects from Area A compared with Area B at all time-points. AWA-IgE levels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linear correlations with age and number of previous PZQ treatments in Area A only. All SEA-specific isotypes in both areas fell significantly in response to treatment--except IgE, which remained stable in both area. All SEA-specific isotype levels (except Ig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from Area A at baseline. Th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maintained through 12-months follow-up for IgE, IgG2 and IgG4 only.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multiple episodes of schistosome infection may be required to generate antibody isotype levels that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resistance to re-infection in other studies. Further, a surrogate marker of successful chemotherapy (AWA-IgG4) performed less effectively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 treatment courses.  相似文献   
56.
剖宫产术致宫缩乏力性大出血防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仕元  袁劲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23):3627-3629,3632
目的 探讨防治剖宫产术致宫缩乏力性大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2003年1月1日~2005年6月1日在该院住院分娩且具有产后宫缩乏力性大出血高危因素及剖宫产指征的孕产妇396例,随机分为高危积极防治组(观察组)及高危常规治疗组(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术后2h累计出血及产后宫缩乏力性大出血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P〈0.01)。且观察组产后24h内血红蛋白(FIB)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有显著性及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有宫缩乏力性大出血的剖宫产高危孕产妇采取术前用药预防及术中积极处理相结合能有效防治产后大出血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7.
冯韵琴  陈志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4):2184-2185,2189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误诊的原因,吸取教训,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该院近5年因异位妊娠入院247例中的52例误诊情况,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误诊率为21.5%,其中异位妊娠误诊为其他疾病的32例,而其他疾病误诊为异位妊娠的20例。结论 异位妊娠误诊原因是多方面的。临床医务人员的知识面狭窄,基本功不扎实,经验不足,过分依赖辅助检查,形成诊断思维偏差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8.
青少年健康人群抗白喉杆菌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青少年人群抗白喉杆菌抗体水平,为预防控制白喉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点和被测人群,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抗白喉毒素抗体,结果 分析采用x^2检验和F检验。结果 青少年健康人群白喉抗体阳性率为80.32%(151/188),平均抗体滴度(GMT)为1:12.2236,抗毒素平均含量(ATC)为0.0599 IU/ml。抗体水平比较分析,年龄组中最高者是9~11岁组,96.67%,最低者是12~14岁组,48.78%;城关(95.45%)高于农村(72.13%);男女性别间无差异。结论 岳阳市健康青少年人群的抗白喉抗体水平较高,能够有效防止白喉流行。  相似文献   
59.
奥拉西坦胶囊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奥拉西坦胶囊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改进。方法:现行方法奥拉西坦未经消化,直接采用氮测定法第二法(半微量法)测定,本法改为将奥拉西坦采用氮测定法第一法(常量法)进行测定,滴定度为7.908mg。结果:本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0.13%.改进后的方法克服了原方法取样量大.操作不易控制等缺点。结论:改进后的方法准确.稳定,可靠,可作为奥扛西坦胶囊及其一些制刺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0.
吴立春  陈国桢  方中良 《医学综述》2008,14(15):2252-2254
缺血预适应是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强大的自身保护机制。近20年来,对心肌缺血预适应的保护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对其确切机制以及与热休克蛋白的关系还存在争议。近几年来,小分子热休克蛋白的保护作用特别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心肌缺血预适应的延迟保护作用机制及其与热休克蛋白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