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9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310篇
预防医学   363篇
药学   147篇
  1篇
中国医学   167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九虫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九虫丹对链脲佐菌素糖尿病(DM)并发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九虫丹低、中、高剂量组,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九虫丹对并发DPN的大鼠糖化血清蛋白、血液流变性各参数的影响.结果:九虫丹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中糖化血清蛋白含量、调节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对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九虫丹可能通过降低糖化血清蛋白含量、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性从而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消栓通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Kromasil C18(4.6mm×20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2:68);流速:1.0ml·min-1;柱温:40℃;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5℃;载气流量:2.5L·min-1;放大系数:1;撞击器:0ff结果:黄芪甲苷在1.07μg~6.48μg范围内呈线性,回收率为100.2%(RSD为0.93%,n=5).结论:本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本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服务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设计患者问卷调查表,在患者入院、出院分别进行满意度调查,调研患者服务需求。结果通过问卷调查,积极改善护理服务措施,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分阶段满意度测评,可促进医院各部门的服务质量,促进护士的专业知识积累,护患之间的良性沟通。  相似文献   
34.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人群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评价全省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效果,发现并改善其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并汇总分析.结果 黑龙江省全人口结核病总体知晓率为75.3%,在调查的12 546人中答对半数以上问题者10 316人(82.2%).结核病防治知识、防治政策、正确行为趋向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80.4%、54.7%、80.4%,答对半数以上各类问题的人数分别为:10 942人(87.21%)、4 699人(37.4%)、10 689人(85.2%).结核病知识知晓情况与城乡、地区经济水平、文化程度、职业类别、本人是否患病、是否接受过结核病知识宣传等因素有关.结论 黑龙江省健康促进工作效果显著,但存在一定盲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农村的宣传工作,把农林业劳动者、商业服务业人员和学生作为宣传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35.
尹世辉  唐磊  于艳玲  邢智锋  袁爽  葛晶雪 《疾病监测》2021,36(12):1252-1256
  目的  了解和掌握黑龙江省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特征及空间分布特点,为制订布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6—2019年黑龙江省人间布病疫情资料,应用Excel 2016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QGIS 3.8软件绘制布病发病率专题地图;GeoDa 1.16软件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热点分析。  结果   2016—2019年黑龙江省累计报告人间布病病例18 096例。 年度发病率呈波动下降趋势。 历年各月份均有人间布病发生,发病高峰集中在3—7月,占病例总数的56.76%(10 272/18 096)。 发病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为2.87∶1;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20~69岁组,占总病例数的94.71%(17 139/18 096);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3.84%(15 172/18096)。 辖区内有129个县(市、区)报告人间布病病例,累计报告病例数排名前5位的县(市、区)分别为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嫩江市、龙江县、甘南县、肇东市,累计报告病例数占总发病数的21.46%(3 884/18 096)。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布病历年发病均呈空间聚集性分布,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与热点分析提示省内人间布病高发区域主要集中在省内西南部和东南部地区。  结论   黑龙江省人间布病年度发病率呈波动下降趋势,3—7月春夏季是省内布病高发季节,重点防控人群为20~60岁男性农民,重点防控区域为省内西南部和和东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3~6岁儿童抚养人对孤独症相关信息知晓现状,为开展社区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哈尔滨市8个行政区内抽取44所幼儿园,以其中所有3~6岁儿童的主要抚养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从孤独症的症状识别、一般知识了解、病因、就诊态度等多方面评价对孤独症相关知识的知晓现况.共回收合格问卷4947份.结果:样本中,2786人(57.8%)能够准确识别孤独症的症状;3115人(64.8%)认为孤独症属于心理疾病;2484人(68.1%)认为应首选心理门诊就诊;1730人(36.4%)认为孤独症存在特殊能力或才能;2680人(67.0%)认为教育不当是导致孤独症发病的主要原因.多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在城市(OR=1.66)、女性(OR=1.34)、接触过孤独症(OR=1.50)、受教育水平较高(OR=2.04、5.39、9.12)的人群能更好的识别孤独症.结论:3~6岁儿童抚养人对孤独症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有必要积极开展社区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对孤独症认知程度,改变错误认知,以早期识别孤独症儿童.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表达有生物活性的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PAT),制备PAT蛋白单克隆抗体(mAb).方法 通过PCR克隆bar基因编码区全长,将bar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28-bar并转化大肠杆菌菌株BL21 (DE3),经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利用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PAT蛋白,分析PAT蛋白活性.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后的小鼠脾脏与Sp2/0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分泌抗PAT蛋白抗体杂交瘤细胞.结果 在大肠杆菌中以可溶形式表达出重组PAT蛋白,纯化的重组PAT蛋白具有乙酰转移酶活性,制备了9株抗PAT蛋白mAb.结论 表达的PAT蛋白可以用于除草剂解除剂研究,制备的mAb可能用于转基因产品的检测研究.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高乌甲素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作用。方法将60例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双盲分为3组( n=20):高乌甲素0.15 mg/kg组( L1组),高乌甲素0.20 mg/kg组( L2组)和对照组( C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给予高乌甲素0.15 mg/kg或0.20 mg/kg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0 mL。应用视觉模拟镇痛评分( VAS)法评估各组术后2 h、4 h、6 h、8 h、12 h和24 h的镇痛效果,观察并记录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呼吸频率、不良反应及术后止痛药的应用情况。结果各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不良反应及术后用药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VAS评分:与C组相比,L1组和L2组在2~24 h时镇痛效果好,VAS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L1组与L2组相比,在2 h、6 h时L2组低于L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乌甲素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后者早期镇痛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39.
实验动物病原学感染实验在兽医科学和生物制品研究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对从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4月正式发表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以禽类进行感染试验的科研报告进行了文献汇总,重点关注动物福利,尤其是安乐死方面。通过对247项研究报告的调查,虽然几乎所有报告都声称通过其所在单位的动物实验和管理福利委员会的审核,但同类感染实验中采用的临终终点的判定和安乐术不尽相同,麻醉途径和剂量也缺乏标准。文章对目前国际上报道的安乐术的特点也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40.
目的建立针对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高敏感检测策略,减少窗口期漏检。方法收集来自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宁夏和青海省(自治区)的MSM人群专项调查样本,分别用中国现行的HIV抗体常规检测策略、新检测策略一、新检测策略二和新检测策略三进行检测,对常规策略与3种新策略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023份调查样本中,常规策略[三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检出的抗体阳性、阴性和不确定标本分别为282份、10716份和25份;新策略一(四代ELISA+WB)检出的抗体阳性、阴性和不确定标本分别为282份、10676份和65份;新策略二(三代ELISA+WB+集合核酸)检出的核酸阳性,抗体阳性、阴性和不确定标本分别为28份、282份、10688份和25份;新策略三(四代ELISA+WB+集合核酸)检出的核酸阳性,抗体阳性、阴性、不确定标本分别为13份、282份、10663份和65份。常规策略、新策略一至三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90.96%、90.96%、100%和95.16%,新策略二和新策略三的检测敏感性显著高于常规策略(P〈0.05),且新策略对早期及急性HIV感染者的检测能力优于常规策略。结论针对MSM人群的HIV新检测策略,可以减少早期及急性HIV感染者的漏检,应根据实验室检测能力和样本量尽快在该人群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