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35篇
  免费   892篇
  国内免费   280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824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874篇
内科学   899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159篇
外科学   254篇
综合类   2832篇
预防医学   1016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448篇
  246篇
中国医学   939篇
肿瘤学   7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420篇
  2020年   332篇
  2019年   391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274篇
  2016年   352篇
  2015年   421篇
  2014年   669篇
  2013年   647篇
  2012年   683篇
  2011年   763篇
  2010年   706篇
  2009年   706篇
  2008年   643篇
  2007年   641篇
  2006年   490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102.
本文以实验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引入教学新理念,探索教学新模式。利用实验教学平台,摸索基于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方法与过程,目的是探讨课堂教学改革的新途径。实践证明,自主学习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实验教学过程以主动探索代替被动思考,以自主学习代替被动灌输,是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03.
王兵辉 《器官移植》2013,4(4):228-229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移植中心行肝移植手术的238例次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将螺旋型鼻饲管连同胃管置人患者胃内,术中由术者将鼻饲管插入十二指肠,导管末端可随肠蠕动进入空肠,建立肠内营养的通道。术后6—12h主要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以补充水和电解质为主。术后第1日生命体征稳定后,先用5%或10%葡萄糖溶液200~500ml,以20ml/h速度由鼻饲管泵入。术后第2日开始使用短肽链乳清蛋白为主的肠内营养制剂(百普力),用量从200ml/d开始,逐渐增加至500ml/d,滴速由40ml/h逐步增加至100ml/h。所用营养液的温度均由电子加温器控制在37qC~40℃。术后3~5d可经口进流质饮食,并随进食量的增加,逐步减少鼻饲用量,直至完全过渡到经口饮食。观察患者鼻饲管留置时间、过渡到完全经口饮食所需时间及肠内营养不良反应等。结果238例患者的鼻饲管留置时间为7一-10d,在留置期间均未出现堵塞现象,从留置鼻饲管过渡到完全经口饮食所需的时间平均为6d。肠内营养期间,23例患者出现腹胀,给予减慢输注速度和加入促胃肠动力药后缓解。结论肝移植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安全、有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4.
心房颤动(AF)是心脏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率在10%~ 65%之间[1].心脏手术后房颤(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POAF)不仅影响患者心功能,造成血栓、栓塞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给社会、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2].由于POAF的发生和维持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至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药物或方法能够完全预防POAF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融入“思政元素”的情景教学法对在肝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48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融入“思政元素”的情景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对两组规范化培训学生理论考试、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及教学评价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得分比较,试验组在接诊患者、临床思维路径分析、医嘱处置、病案书写、医患沟通能力和实践技能总成绩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教学效果调查问卷比较,试验组在提升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和总体教学满意度方面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融入“思政元素”的情景教学法在肝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6.
基于医学学术英语语料库,筛选了医学英文学术期刊中由医学英语核心词汇及其搭配词组成的高频医学英语语块,分析了其医学学科特点和文本特征。结合《医学英文文献摘要写作》课程实践,验证了高频医学英语语块在提升医学生学术论文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语言准确性等方面的作用及良好效果,可为医学生和医学工作者写好医学英文论文提供语言帮助,也可为医学院校医学英文论文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构建准确、有效、易操作的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体系,促进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 方法在利益相关者调查、文献研究及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步确定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二级指标,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结果专家熟悉程度为0.8657、0.8648,判断依据为 0.7457、0.7484,权威系数为 0.8057、0.8314,Kendall协调系数为 0.125、0.406( P<0.001)。确定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指标包括 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一级指标为成绩指标、背景结构、专业适配、综合素质,权重分别为 0.42、0.23、0.23、0.12,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例(CR)为 0.004,二级指标判断矩阵的(CR)分别为0.017、0.018、0.018、0。 结论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的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较为科学,结果可信,可对研究生生源质量进行科学的诊断性评估,为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就业跟踪评价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在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英文针灸学课程中开展案例式教学,以培养其针灸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效果。方法  随机将学生分成案例式教学组、常规教学对照组两组。案例式教学组于课前、课中、课后要求学生对案例的证候分析、处方及主穴定位等内容以作业、发言等的形式展现,并由教师进行点评;常规对照组仅在课堂上由教师对案例的证候分析、处方及主穴定位等内容进行讲授。课后开展对相应教学内容的测试及问卷调查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案例式教学组的测试成绩优于常规教学对照组(P<0.05)且留学生对案例式教学法的评价趋于正面。结论  在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英文针灸学课程中开展案例式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针灸临床思维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9.
110.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接受研究生教育,传染病专业的研究生也越来越多。与其它疾病相比,传染病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且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染病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传染病专业研究生在短短三年左右的时间里,除了要兼顾学习临床技能和科研,还要掌握新发传染病的有关知识及花费大量的时间找工作。本文将对传染病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