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内科学   19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目的 观察艾灸关元、足三里穴对更年期雌性大鼠血脂含量、性激素水平及脑组织中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保健灸法干预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 SD雌性大鼠42只,其中3月龄14只,为青年组,10月龄28只,随机分为更年期对照组和更年期保健灸组.采用ELISA法观察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含量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保健灸组血清中TC、TG、LDL-C含量下降,HDL-C含量升高;E2含量升高,FSH、LH含量下降;脑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关元、足三里穴可有效调节更年期大鼠雌性激素的分泌水平,改善脂质代谢,抑制脑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延缓衰老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黄芪补血有效部位(黄芪黄酮、黄芪多糖、黄芪皂苷)干预化疗性贫血模型小鼠的效应机制及其交互关系。方法:采用多指标正交试验将108只小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按100 mg·kg-1剂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模后,按L8(27)正交表开展实验,并运用多项指标计算综合评分方法对外周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RBC)计数、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WBC)计数、骨髓集落刺激因子等指标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各单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糖对外周血象(红细胞),黄酮、皂苷对白细胞,黄酮、多糖对集落刺激因子作用显著(P<0.05),联合用药效果均不如单一用药。黄酮、多糖、皂苷对白细胞介素均有作用(P<0.05),黄酮与多糖合用效果优于单一用药。结论:黄芪多糖是促进化疗贫血小鼠红细胞增殖、粒系造血的最佳有效部位,黄酮、皂苷增加白细胞作用较佳。  相似文献   
43.
张仲景为少阴阳郁而设四逆散,放在《伤寒论》少阴篇,以"少阴病"冠首,病机当为少阴枢机不利,气机壅滞,阳气内遏不能外达四末,阳郁内闭。因论述简洁引发争议,后世医家未从仲景六经出发,从药物组成、脏腑辨证法推测四逆散证病机,分别提出四逆散证属少阴、厥阴、少阳经。病在少阴:系少阴阳虚相对较少,从方剂组成、临床实践角度,都不太被后世认可;少阴邪热内郁:成无己首提邪热内郁,解释四逆产生原因,得到后世医家认同,但观其或然证加减用药多具温热之性,如干姜、桂枝、附子等,用温热药治疗邪热内郁证有欠稳妥。病在厥阴:"此方原系治厥阴热厥主方,后人不识其旨,烟没已久,今表出之","四逆"是"少厥二阴热邪为本",现代医家对此观点多有继承与发展,也有医家认为四逆散证病在少阳。随着四逆散广泛应用及发展,在六版教材《方剂学》《方剂大辞典》《中医大辞典》等,四逆散被作为调和肝脾的基础方,以"肝脾不调"为基础来解释四逆散证病机变化是确切可行的。以四逆散为基础方化裁、创造出了诸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方剂,因而四逆散被誉为"疏肝祖方"。  相似文献   
44.
全国生产中药饮片数量已经超过2000种,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只有822个,2015版《中国药典》新增加3种,包括木芙蓉叶、红花龙胆和岩白菜,删去紫河车,共纳入824种;其他品种尚无统一质量标准,只能按照《省炮制规范》实施,而且各种标准之间不完全统一,有的标准甚至相互冲突。炮制和煎煮过程缺乏体现中医药理论、炮制辅料标准、科学准确描述炮制过程的经验术语,采购、验收、贮存与养护、调配和复核等环节不尽完善,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对策: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和监管体系、制定合理计划,科学采购、严把验收质量关、加大对炮制和煎煮的监管、加强中药饮片贮存与养护管理、做好中药饮片调配和复核工作、提高专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中药饮片质量管理水平,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对去卵巢大鼠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手术摘除2月龄SD大鼠双侧卵巢,术后验证造模成功。以左归丸、右归丸、两方共同药、滋阴药、补阳药和阳性对照药补佳乐、蒸馏水给大鼠灌胃。12周后处死,取大鼠肝脏,用冷冻研磨仪将肝脏研磨成10%肝组织匀浆,分别用分光光度法、TBA法测定肝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的含量,分别用羟胺法、酶促法、可见光法测肝组织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均能明显降低去卵巢大鼠肝脏LPO、MDA的含量(P0.05或P0.01),明显提高肝脏TSOD、GSH-PX、CAT的活性(P0.01),并且滋阴补肾填精的左归丸组的效果优于右归丸组、共同药组、滋阴药组、补阳药组(P0.05或P0.01)。结论: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均可提高去卵巢大鼠肝脏抗氧化能力,其中滋阴补肾填精的左归丸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6.
《辽宁中医杂志》2017,(6):1157-1159
补泻是中医治疗的总原则,其内容在《黄帝内经》中分散在各篇章之中,理清并汇总各篇章之中有关补泻的内容,分析《内经》中补泻的内涵十分重要。文章从文字学和医理的角度对《内经》中"补"和"泻"进行研究,来探求《内经》中补泻理论的原始内涵和核心思想。《内经》中补泻有两种内涵,而以"调均有无"为多见。在此内涵中,补的含义是"移气于不足",泻的含义是"去此注彼"。补泻即"调均有无"。"调均有无"的含义大多被后世医家所忽略了。针刺和药物只是治疗手段的区别,其治病的原理是一致的。中医治疗的根本大法是补虚泻实,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或选择药物治疗,或选择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47.
通过考察历代本草、古代方剂及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中有关牛蒡子功用的记载,确认历代本草与古代方剂中牛蒡子传统功用的核心内容与《中国药典》记录基本一致,但由本草文献中总结出来的明目、止痛、通利二便、祛风止痒等功能,以及《普济方》数据库中含牛蒡子复方所治中风、诸痛、风瘙痒、内外障眼、水肿、大便不通等病症,并未被《中国药典》所收录。结合现代药理学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初步认为平肝息风、明目、止痛、通利二便、祛风止痒是牛蒡子的潜在功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通过观察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的脑、脊髓、背根神经结(DRG)的高电压依赖性钙通道(high voltage-dependent calcium channels,HVDCCs)辅助亚基mRNA表达量的影响,探讨氧化苦参碱的镇痛作用相关机制。方法:将1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氧化苦参碱组,每组5只,通过部分结扎小鼠左右两侧后腿坐骨神经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脑、脊髓、背根神经节(DRG)3个组织中高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多种辅助亚基mRNA表达情况。结果:在脑组织中,模型组小鼠辅助亚基α2δ1、α2δ2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α2δ3、α2δ4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氧化苦参碱组中α2δ1、α2δ2及γ1的mRNA水平明显著降低,α2δ4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在脊髓组织中,模型组小鼠的α2δ1、α2δ2、α2δ3、γ1及γ4的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氧化苦参碱(150mg/kg)处理使得其中模型组升高的α2δ1、α2δ2、α2δ3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在DRG组织中,模型组小鼠α2δ1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α2δ2、α2δ3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氧化苦参碱(150mg/kg)处理使得其中模型组升高的α2δ1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α2δ4、γ3在DRG组织中未见表达。各组织中,部分坐骨神经结扎及氧化苦参碱给药对其余β、γ等亚基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氧化苦参碱的镇痛作用与高电压依赖性钙通道辅助亚基α2δ1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49.
50.
《中成药》2014,(8)
目的优化水红花子中总黄酮和花旗松素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Box-Behnken设计,以水红花子总黄酮、花旗松素提取率为指标,并对2种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优化水红花子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6%,提取时间为93 min,乙醇量为20倍,提取1次;提取实际值与预测值偏差为2.44%、-2.11%。结论方法简便合理,稳定,可预测性较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