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采用2×2×2析因设计分析黄芪有效部位(黄芪黄酮、黄芪多糖、黄芪皂苷)干预失血性贫血模型小鼠的效应机制及其交互关系。方法:将108只小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各组小鼠分别于第1,4,7天进行眶静脉放血,放血量为0.5 mL·20 g-1,正常组、模型组ig给予蒸馏水10 mL·kg-1,其余各给药组分别按照0.166,0.445,0.611,0.069,0.235,0.514,0.680 g·kg-1剂量ig黄芪有效部位药物。运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方法对外周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RBC)计数、红细胞压积(Hct)、造血因子等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外周血Hb,RBC,Hct,血清、肾组织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清特异转录因子(GATA-1),骨髓干细胞因子(SCF)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酮、多糖、皂苷对外周血象作用显著(P<0.05),黄酮与皂苷合用、多糖与皂苷合用效果均优于单一用药;黄酮、多糖对血清EPO浓度,多糖、皂苷对肾组织EPO浓度有影响,以多糖与皂苷的配伍组合效果最佳;黄酮、多糖对血清GATA-1浓度、骨髓SCF浓度有影响,以黄酮作用效果最好。结论:多糖与皂苷配伍是改善失血性贫血小鼠外周血象,提升血清及肾组织EPO浓度的最佳配伍组合;黄酮增加骨髓SCF、血清GATA-1浓度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和黄芪总皂苷对博莱霉素(BLM)诱导肺纤维化KM小鼠肺泡炎症影响及抗肺纤化的作用。方法:KM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药物处理组(黄酮组、多糖组、皂苷组、皂苷+黄酮组)共6组,模型组及药物处理组小鼠气管内一次性滴注BLM,假手术组予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第28天取材;分别行肺泡灌洗液细胞计数分类,肺组织HE、Masson染色,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测TGF?β1、TNF?α表达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泡灌洗液(BALF)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明显增多(P<0.05),黄芪黄酮治疗组改善较明显,且优于其他成份组(P<0.05);2 Masson结果和HE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炎症反应强度和纤维化程度成正比。黄芪总黄酮能明显改善肺纤维化炎症反应,抑制早期纤维化结节出现,黄芪多糖和黄芪皂苷改善作用不如黄芪黄酮;3模型组TNF?α、TGF?β1免疫组化阳性颗粒明显比对照组增多,与模型组比较,黄芪黄酮能有效降低TNF?α、TGF?β1水平,黄芪多糖组和黄芪皂苷组与模型组比较虽有一定改善,但是效果不如黄芪黄酮;黄芪皂苷+黄酮联合应用无协同作用;4蛋白印迹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黄芪黄酮能有效抑制肺纤维化炎症反应及后期的纤维化过程,该抑制作用与抑制TNF?α、TGF?β1表达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黄芪不同有效部位配伍对骨髓抑制模型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实验第1,3,5天ip环磷酰胺100 mg.kg-1复制骨髓抑制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芪饮片组、酮苷组、糖苷组、糖酮组、糖苷酮组。造模当日给药,正常组、模型组按10 mL.kg-1ig蒸馏水;黄芪饮片组按10 g.kg-1 ig黄芪水煎液;各有效部位配伍组按黄芪生药量10 g.kg-1分别ig相应治疗药物(酮苷组0.227 g.kg-1,糖苷组0.610 g.kg-1,糖酮组0.514 g.kg-1,糖苷酮组0.678 g.kg-1)。连续ig 15 d。ELISA法检测小鼠骨髓细胞GM-CSF,G-CSF,TNF-β含量。结果:糖苷组、糖酮组GM-CSF含量明显增加(P<0.05);糖苷组、糖酮组G-CSF含量明显增加,且优于黄芪饮片组(P<0.05);黄芪不同有效部位配伍组TNF-β含量均明显减少,且糖苷组减少TNF-β含量优于酮苷组、糖酮组、糖苷酮组(P<0.05)。结论:黄芪有效部位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调控粒系造血;黄芪多糖与皂苷、黄酮配伍后促进粒系造血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芪有效部位(黄芪黄酮、黄芪多糖、黄芪皂苷)对糖尿病大鼠的干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STZ(52mg/kg)诱导糖尿病模型,造模同日给予黄芪及其有效部位(黄酮组、多糖组、皂苷组、酮糖组、酮苷组、糖苷组、酮糖苷组)干预。第30d检测血糖,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ELISA法)水平。结果: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显著升高,血清IL-1β水平上升,IL-4下降(P0.05);黄酮组、酮糖组、酮苷组血糖降低,血清IL-1β水平下降,血清IL-4水平升高;黄芪组、酮糖苷组可降低血糖,升高血清IL-4水平(P0.05)。结论:黄芪黄酮具有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作用,推测其可能与其下调血清IL-1β、上调IL-4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芪黄酮、黄芪多糖、黄芪皂苷3种有效部位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和脂联素的影响。方法:按STZ 52 mg.kg-1体重腹腔注射SD大鼠诱导糖尿病模型,分别给予黄芪黄酮、黄芪多糖、黄芪皂苷进行干预,给药剂量均相当于黄芪生药量6.3 g.kg-1。观测30 d,血糖仪检测血糖,ELISA法检测血清胰岛素、血清脂联素。结果: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水平升高(P<0.05),血清胰岛素、脂联素水平下降(P<0.05)。黄芪黄酮可明显干预上述变化(P<0.05);黄芪多糖与黄芪皂苷虽略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血清胰岛素、血清脂联素的水平,但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黄芪有效部位可影响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和脂联素水平的变化,黄芪黄酮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蒙古黄芪有效成分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ADH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4周龄,SHR大鼠40只,Wistar大鼠10只。将SHR大鼠随机分为蒙古黄芪多糖组、蒙古黄芪皂苷组、蒙古黄芪黄酮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Wistar大鼠作为阴性对照组。按10 mL/kg体质量的量灌胃。各治疗组分别施以蒙古黄芪多糖0.15 g·kg^-1、蒙古黄芪皂苷0.15 g·kg^-1、蒙古黄芪黄酮0.13 g·kg^-1;模型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以0.01 mL·g-1生理盐水,连续灌胃4周。观测大鼠行为学及神经递质指标。结果开场实验结果显示:各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站立次数、理毛次数、粪便粒数显著减少(P<0.05);蒙古黄芪多糖组和皂苷组轨迹分布趋于阴性对照组,中央停留时间较蒙古黄芪黄酮组少。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穿越平台次数较少、停留时间比率和游程比率增加(P<0.05);蒙古黄芪皂苷组穿越平台次数均大于其他各组(P<0.05)。大鼠血清神经递质检测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五羟色胺(5-HT)、多巴胺D2受体(DR2)、去甲肾上腺素(NA)含量均降低(P<0.05);各药物组DR2含量均比模型对照组高(P<0.05);蒙古黄芪多糖和皂苷组5-HT、NA、DR2含量显著高于蒙古黄芪黄酮组。结论蒙古黄芪多糖、皂苷提高ADHD模型大鼠血清中的DR2、NA、5-HT含量,可能是治疗ADH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肝、骨骼肌AdipoR1及AMPK mRNA表达,探讨黄芪有效部位(黄酮、多糖、皂苷)调节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芪组、黄酮组、多糖组、皂苷组,观测30d,检测血糖、血清胰岛素(ELISA),肝、骨骼肌AdipoR1、AMPK mRNA表达(real-time PCR)。结果:模型组血糖水平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肝、骨骼肌组织中AdipoR1、AMPK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黄芪各有效部位均可降低血糖、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以黄芪组、黄酮组作用显著(P<0.05);黄芪各有效部位可上调肝和骨骼肌组织中AdipoR1、AMPK mRNA表达,其中在肝组织中以黄芪组、黄酮组升高明显,在骨骼肌组织中以皂苷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黄芪有效部位可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以黄芪黄酮效果显著;其调节血糖的机制可能与肝、骨骼肌AdipoR1、AMPK mRNA表达水平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体外模拟高糖病理微环境,探讨黄芪多糖对小鼠肾小球足细胞Desm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小鼠肾小球足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甘露醇高渗对照组、高糖组和黄芪多糖干预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和real-Time PCR检测各组足细胞Desmin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计数结果显示:黄芪多糖干预组小鼠肾小球足细胞表面Desmin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高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正常对照组和甘露醇高渗对照组,高糖组Desmin mRNA表达增加(P0.05);而相较高糖组,黄芪多糖干预组Desmin 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糖刺激下,黄芪多糖干预可下调肾小球足细胞Desmin表达,是黄芪治疗DN蛋白尿的可能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黄芪等中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及其部分机制。方法提取黄芪、枸杞、香菇、地黄、防风、当归、柴胡、板蓝根、蒲公英等9味中药多糖组分,分大、中、小剂量灌胃干预实验小鼠,连续给药7d后,采用ELISA法检测实验动物血清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等细胞因子水平,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 1黄芪、枸杞、地黄等3味中药多糖组分一定浓度组小鼠血清GM-CSF、G-CSF、M-CSF中一个或多个集落刺激因子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具有浓度差异性(P0.05或P0.01);2当归多糖组分各浓度组小鼠血清M-CSF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减低(P0.01),且具有浓度差异性(P0.01)。结论黄芪、枸杞、地黄、当归等4味中药的多糖组分对机体集落刺激因子的干预效应的可能是这些中药免疫调节作用的部分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和艾灸前后骨髓抑制模型小鼠血清中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含量变化,探讨针灸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促进白细胞升高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昆明种小鼠80只,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每组20只。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注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制造小鼠骨髓抑制模型,正常组腹腔注射等量0.9%NaCl溶液。造模后4h针刺组、艾灸组均选取"大椎""膈俞""肾俞""足三里"分别进行针刺、艾灸治疗,正常组、模型组同针刺组、艾灸组抓取、固定,不予任何治疗。均每日1次,连续5d。各组小鼠分别采尾部静脉血,人工镜检造模前至干预结束每日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并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观察治疗3天、5天后各组血清中GM-CSF、G-CSF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各时间点白细胞计数均降低(均P<0.05),血清中GM-CSF和G-CSF含量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3天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与艾灸组白细胞计数增加,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GM-CSF和G-CSF含量升高(均P<0.05)。治疗4天后,针刺组、艾灸组与模型组比较白细胞计数均增加(均P<0.05)。治疗5天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艾灸组白细胞计数升高且接近正常值,血清GM-CSF和G-CSF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针刺和艾灸可以通过提高CTX小鼠血清中GM-CSF和G-CSF的含量,促进骨髓系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利于骨髓造血功能重建,减轻烷化剂CTX造成的骨髓抑制,从而提升外周血白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黄芪有效组分(黄芪黄酮、黄芪多糖、黄芪甲苷)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作用。方法:①筛选黄芪黄酮、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对神经干细胞有增殖作用的最佳浓度。③神经干细胞分为对照组、黄芪甲苷、黄芪黄酮组,分别用普通培养基及上述筛选的最佳浓度的黄芪甲苷、黄芪多糖、黄芪黄酮含药培养基进行神经干细胞培养,分别于第7天、第14天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法染色,观察神经干细胞增殖标志物BRDU表达。结果:②浓度为0.002mg/ml的黄芪甲苷、0.02mg/ml黄芪黄酮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有明显的增殖作用(P<0.05),黄芪多糖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无明显增殖作用。②神经干细胞用最佳浓度的黄芪甲苷及黄芪黄酮培养7天及14天后BRDU阳性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黄芪甲苷、黄芪黄酮有显著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芪饮片及提纯有效部位干预糖尿病大鼠效应。[方法]采用STZ造糖尿病大鼠模型,予黄芪及相当于黄芪生药量6.3g.Kg-1的黄芪有效部位分别进行干预,同时设立阳性药物对照组,观测7d3、0d体重及血糖;每日测量摄食量与饮水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模型大鼠的摄食量及饮水量均显著上升(P<0.01);造模第7d、30d,糖尿病模型大鼠的体重显著下降,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水平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第30d黄酮组、酮苷组体重水平显著上升(P<0.01),西药对照组、黄芪饮片组、黄酮组、酮糖组、酮苷组、酮糖苷组血糖水平降低(P<0.05)。[结论]黄芪及有效部位可改善糖尿病大鼠的体重、血糖水平,黄芪黄酮及与其配伍的有效部位各组均显示出良好的效应强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黄芪葛根汤有效组分及其配伍对糖尿病大鼠肝脏脂代谢及炎症反应的作用机理。方法将8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金芪降糖片组、总黄酮组、总皂苷组、总黄酮与总皂苷组。一次性腹腔注射STZ(按46 mg·kg-1)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生化分析仪检测TG、CHO的水平,Real-time PCR法检测肝组织AdipoR1、AMPK、P38MAPK、PPARγ、LXRα、SREBP1mRNA表达。结果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总黄酮能显著降低血清中CHO的浓度;总黄酮、总皂苷均能降低TG水平,且能增强AdipoR1、LXRαmRNA降低P38MAPK、SREBP1mRNA的基因表达。对于促进AMPK、PPARγmRNA基因的表达,总黄酮的作用更显著,总皂苷及两药的交互作用不明显。结论总黄酮发挥降脂抗炎作用可能主要与AMPK、PPARγmRNA表达有关;总皂苷的降脂抗炎作用可能主要与P38MAPKmRNA表达有关;两组分配伍的作用可能与激活AMPK/SREBP1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黄芪不同有效部位配伍干预糖尿病模型大鼠 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黄芪不同有效部位配伍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及脂联素的影响,筛选有效干预糖尿病的黄芪有效部位。方法:SD大鼠ip STZ 52 mg·kg-1诱导糖尿病模型,分别ig给黄芪及其有效部位的不同配伍,同时设对照组;给药30d后,以血糖仪测血糖,ELISA法测血清胰岛素、脂联素。结果:糖尿病模型大鼠体重减轻,血糖升高,血清胰岛素、脂联素水平下降(P<0.05);酮苷组大鼠体重增加明显(P<0.05);黄芪组、酮糖组、酮苷组、酮糖苷组血糖降低(P<0.05),酮苷组优于糖苷组(P<0.05);黄芪组升高胰岛素作用显著(P<0.05);各给药组对血清脂联素均有调节作用(P<0.05),以黄芪、酮苷、酮糖苷组作用显著(P<0.05)。结论:黄芪及其有效部位的不同配伍调节糖尿病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及脂联素水平的作用强度有差异,以黄芪黄酮配伍黄芪皂苷药效较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黄芪葛根汤总黄酮、总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肝脏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5(IL-15)的影响及其在调节糖尿病糖脂代谢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方法:将6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A1B1)、对照组、总黄酮组(A2B1)、总皂苷组(A1B2)、总黄酮和皂苷组(A2B2),每组11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链脲佐菌素(STZ)造模后,按2×2析因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第7天测定大鼠随机血糖,造模后30天测定血糖、血脂以及肝脏IL-12、IL-15等指标。有关联的指标计算加权综合评分,对综合指标运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总黄酮、总皂苷的主效应及其交互效应。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黄酮、总皂苷均可降低大鼠血糖水平,两者之间无交互作用;总黄酮、总皂苷均能降低血清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IL-15、IL-12水平,两药之间有交互作用,单一用药比合用效果好。结论:黄芪葛根汤总黄酮、总皂苷具有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CHO、TG水平以及肝脏IL-12、IL-15水平的作用;但总黄酮、总皂苷对上述指标的调节未呈现叠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黄芪对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的防护作用.方法:将120例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化疗同时予黄芪注射液4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1天为1个疗程,连用4个疗程,对照组单纯用化疗.结果:治疗组的外周血WBC、PLT降低程度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Hb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黄芪注射液辅助化疗可对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阿糖胞苷建立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小鼠模型,研究肿节风总黄酮对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及机制。方法小鼠注射阿糖胞苷造成血小板减少模型,并通过对肿节风及其各分离部位进行灌胃用药,就肿节风总黄酮对小鼠外周血象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小鼠经注射阿糖胞苷造模后,模型组血小板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节风总黄酮中剂量组、阳性药强的松龙组PLT显著高于模型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药强的松龙组WBC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PV、 RBC、 HGB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无显著性(P〉0.05),阿糖胞苷对其无影响。结论阿糖胞苷能够有效造成小鼠血小板减少模型,肿节风总黄酮能够明显对血小板起到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