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63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介绍俞景茂教授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经验,俞师认为痰瘀互结,阻止颃颡为其基本病机,化痰散瘀为其基本治法,并分期论治,佐以疏散风热,补益脾肺等法。  相似文献   
82.
腹直肌分离(DRA)是妊娠期及产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属于中医筋病范畴.腹白线增宽、张力下降及腹肌功能失调是产后DRA的基本临床特征.DRA给产后女性带来心理及生理的双重影响.文章就近年来产后DRA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83.
目的:系统评价独活寄生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中国知网、维普、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EBSCO数据库,纳入独活寄生汤治疗PMO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文献并提取数据,运用Cochrane标准评价文献质量,使用软件Revman...  相似文献   
84.
蔡慧君  楼毅杰  纪云西 《新中医》2022,54(8):220-223
整理归纳分析脾胃郁火与坎离的关系,基于此指导临床诊治。分析认为,脾胃郁火乃坎离失济、阴阳二气错踞他位不得归于本位,脾胃气机升降失司而致“郁”。基于坎离既济理论辨治脾胃郁火,若坎离既济,心肾相交,脾胃方可行其升降之职,故脾胃郁火在治疗上当透达宣导、调理升降,其本质不离开表、畅中、交通心肾。  相似文献   
85.
介绍谢长生教授辨治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临床经验。谢长生教授基于“血不利则为水”理论,从津血同源出发,认为“血不利”乃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中间环节,皆因脾虚气少,血停生瘀,瘀血化水,泛溢肌表而发为肿胀。故以益气活血、利水消肿为治疗大法,诸法有:益气补虚,以脾为要;活血化瘀,去菀陈莝;调畅三焦,利水消肿;清解余毒,邪去正安。总之,重视补益脾气,达到气行血行,血行水行,肿胀自消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86.
周世威  孔燕妮  陈华 《新中医》2022,54(7):28-32
回顾近10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研究,认为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遗尿有方便使用、依从性好、复发率低、改善伴随症状等优势,但其在治疗标准及疗效评估方面尚无统一标准,部分外治方法的安全性有待评价。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消瘀泄浊饮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TCMSP 与化学专业数据库及文献收集消瘀泄浊饮的有效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在GeneCards、OMIM、DrugBank、TTD 数据库中获得CRF 相关靶点,对消瘀泄浊饮药物靶点和CRF 相关基因取交集。使用Cytoscape 3.7.2 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CRF-靶点”网络,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 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借助Metascape 在线工具对关键靶点进行GO 功能富集分析、KEGG 通路富集分析,并用Autodock vina 和Chimera-1.14 软件对蛋白和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通过筛选获得消瘀泄浊饮主要活性成分68 个,249 个靶点基因;CRF 相关基因共1 533 个;交集靶点101 个。消瘀泄浊饮治疗CRF 的关键靶点为黄芪、川牛膝、车前草的共同主要成分AKT1,IL-6,以及大黄、黄芪、桃仁、川牛膝、车前草的共同主要成分PTGS2 等。KEGG 富集分析筛选出包括HIF-1 信号通路、PI3K/Akt 信号通路、NF-κB 信号通路、JAK-STAT 信号通路在内的185 条通路,生物过程主要涉及对氧化应激的反应、凋亡、活性氧代谢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消瘀泄浊饮中槲皮素、木犀草素、芦荟大黄素等关键化合物与IL-6、PTGS2 等关键靶点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消瘀泄浊饮治疗CRF 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芦荟大黄素等活性成分,经HIF-1、PI3K/Akt、NF-κB、JAK-STAT 等信号通路,作用于IL-6、PTGS2 以调节细胞凋亡、氧化应激、脂多糖反应、活性氧代谢等多个生物过程,最终达到延缓CRF 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益盖宁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就诊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益盖宁肌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补肾活血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腰椎骨密度(BMD)以及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S-CTX)、血清骨钙素(OC)的变化情况。结果: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OC水平、S-CTX水平、VAS评分、ODI评分及观察组BMD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ODI评分、VAS评分、BMD、OC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OVCF,补肾活血方联合益盖宁保守疗法能够缓解疼痛,刺激成骨,有效提高患者骨密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9.
目的:妇科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其复杂性对各种诊治手段提出挑战。有必要分析三因制宜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思辨特征与应用,为临床辨治提供思路。方法:查阅资料,分析总结三因制宜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理论与应用。结果:《黄帝内经》中“三因制宜”学说可总结为“因机复杂,宜用三因”“因时制宜,阴阳和合”“因地制宜,五行承制”“因人制宜,纠偏复正”,即妇科恶性肿瘤治疗需分析患者所处地理与社会环境,基于女性独有生理结构和脏腑功能给予个体化诊治方案。这种诊治模式与现代医学“个体给药”思路一致。结论:《黄帝内经》中的“三因制宜”是中医学治疗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临床诊治妇科恶性肿瘤起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0.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是以骨髓造血衰竭和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的血液系统疾病。再障发病的主要机制:(1)造血干细胞缺陷,即“种子”学说;(2)机体的免疫异常,即“虫子”学说;造血微环境异常,即“土壤学说”。大约70%的再障与免疫紊乱有关。1995年Sakaguchi等首次报道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s,Tregs)。随着对Tregs生物学特性、功能特点等的深入研究,发现,Tregs是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细胞群,其独特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对潜在的、具有伤害性的自身反应性细胞进行调控,诱导和维持自身免疫耐受,其数量缺乏和功能紊乱会导致严重或致命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