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0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105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23篇
口腔科学   78篇
临床医学   290篇
内科学   337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167篇
综合类   1294篇
预防医学   48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43篇
  5篇
中国医学   280篇
肿瘤学   258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447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404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46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2 毫秒
81.
目的应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广西某市县级医疗机构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探索住院医疗费用分析新模式。方法采用SPSS 23.0软件对2016年52 112名在广西某市县级医院住院的患者的住院费用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多水平混合线性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医院地域、经济类型、机构类别以及患者付款方式、性别、年龄、是否有合并症或并发症、是否为手术患者、是否为异地患者、住院时间等与患者医疗费用有关。结论多水平混合线性模型可用于多水平结构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 探讨芡实醇提物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并测定芡实醇提物、水提物上清和沉淀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 80%乙醇提取芡实种仁,浓缩冻干后得干燥粉末,药渣采用水提醇沉法,经抽滤旋蒸制备上清和沉淀。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诱导糖尿病肾病模型,灌胃给予芡实醇提物(75、150、300、600 mg/kg)12周后,检测大鼠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含量,并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对Fe3+还原力、1,1-二硝基-2-三硝基苯肼(DPPH)、O2-和OH-自由基清除率的比较,测定3种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 与糖尿病肾病模型组比较,各剂量芡实给药组均能降低大鼠24 h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含量,芡实150和600 mg/kg组尿蛋白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芡实给药组大鼠血中BUN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芡实300 mg/kg组降低更为显著(P<0.01)。12周末肾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芡实醇提物300和600 mg/kg能够明显减轻肾组织损伤。芡实醇提物在浓度为0.6、0.8和1.0 mg/ml时,显示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表现为对Fe3+的还原,对DPPH、O2-和OH-的清除。结论 芡实醇提物具有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84.
芡实属于睡莲科植物,其种仁、种皮、叶柄和花梗均可入药。可通过浸提、回流和超声法提取,采用大孔树脂纯化,并利用近红外指纹图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X线衍射傅立叶分析法和ITS2条形码序列测序技术进行质量控制。芡实富含氨基酸、脂肪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其主要药用成分包括多酚、倍半新木脂素、生育酚、脑苷脂和环二肽,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降血糖、抗心肌缺血、降低尿蛋白、抑菌和防治胃黏膜损伤等药理活性,临床已开展芡实制剂对于糖尿病和慢性肾炎的治疗。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芡实药用部位、提取纯化方式、质量控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芡实后续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5.
我院9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2013年9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 912例ADR中,年龄大于60岁患者占31.91%,以抗菌药物诱发的ADR居多(32.02%),静脉滴注给药是引发ADR的主要途径(74.12%),最常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6.18%),绝大部分ADR经过相关处理后能够完全治愈(55.92%)或者好转(42.76%)。结论医务人员应加强药品ADR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临床表现和反应,合理指导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银离子敷贴在下肢静脉性溃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取的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共73例,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7)。对照组行凡士林纱布治疗,观察组行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治疗。对比两组伤口愈合情况、伤口面积变化情况和周围皮肤浸渍情况。结果观察组伤口总愈合率为9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治疗1、2、3周的伤口面积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1、2、3周的周围皮肤浸渍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在下肢静脉性溃疡治疗中,银离子敷贴可加速伤口愈合,有效地缩小伤口面积,避免渗液对周围皮肤浸渍。  相似文献   
87.
目的了解肿瘤内科病房护士压力来源及心理健康状况,寻找肿瘤内科护士应对职业压力的心理调适策略。方法采用护士压力源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肿瘤内科139名护士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与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压力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症状自评与常模比较,肿瘤内科病房护士在SCL-90的9个因子及阳性项目数和总分方面均显著高于常模。结论工作压力是影响肿瘤内科病房护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应针对护士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指导其自我调适并进行减压。  相似文献   
88.
<正>电离辐射直接作用于核酸、蛋白质(包括酶类)等生物大分子,使其发生电离、激发化学键的断裂等,继而造成其结构和性质的改变,最终导致细胞损伤,特别是DNA的损伤~([1]);其也通过间接作用诱导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等活性氧自由基,引起细胞内DNA的氧化、断裂或碱基错配等现象,并最终诱发细胞死亡~([2])。因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就诊,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35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分为对照组(冠脉造影正常)90例,冠心病组260例,检测FT3、FT4和sTSH,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依据Gensini 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按Gensini 积分分成3组(Gensini 积分<30分组、30~60分组、>60分组)。比较对照组及冠心病组亚临床甲减的发病率及不同Gensini 积分时冠心病亚临床甲减的发病率及sTSH 水平;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分析亚临床甲减与冠心病Gensini 的相关性。结果(1)冠心病组亚临床甲减发病率(20.77%)高于正常对照组(12.22%)(P <0.05);(2)冠心病Gensini 积分>60分组亚临床甲减发病率为26.83%,显著高于Gensini 积分<30分组(17.58%)和30~60分组(18.39%),P <0.05。sTSH 水平Gensini 积分>60分组高于Gensini 积分<30分组和30~60分组(P <0.01);(3)亚临床甲减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度是甲状腺功能正常者的2.53倍,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与sTSH 呈正相关(r =0.548,P <0.05)。结论亚临床甲减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且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0.
苗林  尹瑞兴  吴东峰 《重庆医学》2015,(24):3341-3344
目的:分析 NPC1L1基因1735 C>G 多态性分布特征及其与血脂、肥胖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409例汉族人群进行 NPC1L1基因多态性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间血脂水平、BMI 的差异。结果CC,CG,GG 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9.40%、46.00%、14.60%;等位基因 C 和 G 频率分别为62.35%和37.65%。3种基因型组间的 LDL-C、ApoB 水平和 BMI 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 等位基因携带者(GC/GG 基因型)较 CC 型有更高的 LDL-C、ApoB 水平(P <0.05)。血脂谱和 BMI 与多种环境因素相关。结论NPC1L1基因1735 C>G 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和 BMI 相关,G 等位基因可能是高 LDL-C 水平和肥胖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