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目的根据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所规定的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的制作原则与流程,开发肝硬化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方法通过文献查阅、患者访谈及参照国内外有关量表,收集和提取肝硬化患者的重要信息,构建概念框架,进而形成条目池。再经由患者认知测试、患者评价及专家评审,完善条目池,形成最初的量表。用此量表分别在山西省不同地区的不同级别的8所医院进行小规模的预调查,回收问卷后,应用经典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IRT)共7种方法对条目进行筛选,将其结果与专业知识结合后删除不符合要求的条目,形成初始量表。最后使用初始量表在上述8所医院开展大规模的正式调查,用与预调查相同的方法对条目进行第二次筛选,形成终选量表。结果终选量表含有50个条目,分为生理、心理、社会、治疗4个领域,共计13个维度。结论形成的终选量表基本符合理论框架,筛选出的条目能够较好地反映肝硬化患者生命质量的内涵。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硫酸锌对高脂喂养载脂蛋白E(AopE)基因敲除小鼠心脏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AopE基因敲除小鼠分为高脂模型组、低锌剂量组和高锌剂量组,三组小鼠连续14周喂饲高脂饲料制作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除正常对照组和高脂模型组自由饮用去离子水外,其余两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分别自由饮用浓度为2.5 mmol/L、25 mmol/L硫酸锌水溶液分别作为低锌剂量组和高锌剂量组.测定小鼠的体重、心重指数、心脏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和金属硫蛋白-Ⅰ型(MT-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低锌剂量组和高锌剂量组小鼠的体重和体重增重明显降低(P<0.05);高脂模型组、低锌剂量组和高锌剂量组小鼠心重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低锌剂量组和高锌剂量组小鼠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高脂模型组(P<0.01);但低锌剂量组和高锌剂量组小鼠的丙二醛(MD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高脂模型组(P<0.01);高锌剂量组小鼠心脏组织中MT-1 mRNA水平明显高于高脂模型组(P<0.05).结论 硫酸锌能够明显增强高脂喂养AopE基因敲除小鼠心脏的抗氧化能力,而MT可能在抗氧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GLP-1类似物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SOD、8-OHdG表达的影响研究,探讨GLP-1类似物对糖尿病肾病时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制备DN实验模型,分组后干预后采用免疫组化观察肾脏组织SOD、8-OHdG表达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与DN组相比,高剂量治疗组和低剂量治疗组的血糖、24h尿蛋白定量明显改变,高的治疗组改善非常明显(P<0.05)。低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大鼠肾组织的SOD表达明显上升,8-OHdG表达明显下降(P<0.05),高剂量治疗组大鼠肾组织的表达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 GLP-1类似物可以剂量依赖地降低糖尿病肾病时肾脏组织氧化应激的水平,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抗炎作用.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30~270g,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烷组(S组)、抑制剂组(S+Z组)和溶剂对照组(S+D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合并低血压方法 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所有大鼠再灌注24h后处死,取海马.光镜下观察各组海马病理学变化,检测海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HO-1表达.结果 七氟烷组HO-1(0.466±0.041)较缺血再灌注组(0.338±0.023)显著升高(P<0.05),TNF-α和IL-1β较缺血再灌注组显著降低(P<0.05);抑制剂组HO-1较七氟烷组显著降低(P<0.05),TNF-α和IL-1β较缺血再灌注组显著升高(P<0.05);七氟烷组海马病理学损伤较缺血再灌注组和抑制剂组减轻.结论 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七氟烷上调脑组织中HO-1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和2(MRP1、MRP2)基因突变对地方性砷中毒患者表型的影响.方法 在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高发区朔州市朔城区的3个自然村.对常住人口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样并进行问卷调查,从问卷中筛选出在当地居住20年以上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并进行临床检查.依据<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 211-2001),将临床诊断为地方性砷中毒的75名患者作为砷中毒组,其余164人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人群外周血,其中砷中毒组75份,对照组118份,提取DNA.对MRP1基因第2、17、23外显子和MRP2基因第10、18、31外显子进行扩增,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检测目的 基凶的突变情况,并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基因突变率在砷中毒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239份,其中砷中毒组75份,对照组164份.两组人群在年龄[(58.85±11.26)岁与(45.73±11.92)岁]、性别[男性57.3%(43/75)与27.4%(45/164)]、吸烟[46.7%(35/75)与21.3%(35/164)]、农药接触史[41.3%(31/75)与29.3%(48/1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分别为3.378、3.553、3.225、1.864,P<0.01或<0.05];在饮酒[17.3%(13/75)与8.5%(14/164)]、果蔬摄入[5.3%(4/75)与9.1%(15/164)]、肉蛋奶摄人[34.7%(26/75)与30.5%(50/1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1.836、0.560、1.210,P>0.05).MRP1的第23外显子和MRP2的第18外显子在砷中毒组和对照组中均未检测到突变:MRP1的第2外显子在砷中毒组和对照组中突变检出率分别为8.00%(6/75)和5.93%(7/118),第17外显子突变检出率分别为13_33%(10/75)和8.47%(10/118);MRP2第10外显子突变检出率分别为22.67%(17/75)和18.64%(22/118),第31外显子突变检出率分别为5.33%(4/75)和2.54%(3/118),两组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312、1.165、0.460、2.794,P>0.05).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果蔬摄入、肉蛋奶摄入和农药接触史后,以上基因突变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0.803、1.892、2.388、1.098,P>0.05).结论 未发现MRP1基因第2、17、23外显子和MRP2基冈第10、18、31外显子突变对地方性砷中毒表型有影响.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铝对大鼠认知能力及全基因组甲基化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SD雄性大鼠72只,按体质量随机分成两部分9组,实验部分:对照组(生理盐水),低、中、高铝剂量组(0.27、0.54和1.08 mg/kg);干预部分:对照组(生理盐水),铝高剂量组(1.08 mg/kg),铝高剂量+叶酸低、中、高剂量组(0.7、1.5和3.4 mg/kg),每组8只。各组大鼠腹腔注射相应剂量麦芽酚铝(0.2 ml/d),同时叶酸各剂量干预组每日灌胃叶酸1 ml/100 g,连续60 d。采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全基因组甲基化。结果 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铝暴露可导致大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明显减少,铝低、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干预铝高剂量组可导致大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和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明显增多,铝高剂量组与铝高+叶酸中、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定结果显示:随铝染毒剂量的增加,0.54、1.08 mg/kg染毒组大鼠全基因组甲基化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添加高剂量叶酸组全基因组甲基化率显著增加,与铝高剂量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铝可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大鼠全基因组甲基化率降低,叶酸可能对其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了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抗-HBs阳性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网络关系。方法 以2019年4―7月在2家医院就诊治疗的623名18~70岁的CKD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病历查阅获得其一般人口学特征、CKD患病情况、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相关信息的资料,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了解CKD患者抗-HBs阳性率,并通过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CKD患者抗-HBs阳性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网络关系。结果 CKD患者既往乙肝疫苗接种率为14.13%(88/623),抗-HBs阳性率为32.58%(203/623);控制混杂因素后,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既往接种过乙肝疫苗和有乙肝家族史者抗-HBs阳性概率高(OR=1.71, 95%CI:1.07~2.72;OR=2.63, 95%CI:1.03~6.73);贝叶斯网络模型结果显示既往乙肝疫苗接种、乙肝家族史与抗-HBs直接相关,乙肝家族史、年龄、文化程度通过既往乙肝疫苗接种与抗-HB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