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70篇
神经病学   100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61.
摘要目的 建立通脉养心丸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制何首乌、甘草;采用HPLC法测定通脉养心丸中甘草酸的量。结果 制何首乌和甘草的TLC鉴别效果良好、专属性强、分离度高,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甘草酸进样量在0.133 6~3.006 9 μg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7.7%,RSD为0.78%(n=6)。结论 所建立的质量分析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通脉养心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2.
改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改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4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改良组(11例)采用改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即术中应用患者自身桥小脑脚硬膜或人工可缝合硬膜将单纯压迫在三叉神经上方或外侧方的血管包裹“悬吊”,从而达到减压目的;对照组(31例)采用传统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结果对照组术后疼痛完全缓解27例,明显缓解2例,轻微缓解1例,未缓解1例;并发面部麻木感5例,外耳道异物感3例,听力下降1例;术后随访复发I例。该良组术后疼痛均完全缓解,无面部麻木等并发症,随访无复发。结论改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且可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血清GFAP、NDKA和PARK7与IS的相关性,及其对IS诊断、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37例IS患者、28例ICH患者和30名健康人血清GFAP、NDKA和PARK7含量水平,所有患者在发病12 h内、第3、14天除进行上述3项指标检测外,还在相应时间点用MES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14 d出院时用Barthel指数(BI)评价其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分析3项指标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对IS的诊断效能。结果IS组发病12 h内、第3、14天血清GFAP含量分别为(5.49±2.25)、(5.17±2.29)、(5.96±2.39) μg/L,血清NDKA含量分别为9.15(6.28~12.79)、9.13(6.31~12.23)、9.31(6.40~11.83) μg/L,血清PARK7含量分别为(32.71±6.34)、(31.23±6.04)、(32.79±6.94)μg/L;健康对照组血清GFAP、NDKA、PARK7含量分别为(4.62±1.56)、4.24(3.30~5.61)、(14.25±2.65) μg/L。IS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除第3天的GF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129,P>0.05),IS组其余各时间点的3项指标水平分别高于健康对照组(GFAP的t值分别为2.642、1.870,P均<0.05;NDKA的Z值分别为6.173、6.100、6.278,P均<0.01;PARK7的t值分别为14.964、15.367、16.060,P均<0.01)。检测GFAP对IS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46.7% (14/30)和81.1% (30/37),NDKA对IS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0.0% (27/30)和78.4% (29/37),PARK7对IS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6.7% (29/30)和97.3% (36/37);3项标志物联合检测对IS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6.7% (29/30)和100%( 37/37)。此外,IS组GFAP升高的发病风险是健康对照组的1.3倍(OR=1.300,P=0.044),NDKA升高是1.7倍(0R=1.668,P=0.036),PARK7则是1.8倍(OR=1.809,P=0.005)。IS患者发病<12h时GFAP血清含量在IS组和ICH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7,P=0.000);发病不同时间的GFAP、NDKA和PARK7血清含量与MESSS存在不同程度正相关,即IS发病<12 h时,3者r值分别为0.534、0.482、0.357,P均<0.05;3d时,3者r值分别为0.433、0.487、0.299,P值分别为0.007、0.002、0.073;14 d时,3者r值分别为0.394、0.200、0.084,P值分别为0.016、0.236、0.620。14 d出院时GFAP、NDKA和PARK7血清含量与BI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30、-0.321、-0.076,P值分别为0.044、0.050、0.657)。结论血清GFAP、NDKA和PARK7含量与IS密切相关,血清3项指标志升高是IS发病的危险因子,检测3项指标有助于IS的早期诊断,且对患者及时治疗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胶质母细胞瘤是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其治疗方式是以包括手术、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尽管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努力,但患此恶性肿瘤的患者预后仍较差,生存期约为9-12个月[1-2].替莫唑胺(TMZ)作为一种新型的口服二代烷化剂类化疗药,在中枢神经系统可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是一种理想的脑胶质瘤化疗药物[3-4].经过大量临床研究证实TMZ可以明显提高胶质母细胞瘤的生存期,中位生存期提高至14.6个月,同时将两年生存率提高至27.2%[5].本研究通过观察天津市环湖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135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口服TMZ化疗后的各项不良反应,并进行综合分析来评价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5.
目的 研究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大鼠损伤周围脑组织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及其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EPOR)的表达.方法 7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36只)、液压冲击脑创伤模型组(36只).根据处死时间,分为6,24 h和3,5,7,14 d6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假手术组和脑损伤组各处死6只大鼠,取损伤周围脑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PO、EPOR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结果 EPO在伤后24 h内即升高,到第3天达到高峰,并可维持2 d左右,至伤后第7天开始下降,于伤后14 d基本恢复至伤前水平;而EPOR于伤后24 h到达高峰,至伤后14 d表达量仍可维持较高的水平.结论 TBI后24 h内源性EPO及其受体的表达即开始增加,但二者的表达具有不一致性,且EPO相对受体表达具有短暂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s of erythmpoietin(EPO)and its receptors(EPOR)in the injured brain tissue ofthe ra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Methods A total of78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including control group(six rats),sham group(36rats) and fluid percussion injury group(36 rats).The rats were sacrificed at 6,24 hours,3,5,7 and 14days after TBI in the sham group and the fluid percussion injury group(six rats at each time point).Then,the injured brain tissues were removed for observation of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s of EPO and EPOR by meaDiB of real-time PCR and Western blot.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EPO was increased at 24 hours and reached the peak at day 3 after TBI.The hish expression level of EPO could maintain for two days or so.began to decrease at day 7 and recovered to normal at day 14 after Till.While the expression of EPOR reached the peak at 24 hours after TBI and maintained hish level at day14. Conclusions The expressions of EPO and EPOR show increase within 24 hours after TBI.In fact,the expressions of both factors are not in consistency,with more transient expression of EPO.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在颅内肿瘤患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围术期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颅内肿瘤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麻醉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氯胺酮进行麻醉维持,研究组给予七氟醚进行麻醉维持。比较两组围术期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变化及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在气管插管后(T2)、切开颅脑时(T3)及手术过程中(T4)时的内皮素水平均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T1)和手术结束(T5)时的内皮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儿在T2、T3及T4时的一氧化氮水平均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在T1和T5时的一氧化氮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儿SAS、SDS评分均高于研究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颅内肿瘤患儿进行麻醉的过程中,予以七氟醚麻醉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多加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7.
Liu MY  Zhou LC  Wang YJ  Lei J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3):171-173
目的 观察灌注CT联合CO2吸入测定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患者脑血管储备的可行性及脑血管储备的影响因素.方法 灌注CT采用10排的螺旋CT,激发试验采用5% CO2和95%O2混合气体,应用具有单向通气功能的简易呼吸气囊对40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患者进行了脑血管储备的测定.另外检测了36名健康志愿者及32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患者吸入5%CO2和95%O2混合气体2 min后呼气末CO2浓度的变化.结果 36名健康志愿者和32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患者吸入混合气体后呼吸末CO2浓度增加值分别为0.93%±0.31%和0.89%±0.23%(P<0.05).脑血管储备测定值可达20%以上.大脑中动脉支配区的脑血管储备与侧支循环数目和侧支循环分级呈正相关,与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程度未发现明显相关关系.结论 经过初步观察,灌注CT联合CO2吸入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测定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患者脑血管储备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青年急性脑梗死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382例,其中血清HCY水平正常者156例,血清HCY升高者226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 h及治疗后7 d的美国国立卒中卫生院卒中评分量表(NHISS)评分;治疗前、治疗后30 d、治疗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析血清HCY水平与青年急性脑梗死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高血清HCY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及mRS评分均高于血清HCY正常组。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是影响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9.
孟广娴  杨霞  张欣  甘燕玲 《职业与健康》2023,(10):1383-1391
目的 通过系统整合和评价主题为医护人员经历职业暴露风险的真实体验及应对策略的质性研究,为有效预防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及暴露后的多元化应对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INAHL、Embase及Scopus 6个英文数据库系统和我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和CBM 4个中文数据库系统,主题为医护人员经历职业暴露风险真实体验及对策的相关质性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2年1月。使用EndNote X9对检索后的文章进行过滤和解析,按照澳大利亚国家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研究所的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版)评估文章等级,用meta整合的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结果整合。结果 共收入13篇文献,提炼出56个成果,总结合并为9个分类,最后总结成3个整合结果,分别是经历职业暴露风险医护人员的身心体验、导致职业暴露发生的影响因素和职业暴露的多元化应对策略。结论 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代背景下,随着诊疗范围和人群的不断扩大,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及应对策略,关注暴露后医护...  相似文献   
70.
庞心元  赵卫生  姜炜  吕仲虹 《天津医药》2000,28(12):721-723
目的:报告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颅外肿瘤的结果并做临床分析,方法:1997年5月-1998年7月治疗40例颅外肿瘤(42个病变)并进行了随访,肿瘤的临床靶体积从0.2-232cm^3(平均29.7cm^3),对计划靶体积的最小放射剂量每次3.12-11.8Gy,分1-10次照射,最大剂量为4.00-15.00Gy(平均6.63Gy),治疗后20-100(平均80),实体瘤疗效标准: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23例),无变化(NC)3例,进展(PD)5例,随访114个月期间,观察到87.5%的肿瘤得到控制,80%的肿瘤缩小或消失,结论: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颅外肿瘤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