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目的 分析苏州地区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苏州市抽取261例45~70岁的绝经后妇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相关资料,测定桡骨远端骨密度,分析骨质疏松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61例中,骨质疏松92例(35.25%)(A组),骨量减少117例(44.83%)(B组),骨量正常52例(19.92%)(C组).A组的绝经年限、分娩次数、腰围、腰臀比(WHR)、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均高于B、C组(P<0.05).绝经年限(OR=2.29)和WHR (OR=3.79)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绝经时间长、中心性肥胖和多产妇女是骨质疏松的高风险人群.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Bmi-1基因对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脐血MSCs,先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第3和6代MSCs Bmi-1基因的表达,用real-time PCR检测Bmi-1基因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rdU掺入率来观察脐血MSCs增殖的能力;再通过连续传代至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利用real-time PCR检测Bmi-1基因在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前后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经过RNA干扰后,Bmi-1基因表达量显著减少;RNA干扰后的48 h、96 h、168 h,Bmi-1转录水平分别下降为正常的(28.67.±10.39)%、(24.46±12.15)%、 (32.68.±9.34)%.脐血MSCs的BrdU掺入率在RNA干扰前为(38.97 ±5.02)%,干扰后显著下降为(12.62 ±2.91)%.此外,当脐血MSCs体外连续传至12~15代时,伴随其增殖能力的下降,表现在Brdu掺入率降至(4.18 ±1.53)%,Bmi-1转录水平也显著下降(P<0.01).结论 RNA干扰抑制脐血MSCs Bmi-1基因表达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细胞连续体外传代至增殖能力下降后,Bmi-1基因表达显著下降.说明Bmi-1基因在脐血MSCs的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莉芙敏片与替勃龙改善围绝经期症状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加.结论 莉芙敏片能够有效、安全地改善妇女的围绝经期症状,其疗效与替勃龙相似,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替勃龙.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评价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其他名称:优诺安)治疗厌氧菌引起的盆腔感染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7年2至10月,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皖南医学院戈矶山医院就诊的、经筛选符合厌氧菌性盆腹腔感染标准的14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73例.观察组患者用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0.5 g,静脉滴注,0.5~1 h内滴完,每天两次,5~7 d为一疗程;对照组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用药剂量及疗程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疗程结束时,临床治愈率观察组为80%(56/70),对照组为81%(59/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厌氧菌细菌清除率为97%(36/37),对照组厌氧菌细菌清除率为92%(22/24),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3%(2/70),对照组为22%(16/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用于厌氧菌性盆腔感染的治疗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症状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低剂量雌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安宫黄体酮,观察2组患者雌二醇(E)、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骨密度值、更年期症评分、阴道评分、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E、FSH、LH、骨密度值、更年期症状评分、阴道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症状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更年期症状,不良反应少,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G(HLA-G)在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妊娠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选取24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实验组)及15例正常早期妊娠人工流产绒毛组织(对照组),应用RT-PCR及Western蛋白印迹技术检测两组间HLA-G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HLA-G基因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结论 HLA-G在胎盘组织中的低表达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了解育龄期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精液中B群链球菌(GBS)定植情况及对围产结局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泌尿外科就诊的CP患者592例,并选取同期非前列腺炎健康者472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的精液进行细菌、解脲脲支原体(UU)培养,荧光定量PCR检测沙眼支原体(CT)和GBS,并进一步按照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GBS阳性组和GBS阴性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及健康对照组配偶围产期结局。结果:育龄期CP患者精液GBS定植率为11.8%(70/592)。育龄期CP患者的精液中细菌检出率为54.4%(322/592),GBS占21.7%(70/322),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占19.9%(64/322),对照组精液中细菌检出率为7.8%(37/472),金黄色葡萄球菌占83.8%(31/37);两组细菌检出率差异显著(P0.01)。进一步随访观察GBS阳性组、GBS阴性组及对照组中受孕成功病例的围产结局,结果显示GBS阳性组发生不良围产结局发生率32.8%(19/58)明显高于GBS阴性组22.0%(29/132)及对照组2.2%(6/2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育龄期CP患者精液中GBS定植率明显升高,GBS阳性患者配偶妊娠不良围产结局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故应重视CP患者GBS的规范筛查并进行规范化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38.
我院从 1999年 4月~ 1999年 12月对 8例子宫肌瘤患者用永久性栓塞剂葡聚糖进行超选择双侧子宫肌瘤供血动脉的栓塞治疗 ,效果显著。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本组 8例 ,年龄 2 4~ 4 4岁 ,其中未生育 3例。浆膜下肌瘤 2例 ,粘膜下肌瘤 6例 ,肌瘤直径 2~ 8cm不等。 7例单发性肌瘤 ,1例多发性肌瘤。临床上均有月经过多 ,不同程度贫血、腰酸、下腹坠痛等。二、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肝、肾功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均正常。局麻下右股动脉穿刺且将导管送到髂总动脉分叉处 ,旋转插入对侧髂内动脉 ,造影显示观察子宫动脉的起始、分支以及肌瘤的供血血…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基因-173G>C多态性与江苏人群卵巢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MIF-173G>C多态性在130例卵巢癌患者和145例年龄相匹配正常对照者的频率和分布,比较不同基因型携带者患卵巢癌的危险性;通过分层分析探讨年龄、初潮年龄、产次、流产数及绝经状态对罹患卵巢癌的影响.结果 与携带MIF-173GG基因型相比,携带MIF-173GC/CC基因型者罹患卵巢癌的风险降低了43.2%(OR=0.568,95%CI=0.323~0.997).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产次0~1次、流产≥2次及已绝经的女性携带-173GC/CC基因型较携带GG基因型者罹患卵巢癌的风险降低尤为显著(产次0~1:OR=0.392,95%CI=0.179~0.860;流产≥2次:OR=0.394,95%CI=0.166~0.934;已绝经:OR=0.436,95%CI=0.221~0.861).结论 MIF-173G>C多态性可能与江苏人群卵巢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对原代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分为五组:对照(A)组;β-淀粉样蛋白(Aβ)(B)组;Aβ+17β雌二醇(C)组;Aβ+苯甲酸雌二醇(D)组;Aβ+雷洛昔芬(E)组。用MTT方法观测各组海马神经元活力;通过AnnexinV-FITC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结果 B组海马神经元活力(72.5±10.7)%,显著低于A组的100%(P<0.01);B组凋亡率(31.5±1.9)%,明显高于与A组的(9.0±0.6)%(P<0.01)。C、D、E组海马神经元活力均高于与B组(P<0.05或P<0.01),而凋亡率均降低(P<0.05),但C、D、E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雷洛昔芬可减弱Aβ对原代海马神经元的毒性作用;雷洛昔芬对原代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与雌激素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