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51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现代临床一种常见的慢性骨科疾病。中医学多认为此病的发生是由肾、脾、肝三脏亏虚所致。当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肠道微生态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研究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热点。而中医学从脏腑论治骨质疏松症只有单纯的中医理论支撑,故而,在本文中,笔者将基于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肠道微生态,去解释中医学从脾论治骨质疏松症的科学性,以期为中医学临床从“脾”论治骨质疏松症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并为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2.
目的分析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常规四联抗结核化疗,手术方式为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采用VAS评分、ODI和Frankel分级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评估。结果手术时间4~8(4.30±2.60)h。全部患者手术成功,未出现术后结核复发、内固定断裂等情况。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术后12个月,VAS评分由术前7.97分±0.69分改善至1.18分±0.83分(P0.05);ODI由术前43.58±2.08改善至9.63±1.66(P0.05)。术后6个月,Cobb角:胸椎由术前35.00°±2.83°改善至20.70°±2.26°(P0.05),胸腰段由术前20.75°±2.22°改善至5.42°±1.78°(P0.05),腰椎由术前的27.00°±1.41°改善至46.50°±1.29°(P0.05),术后12个月复查各角度均有部分丢失(P0.05)。Frankel分级:A级3例改善至B级1例,2例无改善;B级5例改善至C级1例、D级1例,3例无改善;C级7例改善至D级3例、E级2例,2例无改善;D级11例改善至E级8例,3例无改善;E级34例无加重。1例患者合并术后窦道形成,3个月后愈合。结论单纯后路手术能在有效清除病灶的基础上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3.
查阅相关文献,从2型糖尿病模型KKAy小鼠的基本特征及中药单药、复方对KKAy小鼠的干预作用等2个方面进行概述,分析中药对2型糖尿病模型KKAy小鼠的降糖作用。认为KKAy小鼠会自发性出现“三多”症状,并伴有肥胖、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胰岛功能不足及肝肾损伤等并发症,其发生发展机制与人类2型糖尿病非常接近,可广泛用于2型糖尿病的实验研究;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对2型糖尿病模型KKAy小鼠降糖作用及并发症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应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94.
张士卿教授认为小儿咳嗽不仅与肺有关,其他脏腑气机失调亦常影响肺气宣肃而致咳嗽,故在咳嗽的治疗中不拘于治肺,而是以"通"为总原则,诸法合用、诸方共投,使全身气机调畅而咳止。  相似文献   
9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开展及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日趋成熟。与传统手术相比,其具有手术创伤小、对脊柱的稳定影响小、出血量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现简要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发展状况、技术操作、临床疗效、并发症等方面对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6.
萨滞布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藏医药治疗萨滞布病临床疗效显著,但其病因病机尚存在异议,为促进和提高萨滞布病因病机的认识,本研究查阅和古籍文献,发现萨滞布病是人体三因失去平衡后隆血紊乱,人体坏血增多,坏血在隆的反作用下黏性增高,出现血液堵塞或溢出现象,导致白脉和黑脉受损,进而引起偏瘫、失语等症状,同时依据文献将萨滞布病的证型分类进行总结和梳理。依据藏医理论和国内外萨滞布病前沿相关文献,提出了从神经血管单元、时间药理学、代谢组学、肠道菌群等方法藏药干预萨滞布病的策略,为新方法和新思路研究藏药干预萨滞布病提供了藏医理论衔接点。  相似文献   
97.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 AGA)是痛风最常见的发病类型,由尿酸增多、聚集、沉降而形成的单钠尿酸盐晶体是其主要病因。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 OS)反应对AGA具有重要影响,AGA发作过程中炎症反应和OS反应同时发生,两种反应均会对机体造成损伤。在治疗AGA时,西医多采用降尿酸类、免疫抑制剂类和消炎镇痛类药物,中医多采用清热、祛湿、除痹、舒筋活络等药物,两者均有一定的抗OS作用。近年来相关研究多集中于炎症反应,本文对AGA发作时体内OS反应的机制及治疗时抗OS反应的作用机理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治疗AGA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方式,以细胞内铁过载和脂质过氧化物过度积累为特征,与多种骨科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骨质疏松是以骨密度降低为主要病理表现的慢性代谢性骨病,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铁死亡对骨代谢着重要的影响,而通过对铁死亡的调节以维持骨稳态,在骨质疏松的防治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阐述了铁死亡的发生机制和调节途径,梳理了铁死亡对骨代谢的调控机制,并总结了铁死亡在骨质疏松症发病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以期拓宽骨代谢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加味少腹逐瘀汤对寒湿瘀结证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小鼠腹腔炎症微环境的干预机制。方法 构建动物模型后随机分组。以自主活动次数、粪便含水率、热痛潜伏期评价证候;以子宫及异位病灶大小评价疗效;HE染色比较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异位组织中NF-κB的表达及其入核情况;qPCR法和Western blot测定病灶中TLR2、MyD88、NF-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ELISA检测TNF-α、IL-6、PGE2、E2、P。结果 与假手术组对比,模型小鼠自主活动减少,热痛潜伏期缩短,粪便含水率增加;子宫体积增大,腹腔可见明显异位灶且HE染色显示炎症浸润;免疫组化显示NF-κB表达增加;异位组织TLR2、MyD88、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外周血TNF-α、IL-6、PGE2、E2增高,P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子宫体积减小、异位灶重量减轻、疼痛潜伏期延长;中药高剂量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增加、粪便含水率减少;药物干预后炎症反应改善、NF-κB表达下降;TLR2、MyD88、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且外周血TNF-α、IL-6、PGE2、E2降低、P升高。结论 加味少腹...  相似文献   
100.
氨甲环酸在关节骨科手术应用较广,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极少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有效改善术中出血,促进患者早期功能恢复。本文通过氨甲环酸在关节置换术与关节镜手术围术期中的给药方式、安全剂量、给药时间、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氨甲环酸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