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15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将强直刺激后计数(PTC)作为肌松药物增药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3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麻醉风险分级Ⅰ~Ⅱ级,年龄>18岁.麻醉诱导时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 (2ED95).记录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t0[注药毕至首个肌颤搐(T1)抑制至0的时间],t1(最后1次注药毕至PTC出现的时间),t2(最后1次注药毕至T1出现的时间),t3(PTC开始出现至T1出现的时间),T1恢复时PTC的值(PTC at T1),以及PTC恢复之前出现呛咳的患者例数,T1恢复之前出现呛咳的患者例数.结果 t0为(3.67±0.79)min,t1为(26.61±6.54)rain,t2为(39.44±5.94)min,t3为(12.83±5.26)min,PTC at T1为(11.8±2.6)次,PTC恢复之前无患者出现呛咳,T1恢复之前3例出现呛咳.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PTC与T1恢复时间呈显著负相关(r=-0.807,P<0.0001),回归方程可表示为t=13.085-0.629 PTC.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用顺式阿曲库铵肌松阻滞,PTC与T1恢复时间具有良好相关性,可通过PTC数值初步估计T1出现的时间,PTC是深度神经肌肉阻滞程度的监测指标,作为妇科腹腔镜手术肌松药的增药指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比较羟考酮复合舒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脑肿瘤切除术术后镇痛中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共募集行择期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镇痛组(SF组)32例和羟考酮+舒芬太尼联合镇痛组(OSF组)26例.SF组的镇痛泵配方为:舒芬太尼100 μg+昂丹司琼8 mg稀释至100 ml.OSF组的镇痛泵配方为:舒芬太尼50 μg+羟考酮20 mg+昂丹斯琼8 mg稀释至100ml.观察术后6、24和48 h的循环参数(心率、平均动脉压和呼吸频率)、疼痛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镇痛不良、精神状态评分异常和头晕)的发生情况、术后排气时间、精神状态评分及活动状态.结果 术后6 h OSF组的心率[(75.7±11.3)次/分vs.(81.3±9.4)次/分,P=0.048]和平均动脉压[(90.9±13.8)mmHg vs.(97.1±8.5)mmHg,P=0.049]均显著低于SF组,但两组间术后6h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F组的静息VAS评分[1.0(0~1.0) vs.1.0 (1.0~1.0),P=0.047]和活动VAS评分[2.0(1.0~2.0) vs.2.0(1.3~3.0),P=0.026]均显著低于SF组.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考酮与舒芬太尼联合镇痛可改善脑肿瘤切除术后6h的镇痛评分,有助于维护血流动力学平稳.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比较羟考酮和舒芬太尼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择期行全麻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羟考酮组和舒芬太尼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静脉自控镇痛48 h.在第1,4,8,16,24和48 h记录两组患者VAS评分和镇静评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总体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点镇痛和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总体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羟考酮累计使用剂量显著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羟考酮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 羟考酮和舒芬太尼整体效果相当,总体使用剂量低,可作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术后镇痛的选择.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自体血回输技术在儿童癫痫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癫痫手术的4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应用自体血回输分为自体血组和非自体血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特征、术中术后情况及异体输血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自体血组26例(60.5%),非自体血组17例(39.5%).自体血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病灶切除范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大于非自体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血组术中输注异体红细胞者10例(38.5%),非自体血组9例(5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术中血浆的输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均平稳,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自体血液回输可能降低术中异体红细胞的输注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儿童癫痫手术.  相似文献   
85.
<正>例1患者,女,71岁,因"左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拟在全麻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5个月前因左侧半卵圆中心脑梗死导致右侧偏瘫。3个月前入我院拟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术中造影时发生碘造影剂过敏性休克,遂终止手术,治疗好转后出院。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分别在54mm及44mm两个深度监测左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血流速度,于有创动  相似文献   
86.
<正>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介入、微创手术取代侵入性外科手术,老年和虚弱的患者可能会从微创手术提供的耐受性和更快的恢复中获益。接受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老年患者人数大幅度增加,而且在不久的将来还将继续增加。但是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储备较低,自身常合并多种疾病,了解老年患者与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相关的独特危害性可以促进患者安全。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之间的差异,麻醉科医师应该努力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相同的标准,以便推动老年患者手术室外麻醉/镇静安全实施。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SCNRB)联合中频电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效果。方法 纳入126例CSR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中频电疗组、SCNRB组及联合组,每组42例。比较3组治疗前及以对应方案治疗3周后颈椎功能[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量表评分]、疼痛因子水平[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的差异;记录治疗期间阻滞部位出现出血、感染或电极灼伤等并发症,并随访观察治疗1年后CSR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前,3组CSR NDI量表评分、PGE2及S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周后,中频电疗组、SCNRB组及联合组NDI量表评分、PGE2及S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联合组低于中频电疗组及SCNRB组(P均<0.05),SCNRB组低于中频电疗组(P均<0.05)。随访1年,3组CSR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2,P=0.24)。结论 SCNRB联合中频电疗治疗可改善CSR患者颈椎功能,降低疼痛因子水平,且安全性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9.
90.
癫痫病灶切除术通常采用全身麻醉,术中皮层脑电监测是定位和切除致痫病灶的重要手段,能够较清晰地显示癫痫棘波[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