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陕西医学杂志》2019,(4):495-498
目的:研究控制性降压对鼻窦手术患者的出血影响以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得到最佳的降压范围。方法:80例行鼻窦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不采取降压措施,降压组给予硝酸甘油和艾司洛尔联合控制性降压,通过调节不同的降压幅度20%、25%,监测患者术中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心电图(ECG,监测ST段变化),比较患者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通过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并比较患者满意度。结果:降压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降压幅度25%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降压幅度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也有所缩短,医生术中满意度高。术后通过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降压组和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鼻窦手术中实施控制性降压的降压幅度为基础血压的25%时能很好的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及苏醒时间,并且对患者认知功能无影响,手术者术中及患者术后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索神经元兴奋性在右美托咪定保护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将SD老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手术前30 min,右美托咪定组大鼠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50μg/kg,假手术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麻醉状态下对右美托咪定和生理盐水组行右侧肾脏切除术,假手术组除不切除肾脏外,其余操作与前两组一致。术前1~4 d及术后1~7 d通过水迷宫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功能;术后1~7 d,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c-fos和TUNEL标记,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海马脑区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海马脑区谷氨酸释放量。结果术前1~4d,三组大鼠寻找平台所需时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且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三组大鼠寻找到平台所用的时间均逐渐降低;术后1~7 d,假手术组相比,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寻找平台潜时、脑区c-fos表达阳性面积百分比、神经元凋亡水平、海马脑区IL-1β和TNF-α含量以及谷氨酸释放量均显著增加(P <0. 05),而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以上指标均显著减少或降低(P <0. 05);术后,与假手术组相比,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在平台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显著降低(P <0. 001);而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大鼠在平台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显著增加(P <0. 001);术后,右美托咪定组大鼠相关指标改善程度随药物作用时长而增强。结论术前注射右美托咪定可以通过降低神经元兴奋性对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起到保护作用,且其作用效果随作用时长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3.
84.
吴娜  丁慧  景慧玲  郑焱  张秀 《现代肿瘤医学》2019,(14):2556-2560
目的:研究干扰素联合维甲酸诱导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19(GRIM-19)和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在皮肤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二者在不同分化组织中的变化和相互关系。方法:选取37例分化程度不同的皮肤鳞癌组织及20例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中GRIM-19和STAT3的表达。结果:正常皮肤组织中GRIM-19蛋白为棕黄色颗粒,皮肤鳞癌组织中GRIM-19蛋白表达较正常明显偏低,STAT3蛋白在皮肤鳞癌组织中表现为棕褐色颗粒,正常皮肤组织中STAT3蛋白表达明显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RIM-19在不同分化皮肤鳞癌中表达不同,随着肿瘤分化程度下降,GRIM-19表达下降,STAT3在不同分化皮肤鳞癌中表达不同,随着肿瘤分化程度增高,STAT3表达增强,差异及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RIM-19表达趋向降低时,STAT3表达趋向增高,二者呈负相关(P<0.05)。结论:GRIM-19在皮肤鳞癌中表达下调,而STAT3的表达增高,二者的表达水平与组织的分化程度相关,且二者间为负相关,GRIM-19可能通过对STAT3的负向调节,在皮肤鳞癌中发挥抑制作用,将可成为治疗皮肤鳞癌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5.
张昕  王晖  白宁  杨瑞  王臻  兰自侃 《医学争鸣》2007,28(14):1311-1313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行开胸手术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36例,其中非糖尿病患者12例(N组),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Ⅱ型糖尿病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G1和G2),每组12例.G1组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G2采用单纯全麻.分别于术前(T1)、插管时(T2)、开胸探查时(T3)、关胸(T4)及拔管时(T5)5个时间点采集静脉血,检测血糖、胰岛素、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同时记录血压及心率.结果:G2组患者T2,T3及T5时MAP及HR高于T1时(P<0.05).N组及G1组T3时MAP,HR较T1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G2组血糖高于N组及G1组(P<0.05).G2组T4及T5时胰岛素水平较T1时升高(P<0.05),且高于N组及G1(P<0.05).G2血皮质醇在在T2,T3,T4及T5时高于N组及G1组(P<0.05).G2组促肾上腺激素高于N组及G1组(P<0.05).结论:全麻联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Ⅱ型糖尿病患者行开胸手术,可有效减轻应激反应,将血糖调控于接近非糖尿病患者的水平.  相似文献   
86.
杨春艳  宋宇龙  白宁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0):1303-1304
目的研究氯诺昔康与曲马多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LC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氯诺昔康组(A组n=30)和曲马多组(B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手术切皮前25min,A组给予氯诺昔康8mg静注,B组给予曲马多2.5mg/kg静注,C组给予生理盐水5ml静注。术后行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A组与B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与C组相比较,A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B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诺昔康与曲马多超前镇痛用于LC术后镇痛效果确切,而氯诺昔康消化道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左旋布比卡因联合羟考酮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84例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羟考酮组(0.1 %左旋布比卡因+0.2 mg/mL羟考酮)和芬太尼组(0.1 %左旋布比卡因+2 μg/mL芬太尼),每组42例。比较两组产妇各时间点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镇痛起效时间及首次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时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脐血血气分析。结果:两组产妇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显著低于镇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起效时间羟考酮组显著短于芬太尼组,首次PCEA给药时间羟考酮组显著长于芬太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Bromage评分、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脐血血气分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布比卡因联合羟考酮能加快硬膜外镇痛起效时间,显著延长镇痛时间,不影响产程,也不增加母婴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88.
目的:评价预防性应用不同剂量羟考酮对妇科肿瘤剖腹手术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选取妇科肿瘤全麻剖腹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30)和B组(n=30)。术毕前30 min给予预防性镇痛,A组羟考酮 0.10 mg/kg,B组羟考酮 0.15 mg/kg。分别记录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RSS躁动评分、Ramsay评分、术后1 h(T1)、术后6 h(T2)、术后12 h(T3)、术后24 h(T4)的静态NRS评分及术后24 h的不良反应。结果:B组患者与A组相比,RSS躁动评分和T1、T2的静态NRS评分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Ramsay评分和24 h内的不良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预防性应用0.15 mg/kg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能够有效减轻妇科肿瘤剖腹手术术后急性疼痛的程度,且不影响患者术后苏醒,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9.
瞳孔直径和瞳孔位移都受到中脑核的调控,临床医师能够通过观察瞳孔的大小和反应评估中脑功能[1],但在全身麻醉期间,瞳孔反应非常细微难以定量。尽管许多学者认为瞳孔测量可以揭示人体对对阿片类药物和有害刺激的反应,但并没有在临床麻醉和危重症医学中广泛应用[2]。而新技术的出现如便携式红外瞳孔仪提供了客观测量瞳孔大小和瞳孔反射的方法[3]。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术前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及术后谵妄的影响。
方法 选择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21例,男55例,女66例,年龄65~90岁, BMI 18.5~25.0 kg/m2,ASA 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组(F组,n=61)和对照组(C组,n=60)。F组于入院后给予经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C组常规术前处理。两组采用相同的椎管内麻醉方案实施侧入路股骨头置换术,术后采用相同的术后镇痛方案。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入院后基础认知状态;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入院前1个月整体睡眠质量。记录入院时(T1)、髂筋膜间隙阻滞后30 min(C组为入院后相同时间点)(T2)、入室时(T3)、摆放体位时(T4)的疼痛数字评分(NRS)。记录术前及术后7 d每天的里兹睡眠问卷(LSEQ)评分,记录术后7 d内谵妄的发生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记录术后恶心、呕吐、日间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C组比较,F组T2—T4时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前及术后1~3 d LSEQ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7 d内谵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谵妄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日间嗜睡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结论 术前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可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及缩短谵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