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5篇
  免费   480篇
  国内免费   288篇
耳鼻咽喉   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76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448篇
内科学   246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8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82篇
综合类   538篇
预防医学   15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049篇
  2篇
中国医学   1131篇
肿瘤学   7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310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27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385篇
  2010年   455篇
  2009年   638篇
  2008年   548篇
  2007年   613篇
  2006年   671篇
  2005年   592篇
  2004年   473篇
  2003年   374篇
  2002年   35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RRLC-UV法同时测定丹参中酚酸类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RRLC-UV法同时测定丹参药材中9种酚酸的含量.方法:以3,4-二羟基苯乙酸为内标,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_(18)(2.1 mm×50 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检测波长质量286 nm.结果:这9种成分在测定质量浓度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不低于0.999 5.仪器精密度和方法精密度RSD均小于2.4%,9种成分平均回收率在96.7%~102.6%,RSD均小于3.1%(n=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丹参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2.
乳腺叶状肿瘤超声特征及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以期从超声角度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二维图像肿块体积大小范围变化大,形态不规则可分叶,可有包膜,内部多为不均匀弱回声,可有液性暗区。CDFI良性血流0~Ⅰ级,恶性Ⅱ~Ⅲ级,阻力指数偏高。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二维声像图具有一定特点,但无明显特异性,肿块的大小与良恶性之间无明显联系,结合肿块内部囊性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丰富的血流及高速高阻频谱,对提示恶性有意义。  相似文献   
43.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历经10余年的发展,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效果并逐渐被接受。现将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肿瘤根治性、切口复发和远期生存率等问题作一综述,表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临床结果不逊于开腹手术,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手术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4.
急性心肌梗死与高血糖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院时一过性高血糖症及糖尿病均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1 ],常在AMI的治疗中被忽略[ 2,3 ].  相似文献   
45.
靳三林  王乃利  张雪  戴毅  姚新生 《中草药》2009,40(3):341-344
目的 研究黄牛木茎6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多种色谱学方法对黄牛木茎6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根据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5个(口山)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7-二羟基-2-(3-甲基丁-2-烯基)-5"-羟基-6"-甲基-6"-(4-甲基戊-3-烯基)-4",5"-二氢吡喃(2",3":3,4)双苯吡酮(Ⅰ)、5,9-二羟基-8-甲氧基-2,2-二甲基-7-(3-甲基丁-2-烯基)-2H,6H-吡喃一[3,2.b]一双苯吡-6-酮(Ⅱ)、黄牛木(口山)酮A(Ⅲ)、4-(3',7'-二甲基辛-2',6'-二烯基)-1,3,5-三羟基-9H-双苯吡-9-酮(Ⅳ)和黄牛木酮A(Ⅴ).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越南黄牛木(口山)酮E(cracochinchinone E).化合物Ⅱ和Ⅳ为首次从黄牛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左前降支(LAD)闭塞部位的预测作用.方法对191例老年前壁AMI患者的初始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前间隔AMI患者LAD闭塞部位均在第1对角支(或大的对角支)开口远端;前壁AMI、前壁+下壁AMI患者闭塞部位多发生LAD远段;广泛前壁、广泛前壁+高侧壁、前壁+高侧壁AMI患者血管闭塞部位多发生LAD近段.LAD近段闭塞STⅠ,avL抬高>0.1mv,STⅡ、Ⅲ、avF下移≥0.1mv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LAD远段闭塞.以两种标准判断闭塞部位在LAD近段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告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对前壁AMI时LAD的闭塞部位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7.
药物洗脱支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药物涂层支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34例发病1周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塞相关动脉机械性再灌注治疗时使用药物涂层支架,并于术后3~12个月进行门诊及电话随访,必要时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观察住院及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死亡、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及血管重建术)。结果37枚药物涂层支架(CYPHER15枚,TAXUS22枚)植入34个梗塞相关动脉(其中3处病变各植入2枚支架),支架长度(22.7±9.0)mm,支架直径(3.1±0.3)mm;10例(29.4%)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3例(8.8%)为挽救性PCI。支架植入成功率100%。1例(2.9%)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行急诊血管重建术。平均随访间期(5.9±2.8)个月,2例(5.9%)于随访期间因再发原部位心肌梗死入院治疗,1例因非靶血管病变致心绞痛于术后10个月入院治疗。住院及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研究提示药物涂层支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梗塞相关动脉行机械性再灌注安全,可获得与药物涂层支架用于择期的、相对简单的冠状动脉病变的类似疗效。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确定从丹参多酚酸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1个紫草酸同分异构体(异紫草酸)的结构。方法 利用质谱、核磁共振、化学转化以及ECD等方法确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该化合物鉴定为[(2S,3S)-4-(2-羧基乙烯基)-2-(3,4-二羟基苯基)-2,3-2H-7-羟基-3-苯骈呋喃羧酸-3-[(1R)-1-羧基-2-(3,4-二羟基)乙基]酯](异紫草酸)。结论 总结了紫草酸同分异构体核磁数据的规律,进一步明确了异紫草酸的平面结构并首次确定了异紫草酸的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联合同步交叉法微波消融治疗高龄患者肺单发恶性倾向小结节的疗效。方法将48例肺单发恶性倾向小结节高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例。试验组于穿刺活检后经异穿刺点交叉针道进行微波消融,对照组穿刺活检后经同轴套管同针道行微波消融,对比2组技术成功率、疗效、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穿刺活检和微波消融操作成功率、总有效率及局部控制率均为100%。试验组中、重度气胸发生率为20.83%(5/24),对照组为58.33%(14/24);试验组中、大量胸腔积液发生率为8.33%(2/24),对照组为37.50%(9/24);试验组中、大量咯血发生率为12.50%(3/24),对照组为48.83%(11/2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6个月,2组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CT定位下经皮穿刺肺活检联合同步交叉法微波消融治疗高龄患者肺单发恶性倾向小结节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0.
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利用微球在靶病灶内释放化学治疗(简称化疗)药物,使靶肿瘤内药物浓度更高,而全身化疗药物浓度及不良反应降低;且微球可较完全栓塞肿瘤毛细血管网,闭塞肿瘤邻近血管,致癌细胞缺血、缺氧而坏死。本文对DEB-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