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96篇
  免费   423篇
  国内免费   273篇
耳鼻咽喉   69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214篇
口腔科学   59篇
临床医学   970篇
内科学   466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90篇
特种医学   172篇
外科学   330篇
综合类   4220篇
预防医学   525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2620篇
  1篇
中国医学   2931篇
肿瘤学   9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380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697篇
  2013年   756篇
  2012年   911篇
  2011年   1028篇
  2010年   854篇
  2009年   887篇
  2008年   947篇
  2007年   913篇
  2006年   696篇
  2005年   623篇
  2004年   543篇
  2003年   600篇
  2002年   496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276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刁晓源 《重庆医学》2003,32(2):221-222
目的 观察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0例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常规治疗相同 ,治疗组加用静滴环磷腺苷葡胺 ,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表现、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的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3 3%和 76 3% ;一秒量 (FEV1)较治疗前分别增加 (2 84± 5 2 )ml和 (190± 5 4 )ml,最大呼气流量 (PEF)分别增加 (0 92± 0 30 )L/S和 (0 5 0± 0 32 )L/S ;动脉血氧分压(PaO2 )分别增加 (3 5 1± 1 3)kPa和 (2 4 3± 1 2 2 )kPa,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联合使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2.
金水宝治疗药物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肾小管坏死 (ARF)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 ,药物所致的ARF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尽管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 ,为ARF的治疗提供了先进手段 ,使患者的预后有一定改善 ,但昂贵的医疗费用使贫困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不能付诸现实。所以 ,寻求更经济实用的治疗手段十分必要。中成药金水宝具有保护细胞抗氧化酶SOD的活性 ,减少脂质过氧化物 ,降血脂 ,增加机体组织血供 ,抑制血小板聚集等药理作用。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患者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 4 2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2 4例 ,男14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 4 9岁 ,…  相似文献   
43.
小儿泄泻系感受外邪、内伤乳食、脾胃虚寒所致的胃肠道紊乱 ,以大便次数增多 ,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证。又叫婴幼儿腹泻或称婴幼儿消化不良 ,为 2岁以下小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如果治疗不当 ,迁延日久 ,可影响小儿的营养及生长发育。笔者对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1月 4 8例小儿泄泻 ,实施整体护理 ,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 8例患儿均为我院住院病人。男 2 6例 ,女 2 2例。年龄 6月~ 1岁为 14例 ,1- 2岁为 2 6例 ,2岁以上为 8例。风寒泻 16例 ,湿热泻 8例 ,伤食泻 10例 ,脾虚泻 14例。1 2 诊断…  相似文献   
44.
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大系统,中医药学就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中医药学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中产生、发展,必然与中国文化的其他部份互相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文化心理、直至语言、文字,都包含着某种整体性(整合性)、模糊性、开放性、“抽象”与“具体”的统一,以及特有的创造精神,必然影响到中医药学。应从总体特点及“横”(不同的文化部份)和“纵”(历时性研究,其中,断代的研究是基础)两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才能防止故步自封和弃置民族文化两种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45.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9岁。因右腹股沟包块1周,疼痛2天,以腹股沟嵌顿性疝收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8℃,痛苦面容,心肺阴性,腹软无明显肌卫,颈腋及左腹股沟未们及浅表淋巴结,右腹股沟中下段可扪及 4cm × 3cm × 2.5 cm包块,质中触痛,活动度差,挤压包块不回缩。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急诊氯胺酮麻醉下行手术探查,术中发现包块位于腹股沟韧带旁,色泽暗紫,周围轻度粘连但包膜完整,旁有数个花生米大小淋巴结,完整耶下送病检。镜下见淋巴结组织结构破坏,多灶性中央坏死区,中性粒细胞浸润,周围绕以上皮样细胞层,…  相似文献   
46.
升降相因理论在儿科临床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气机升降运动有着相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儿科疾病的治疗,必须顺应气机升降规律,遵循升降相因的辩证关系,合理组方,从而达到升降斡旋,阴阳交泰,以恢复其生理功能。笔者从治疗小儿吐泻、疳证、水肿、喘咳、口疮、夜啼、黄疸、痄腮等常见疾病的方剂配伍中探讨升降相因理论在儿科治疗学上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 ,临床上十分常见 ,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 80 - 90 % ,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 ,如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反酸嗳气、食欲减退等 ,症状严重者可影响工作及学习 ,目前慢性胃炎尚无特效疗法 ,能找到病因者 ,应进行病因治疗 ,但大多数无确切病因 ,主要是对症治疗[1] ,在西医治疗中 ,一种药物常只能缓解一种症状 ,有时需服用多种药物治疗 ,最近我们选用威门药业公司生产的纯中药制剂胃药胶囊 ,治疗慢性胃炎 ,进行观察 ,疗效确切 ,现总结如下 :1 病例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为一周内胃镜确诊的…  相似文献   
48.
贵州省药检所 2 0 0 2年药品抽验结果 ,仍是中药材不合格率最高。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其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 ,以利提高中药材合格率。1 不合格项目分类1 1 与国标、地标收载品种不相符的品种。1 1 1 银柴胡 :应为石竹科植物的银柴胡 (slellariadi chotonaL .Var .lanceolataBge)的干燥根 .抽验样品为 :丝石竹 (Gypsophila .ddhamianaMig)的干燥根。1 1 2 寄生 :应为桑寄生根植物寄生 [Viscumcol oratum(Komar)Nakai]的干燥带叶茎枝。抽验样品为桑寄生根植物扁枝寄生 (ViscumarticatatumBurm .f)的干燥带叶茎枝。1 1 3 防己 :…  相似文献   
49.
小半夏加茯苓汤是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一首止呕良方 ,因该方仍停留在传统的水煎方法上 ,不方便患者服用 ,后通过用药理验证优选出小半夏加茯苓口服液的制备工艺 ,本文主要在制备工艺改革的基础上 ,以总浸出物及澄明度为评价指标 ,用正交设计法优选其提取工艺 ,结果表明加水量为 8倍量、提取时间为 1小时、煎煮次数 2次为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以气虚发热为重点讨论甘温除热法的临床应用,元气虚浮发热、血虚发热与气虚发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故一并论及。气虚发热的辨证,可从体质、寒热、出汗、二便及兼证等五个方面为要领,综合进行辨证,治疗则以补中益气汤为主要方剂。但本证仍挟湿热,尚须根据湿重、热重之不同病情灵活化裁,或改用东垣清署益气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疗。元气虚浮发热,宜熔甘温、甘热于一炉,益气温阳并施,佐以镇摄浮阳之品。血虚发热与心肝脾三脏有关,心脾血虚宜甘温之剂,心肝血虚与肝脾血虚则不属于甘温徐热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