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9 毫秒
41.
传统方法准备次日静脉输液药物时,对照治疗本,将输注药液的床号、姓名、药名、剂量、用法手工书写在不干胶上,将不干胶贴上液体再摆药。既繁琐、浪费时间,又容易出差错。我科应用输液不干胶打印次日输液,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2.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介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慨念、发生机制、损伤后肘关节稳定性变化以及诊疗中的注意事项.[方法]2008年2月~2009年7月共收治肘关节后脱位合并桡骨头和冠状突骨折患者13例.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35.7岁(17~54岁).桡骨小头骨折按照Mason分型:I型3例,Ⅱ型6例,Ⅲ型4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按照Regan-Morrey分型:I型5例,Ⅱ型6例,Ⅲ型2例.均行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伤后7.5 d(1~12 d).术后测量肘关节活动度,并对肘关节功能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进行评分.[结果]本组13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9个月(14~31个月). 次随访肘关节平均屈伸范围117°;平均前臂旋转140°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2例出现异位骨化.5例患者术后1年肘关节活动时仍感疼痛.随访结束时平均MEPS评分81分(78~96分),其中优4例,良6例,可2例,差1例.[结论]上肢外展、前臂外翻及向后外侧旋转时的高能量损伤是发生肘关节在联损伤的主要原因,这种损伤导致了肘关节的严重小稳.早期手术恢复肘关节稳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足预防肘关节三联损伤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3.
目的评估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近期疗效,分析容易出现的并发症,探讨其原因及相应对策。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共完成25例单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35~51岁,平均42.4岁。脊髓型颈椎病1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8例,混合型5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9~22个月,平均15个月。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JOA评分为(8.5±1.0)分,末次随访时为(15.5±1.0)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颈痛视觉评分、颈肩障碍疼痛指数与术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所有病例未见假体下沉、移位以及症状加重者。1例患者术后11个月随访时发现假体周围有异位骨化形成,2例术后置换节段出现后凸。结论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疾患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由于其手术操作较为复杂,存在特有的并发症,应重视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规范的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44.
[目的]通过比较皮质骨2次连续植块培养所获细胞的体外培养和成骨特性,探讨皮质骨连续植块培养的可行性。[方法]取3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上肢皮质骨,用组织块法对皮质骨块进行连续植块培养。取第4代细胞进行实验,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和结晶紫染色比较细胞形态、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曲线、对硝基酚法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酶免法测定骨钙素(BGP)活性及观察钙结节的产生等。[结果]普通显微镜下2次连续植块培养的细胞在形态学上无显著差异,呈长梭形、三角形或者不规则形;2次植块培养的细胞在增殖能力方面无明显差异,在ALP、BGP和钙结节等成骨特性上有明显的表达,二者成骨特性亦无明显差异。[结论]皮质骨来源的成骨细胞成分相对单纯,2次连续植块细胞的增殖和成骨能力相当,可以进行连续植块培养以重复利用骨块,达到节省经费、节约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行伤椎次全切除减压,椎体间钛笼支撑植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椎爆裂骨折并截瘫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23例胸椎爆裂骨折并截瘫患者,全部采用经椎弓根伤椎次全切除、椎管减压,钛笼加自体松质骨粒椎体间支撑,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8个月~2年,均无切口感染、血气胸、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椎间植骨均融合好,内固定无松动、脱落、断裂等,Cobb's角丢失平均为3.5°.Frankel分级:术前A级6例术后未见改善;B级5例恢复至C级3例、D级1例、E级1例;C级7例恢复至D级3例、E级4例;D级5例恢复至E级.[结论]经椎弓根伤椎次全切除减压,椎体间钛笼支撑植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创伤相对较小,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6.
为了使护理工作有序进行,我科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对每位护士发放自制笔记本,记录护理任务,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7.
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创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前臂骨间背侧岛状皮瓣逆行修复16例手部皮肤缺损。结果16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6-15个月,皮瓣弹性良好,耐摩擦。无皮瓣边缘坏死发生,无前臂骨间背侧神经损伤,患肢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钢板结合异体骨板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3月以来,共收治先天性胫骨假关节5例,其中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5.8岁,胫骨中段3例,中下1/3 2例,全部采用钢板加对侧骨板双固定。[结果]经3~6年的随访,4例均是经过1次手术实现了假关节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个月,均恢复下肢行走和负重的功能。1例治疗失败。[结论]假关节切除植骨钢板结合骨板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效果好,可以达到骨折的牢固固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49.
2010年8月~2012年10月,我科对4例Ⅰ型肱骨小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dling drainage,VSD)治疗四肢创伤性软组织损伤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总结48例四肢创伤性软组织损伤伴骨外露患者行清创及VSD治疗的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 48例患者创面肉芽生长新鲜,其中11例仍有明显骨外露者再次VSD治疗,于一期创面愈合后行游离植皮或组织瓣移植,全部创面愈合良好,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维持有效的负压,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及营养支持,做好功能锻指导,是保证VSD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