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1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多发性创伤是骨科的常见急、危、重症,并发症多,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更容易出现骨折漏诊,导致多发性创伤的早期诊断存在较多的困难.常规系统的查体方法虽然全面,但对于实习学生而言在急重症患者面前难以有效掌握,所以急需一些实用、快速、简便、易于记忆的骨科查体方法.而“Crashplan”(打碎计划)可以作为一种快速、易学的查体系统,有助于实习同学快速、全面掌握临床查体要点,从一定程度上防止多发性创伤漏诊的发生几率.通过临床实践,发现“Crash plan”查体方法能够很好地促进实习同学对骨科系统查体的快速掌握,做到学习有兴趣,查体快速不易遗漏,对促进实习同学角色转变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物中白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神经根性疼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汉中市中心医院自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并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程度分为观察A组(隆起型)、观察B组(突出型)、观察C组(游离型);另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行腰椎骨折手术的患者18例为对照组。检测4组腰椎间盘组织中IL-8及IL-10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神经根性疼痛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A组、观察B组及观察C组患者的IL-8及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且,随着腰椎间盘突出程度的加重,IL-8及IL-10水平随之增高(P<0.05)。观察组不同髓核突出程度患者之间神经根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间盘突出物中IL-8及IL-10的表达均与神经根疼痛VA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物中IL-8及IL-10的表达水平较正常人高,且随着腰椎间盘突出程度的加重,IL-8及IL-10水平随之增高,与神经根性疼痛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建立人工寰齿关节置换的活体动物模型,探索出适合的手术方式,为后续的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依据15套干燥犬寰枢椎标本解剖学参数,设计并制造人工寰齿关节;18只正常成年雄性杂种犬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体置换组和Harms钢板融合内固定组,建立犬人工寰齿关节置换以及相关对照组的动物模型,通过一般情况观察及影像学检查比较各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实验动物恢复情况。结果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手术操作简便、不易造成副损伤。术后X线片和三维CT可见假体位置正确,螺钉均位于预先设计好的钉道内,无假体松动和脊髓受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恢复时间与传统Harms钢板融合内固定术相似,同时具有保留寰枢椎运动功能的显著优势。结论我们所设计的非限制型人工寰齿关节能够从结构和功能上对寰枢椎进行仿生,达到了兼顾寰枢椎稳定性和运动功能的双重目的,为寰枢椎疾患的手术治疗提供了一种选择,符合颈椎非融合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4.
李珂  李京  贺西京  王爽  郝丹丹 《骨科》2021,12(3):260-265
目的 探究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人骨肉瘤143B细胞和MG63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 首先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MG63细胞、143B细胞和人骨肉瘤体内肺转移临床标本Notch1的表达情况,再用DAPT和Notch通路的激动剂Jagged1处理143B细胞和MG63细胞,分别用划痕试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观察细胞迁移变化,最后通过裸鼠体内实验检测DAPT对MG63细胞体内转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DAPT能够明显抑制143B细胞和MG63细胞划痕愈合能力以及跨膜迁移能力,MG63细胞的体内肺部转移瘤也在DAPT的作用下明显减小。结论 DAPT可以抑制143B细胞和MG63细胞的体外迁移以及体内转移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探讨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Ⅲ~IV度骨折手术治疗对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56例跺关节旋后外旋型Ⅲ~IV度骨折行切开复似内固定术治疗,术中根据不同骨折块采取不同内固定方法。结果本组随访1年,采用Olerud和Molangder的踝关节愈后评分系统,优49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6.4%。结论踩关节旋后外旋型Ⅲ~IV度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根据骨折分离的不引而采取不同的内固定物,矧时充分考虑老年患者骨质疏松因素,使术后踝关节达到相对坚强固定、有效加胍和抗旋转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Ⅲ~Ⅳ度骨折手术治疗对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56例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Ⅲ~Ⅳ度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中根据不同骨折块采取不同内固定方法.结果 本组随访1年,采用Olerud和Molangder的踝关节愈后评分系统,优49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6.4%.结论 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Ⅲ...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价仙仲注射液对兔早期膝骨性关节炎形态学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12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生理盐水每周0.5mL,1次)、阳性药组(海诺特每周0.5mL,1次)、仙仲Ⅰ、Ⅱ组(仙仲注射液每周0.5mL,1次和2次),均为关节腔给药。造模8周后观察膝关节功能变化,并采集动物血清、关节液进行IGF-1检测;将关节软骨标本进行Mallory染色观察组织形态。结果(1)关节功能:与模型组比较仙仲Ⅰ关节功能显著改善(P〈0.01),仙仲Ⅰ组效果与阳性药组相当。(2)关节软骨形态学变化:Mallory染色见阳性药组和仙仲Ⅰ组全层未钙化,软骨蓝绿色胶原保存较完整。(3)关节液、血清中IGF-1:阳性药组及仙仲Ⅰ、Ⅱ组均升高(P〈0.05)。结论仙仲注射液对于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关节功能有一定改善,并对软骨退变有修护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比较经皮与Wiltse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植骨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6—2015-01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植骨治疗的48例无神经损伤单节段胸腰段脊柱骨折,经皮组24例,Wiltse组24例。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3 d、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VAS评分、ODI指数。结果 48例随访时间均超过24个月,平均26.5个月。与Wiltse组比较,经皮组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组术后3 d、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与Wilts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组术后3 d的VAS评分、ODI指数与Wilts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经皮组VAS评分、ODI指数低于Wilts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与Wiltse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植骨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肯定,但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创伤更小,术后远期疼痛缓解更明显且功能恢复更满意。  相似文献   
50.
力学载荷是维持椎间盘细胞及基质的生物代谢的重要因素.椎间盘是人体内最大的无血管组织,椎间盘与周围组织的营养物质以及代谢产物的交换主要通过弥散与对流,组织间隙压力平衡的变化与渗透压的改变,为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及酶类的运转提供泵效应[1].椎间盘内压力变化与机体昼夜的活动有关,直立位与负重状态下对椎间盘产生较高压力载荷,而卧位时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小[2].椎间盘在高压力载荷状态下产生形变,内部静水压升高,水分被缓慢挤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