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2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41.
牛灵芝  张明 《现代肿瘤医学》2015,(22):3313-3316
目的:探讨纤维型脑膜瘤的磁共振平扫、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DW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纤维型脑膜瘤的MRI常规表现、DWI表现,并计算ADC值。结果:64例纤维型脑膜瘤中,T1WI上,肿瘤呈等信号40例,略低信号19例,混杂信号5例;T2WI上,肿瘤呈等信号40例,略高信号8例,混杂信号4例,略低信号12例;出现瘤周水肿24例。增强扫描,46例均匀强化,12例不均匀强化,6例呈环形强化,脑膜尾征48例。DWI上,肿瘤呈等信号40例,稍高信号16例,混杂信号2例,低信号6例。ADC图上,肿瘤呈等信号40例,稍高信号16例,低信号8例。64例纤维型脑膜瘤肿瘤实质与正常脑白质ADC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伴有水肿的肿瘤实质与瘤周水肿ADC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型脑膜瘤在MRI上的表现多种多样,DWI及ADC值可提高该病的检出率,是常规MRI检查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42.
目的:评价CT联合全身骨显像在骨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性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全身骨显像阳性并同期行同部位CT检查且有原发肿瘤病史的患者资料,根据全身显像核素增浓灶的数目分为单发及多发(具有2个及其以上的病灶),以病理诊断或临床随访诊断为标准,分别对CT、全身骨显像及两者联合这三种不同检查方式在骨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利用配对χ2(或校正χ2)检验比较CT、全身骨显像与两者联合在单发及多发骨转移瘤诊断中的正确诊断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利用统计学软件绘制CT、全身骨显像及两者联合在诊断单发及多发骨转移瘤中的ROC曲线。结果:经病理或随访临床证实的212例患者纳入此研究,其中单发核素增浓灶患者91例,多发核素增浓灶患者121例。CT、全身骨显像与两者联合相比在诊断单发及多发骨转移瘤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联合诊断单发及多发核素增浓灶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全身骨显像或CT,并且可以提供更多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信息。结论:CT联合全身骨显像可以为骨转移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能有效提高骨转移瘤、尤其是单发骨转移瘤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结合文献对原发性肝脏淋巴瘤的CT表现、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特点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其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脏淋巴瘤的CT表现、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治要点。 结果:4例病例中,女性2例,男性2例,发病年龄61~73岁(中位年龄65岁)。其中2例患者无明显症状而在体检时发现,其余2例患者以上腹部不适为首发症状。病灶体积较大,最大径从4.9~17.1cm不等。CT平扫肝脏病灶均呈均匀低密度,边界尚清,CT增强病灶未见明显强化,其内见小片状低密度未强化区,动脉期肿块内可见强化的血管走行影,但无明显受侵征象。4例均为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例,肝脏黏膜相关性淋巴瘤1例),且均表现为单发肿块型。 结论:肝脏淋巴瘤临床特点大多不具有典型性,但CT表现为较大的软组织低密度肿块,无明显强化,其内可见"血管漂浮征"是较为特征性的表现,诊断肝脏原发性淋巴瘤之前,需排除其他部位淋巴瘤肝脏浸润。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29例(41个病灶),常规MR平扫后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T1WI序列进行DCE-MRI,获得时间-信号曲线(TIC),计算峰值时间(Tpeak)、斜率(Slope)、最大强化率(ER)、最大信号强度(SImax)及清除率(WR320s)等参数.采用SPSS 15.0软件对良、恶性结节组的动态增强参数Tpeak、SImax、Slope、ER及WR320s进行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检验.结果 Tpeak及WR320s在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35,0.000),良性结节的Tpeak短于恶性而WR320s大于恶性.Tmax、Slope及ER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65,0.40,0.81).所有甲状腺癌均表现为Ⅱ型(4/15)或Ⅲ型(11/15)曲线,甲状腺良性结节主要表现为Ⅳ型曲线(15/26).以Ⅱ型及Ⅲ型动态曲线作为诊断甲状腺癌的标准,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84.6%、90.2%、78.9%、100%.结论 DCE-MRI有助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TIC可直观地反映良恶性结节血流动力学差异,以Ⅱ型及Ⅲ型曲线作为诊断甲状腺癌的标准可获得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6.
笔者报道了1例肺肝样分化腺癌(HAL)患者的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PET/CT 显像,分别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术前增强CT显像、手术所见及18F-FDG PET/CT显像等方面分析了该病的特点,并通过文献回顾总结了HAL的组织病理学及影像学特征。HAL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多为个案报道,目前少有文献报道HAL18F-FDG PET/CT显像的病例。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成年人嗅球的MR扫描及体积测量方法,初步建立正常成年人嗅球的体积范围。方法将82例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成4组,将20岁组和30岁组称为青年组,50岁组和60岁组称为老年组,采用MR T1 IR序列扫描,应用计算机辅助的体积分析法计算双侧嗅球体积,了解嗅球体积随年龄变化的关系,比较双侧及两性之间嗅球体积差异。结果青年组与老年组男性嗅球体积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60岁组两性间嗅球体积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各年龄组两侧嗅球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 T1 IR序列能清晰的显示嗅球轮廓,可用于嗅球的体积测量研究。随年龄的增长,男性嗅球体积逐渐减小;不同于男性,女性嗅球缩小幅度较小,且在老年组体积略有增大;各年龄组嗅球体积侧别之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48.
49.
50.
目的:探索超声造影参数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经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结节的超声造影图像。与病理结果对比,评价参数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的准确性。比较超声造影参数成像诸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结节的组间差异,参数包括:定量参数Area、Intensity、AT(arrival time)、AT-SD(arrival time-standard deviation)及定性参数灌注方式、灌注均匀性。并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一步利用ROC曲线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超声造影参数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4.6%、63.4%、71.6%。年龄、定量参数Area及AT在乳腺结节良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有一定价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0.80、0.82。联合年龄、Area及AT诊断乳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更高,ROC曲线下面积高达0.92。定量参数Intensity、AT-SD和定性参数灌注方式及灌注均匀性在乳腺结节良恶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参数成像技术是一种可用于观察乳腺病变血流动力学特点的成像工具,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